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失敗,或許是睡眠惹的禍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超重問題,一談到減體重,就想到“管住嘴,邁開腿”,可是體重減下去又彈回來,難道只是因為我們的控制力不夠嗎?實際上,人的體重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比如睡眠。

減肥失敗,或許是睡眠惹的禍

睡眠時間短=體重增加?

在許多不同的觀察性研究中,睡得越少,體重越重,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低於7小時的人,肥胖幾率會大幅度增加。每天睡眠時間為2~4小時的人,BMI高達30,然而每天睡眠時間為7~10小時的人,BMI相對穩定在26~27之間。

減肥失敗,或許是睡眠惹的禍

2013年,一項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研究報告了上述相關性的潛在機制。研究者招募了16名成人,研究為期2周,其間所有受試者於實驗室中生活,能量攝入及睡眠時長受到了嚴格的監測及控制。受試者首先保持數晚9個小時的睡眠,隨後5個晚上的睡眠時間被縮減為5個小時。

研究者發現,限制睡眠增加了總能量的支出;遺憾的是,受試者通過增加能量攝入進行了代償,後者大於前者,淨效應為體重增加。此外,受試者還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能量攝入及飲食內容抵消了覺醒時間延長及代謝率升高的效應。

為什麼睡得少會發胖?

最近有meta分析表明,睡眠剝奪可能會使得人們在其後的一天攝入更多卡路里。該meta分析結合了11個小型干預研究,比較了睡眠受限干預人群和未受限對照組,睡眠剝奪人群夜間睡眠時間為3.5-5.5小時,對照組睡眠時間為7-12小時,共納入172名受試者,測量了他們在其後24小時內攝入的能量。結果發現,睡眠剝奪者會平均額外攝入385千卡/天,相當於4.5片面包的熱量。由於睡眠部分剝奪並未在隨後的24小時的能量消耗上產生效應,故該人群增加了385千卡的能量。研究還發現,在睡眠剝奪人群中,攝入脂肪的比例增高,而攝入蛋白質的比例降低,但在碳水化合物攝入比例上無變化。

有另外一項研究發現,相對於每晚睡七小時的女性來說,女性如果每晚睡眠時間不足六小時或者超過九小時會更有可能增重11英鎊(5公斤)。還有些其他研究發現在兒童與青少年中也有類似的現象。

控制熱量並非是決定胖瘦唯一的關鍵因素,事實上,人體大多數的機能都是由荷爾蒙來控制的,脂肪組織也不例外。有一種解釋說,睡眠太少會影響調節飢餓的兩種激素――飢餓激素與瘦素的分泌,從而刺激人的食慾。另外一個促進因素可能是睡眠缺失會導致人體的疲勞進而導致日常鍛鍊減少。

瘦體素是掌管人體胖瘦的關鍵荷爾蒙,科學家進一步發現:瘦體素控制人體的脂肪多少、食慾、飽腹感及代謝率。當身體節食或飢餓時,瘦體素也會下降以刺激食慾、降低代謝率,犧牲部分身體機能來幫助身體度過飢餓期。當睡眠不足時,體內瘦體素會下降18%,這意味著睡眠不足會讓身體更加飢餓,從而開啟夜宵的暴飲暴食的狀態,進一步儲存脂肪。

睡眠不足會讓人吃得更多、吃得更不健康,同時身體會努力減少消耗進入低能耗狀態,這樣的綜合結果就是體重增加。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隨訪了2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每天睡眠<6小時的人體重比每天睡眠7小時的人增加了5kg,所以為了讓體重穩定,睡個好覺很重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