三國:蜀後主劉禪絕非庸碌之輩

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影響,蜀後主劉禪在人們心中的標籤:“亡國之君、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簡單來概括就是庸才。其實細細評讀歷史書,歷史上的劉禪絕非庸才,反而“智慧過人”。

三國:蜀後主劉禪絕非庸碌之輩

亡國之君

三國時,蜀漢雖劇天府之地,但僅僅益州數州而已,人口更是隻有90萬戶,土地和人口均倒數第一。加上連年北伐曹魏,國力更是每況愈下。滅亡是歷史的大趨勢,不應歸咎於後主一人。有人又會說,曹兵兵臨成都的數量區區兩三萬人而已。但蜀軍主力還在,若後主不投降,蜀國未必會滅亡。曹軍雖只有兩三萬,但是成都守軍加上老弱殘兵不過萬人而已,若不出降,不但自己性命不保,還會累及城中百姓。

三國:蜀後主劉禪絕非庸碌之輩

樂不思蜀

後主東遷洛陽後,被降封為“安樂公”。晉王司馬昭曾問之“安樂公頗思蜀否”,後主答之“此間樂不思蜀也”。這段對話,也充分表現了劉禪的大智慧。若後主不這樣說,以司馬氏的手段,後主估計不會活得太久。

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後主小名,蜀漢先後有諸葛亮、蔣偉、姜維等人才輔佐,蜀漢不但不能恢復大漢天下,最後反而滅於曹魏之手。很多人就會說後主是爛泥扶不上牆,然而讀過史書的人大概都知道,後主雖然當了四十年的皇帝,但是真正掌權的是另有他人。

三國:蜀後主劉禪絕非庸碌之輩

三國志中有一段話這麼評價後主“後主、聰慧過人,思維敏捷,識大體”;十六國時期,劉淵給後主上廟號“漢仁宗”,可見後主絕非庸碌之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