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異常,就一定是患癌症了嗎?

蟲兒-飛飛-_

腫瘤標誌物,簡稱腫標,顧名思義,是指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主要包括激素、酶、癌基因產物等。

腫瘤標誌物檢測是臨床上用以早期發現微灶腫瘤的途徑之一,在外周血,尿液、胸腹水、組織細胞等均可檢測到。

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25 CA199 CA153、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

要注意的是:是否患了腫瘤不能聽信腫標的一家之言,陽性並不一定是腫瘤,陰性也不定就能排除腫瘤。

一般來說,腫瘤標誌物在正常成人中是不存在的,而在腫瘤患者的水平可顯著高於正常人。

但是,大多數腫瘤標誌物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

其次,影響腫瘤標誌物的因素有很多,沒休息好、炎症等,都可能導致異常。

因此,目前腫標診斷惡性腫瘤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並不高,只能用於腫瘤的輔助診斷,人們期待通過“一滴血”、“一泡尿”早期發現腫瘤的理想暫時還無法實現。

一般認為,腫瘤標誌物升高數倍、數十倍時,參考意義較大。

如果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一定意味著已經罹患腫瘤,先不要害怕與擔心,建議隔1-2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數值仍然上升,則應進一步診治。

醫學界 顧小花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腫瘤標誌物異常當然不一定是患了癌症!為什麼這樣說呢?以下展開分析:


什麼是腫瘤標誌物?所謂腫瘤標誌物,其實就是由腫瘤細胞或機體細胞受腫瘤刺激而產生並釋放到血液、胸水腹水、尿液以及其他排洩物中的一類物質,能過檢測血液、胸腹水、尿液以及其他排洩中的這類物質的水平,有時可協助篩查和診斷某些腫瘤,正因為腫瘤標誌物帶有“腫瘤”二字,而且有的標誌物名稱中直接有“癌”字,比如癌胚抗原,因此,有的人乾脆直接把腫瘤標誌物說成是“癌指標”、“癌細胞”之類的,不只是老百姓,有的非腫瘤專科的醫生也是這樣的叫法,甚至在心裡也這樣認為,也就是說,認為腫瘤標誌物高就是得了癌症,將兩者等同起來,這真是大錯特錯,完全是一種誤導,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必須承認,某些腫瘤標誌物在癌症的篩查中或是診斷中有一的參考價值,比如,肝癌的篩查項目包括彩超和甲胎蛋白,這其中的甲胎蛋白就是一種腫瘤標誌物,而且這甲胎蛋白在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中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據此擴展開來,不能認為所有的腫瘤標誌物都具有這樣的作用(不同的腫瘤標誌物,價值有大有小,有的參考價值較大,有的則較小),也不能認為腫瘤標誌物升高就肯定是得了癌症,有的人把某個標誌物升高和某個癌症一一對慶起來,這顯然是錯誤的,比如有的人認為甲胎蛋白升高就肯定是得了肝癌,糖基抗原153升高就認為是得了乳腺癌,糖基抗原125升高就認為是得了卵巢癌,這是典型的簡單化思維,癌症的診斷哪有這麼簡單?


腫瘤標誌物有用,但價值有限。所謂有用,主要體現在它可能有助於某些腫瘤的篩查診斷、鑑別診斷、療效評斷、復發監測、預後判斷等,而且不同的標誌物起的作用不一樣,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化。就拿癌症的診斷來說,哪能根據某個標誌物升高就診斷得了癌症,癌症的診斷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資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病理檢查。

請牢記: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而得了癌症也一定會有腫瘤標誌物,也就是說,得了癌症的人腫瘤標誌物可以完全正常,而那些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了的人,也並不見得是得了癌症,當然如果某個標誌物升高得非常明顯,多半可能確實有問題,但也不能就此下結論,要進一步檢查去證實。對於腫瘤標誌物,大家要正確理解,理性對待。要不要查這些標誌物,查了腫瘤標誌物,如果解讀這些結果,要找腫瘤專科醫生,不可誤入歧途。



腫瘤專科醫生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腫瘤標誌位既存在於癌症中,也存在於非癌症患者甚至正常人血液或體液中,某些炎症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記物的升高。如①甲胎蛋白(AFP)是公認的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指標,而在一些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中AFP也會升高,懷孕時也可一時性升高。②癌胚抗原(CEA)在胃癌腸癌、肺癌等腫瘤中會升高,但一些吸菸者、妊娠期婦女和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也會升高。③CA125是卵巢癌的主要標誌物,但是一些婦科疾病,如女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也會引起CA125的升高。④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的腫瘤標誌物,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也會引起PSA的升高。

因此腫瘤標誌物增高了不一定就得了腫瘤,而且腫瘤標誌物一般要升高於正常值10倍以上,才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此外,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比較差,如果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範圍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關腫瘤的發生,癌胚抗原的陽性率均在70%~80%,甲胎蛋白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陽性率僅為68.8%.但血清中腫瘤標誌物的水平與腫瘤體積大小、臨床分期相關,可用以判斷預後,因此,腫瘤標誌物只能成為一種“定量”而非“定性”檢查。


醫語破天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腫瘤標記物升高未必就是患癌了。

腫瘤標誌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腫瘤組織產生,可以反映腫瘤細胞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生化物質,主要有癌胚抗原、糖類抗原、天然自身抗原、細胞角蛋白、腫瘤相關的酶、激素等物質。目前腫瘤標記物的檢測已經成為臨床上篩查高發腫瘤最常見、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腫瘤標記物有:糖抗原153(CA-153),糖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糖抗原724(CA-724)、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這些腫瘤標記物聯合檢測,廣泛用於各種腫瘤篩查和監測,如,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等。腫瘤標記物對於惡性腫瘤的發現有著較大的意義。


但是並非腫瘤標記物升高即為腫瘤細胞存在,它在正常健康人群體內也有低量的表達,而且受年齡、性別、家族史、慢性病史、吸菸史、長期飲酒史、女性的月經等情況影響較大,所以單純某一項數字輕微升高,一般來講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有各種慢性炎症的患者,某項腫瘤標記物升高的幾率更大一點。如:慢性婦科炎症與CA-125升高,高齡患者與PSA升高、慢性腸炎與CA-199或CEA升高等,出現這種情況,先不要驚慌,注意間隔時間複查就好。


但如果是某一項或幾項數字異常偏高,或者間隔時間連續複查發現某項數字持續升高,就要高度警惕了,有必要做一個系統全面的排查,除外腫瘤存在的可能。


深藍醫生

一、腫瘤篩查

腫瘤篩查就是從無症狀人群中尋找可疑者。腫瘤標誌物檢測是腫瘤初篩的有效方法。常用於高危人群篩查。

  • AFP:篩查原發性肝癌。

  • PSA:50歲以上男性篩查前列腺癌。

  • 高危型HPV :篩查宮頸癌。

  • CA125+超聲:50歲以上婦女篩查卵巢癌。

腫瘤標誌物異常升高,無明顯症狀和體徵,需進行復查、隨訪。如持續增高,應及時確診。

二、診斷輔助診斷:

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不夠強,不能單純依據腫瘤標誌物確診腫瘤,但可提供進一步診斷線索。

  • 鑑別診斷:本-周氏蛋白、AFP、HCG、PSA等具有特徵性癌譜。

  • 不能定位診斷:腫瘤標誌物缺乏組織器官特異性。

  • 動態觀察:腫瘤標誌物進行性升高具有明確診斷意義;

  • 良性疾病的標誌物升高為一過性;

  • 惡性腫瘤的標誌物升高為持續性。

三、監測病情和療效

監測療效、復發轉移是腫瘤標誌物最重要的臨床應用。腫瘤患者經手術,化療或放療後,特定的腫瘤標誌物含量升降與療效有良好的相關性,通過動態觀察可反映腫瘤有無復發、轉移。


倩Sur

首先,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一定就是癌症。在某些情況下,比如:慢性炎症,腫瘤標誌物也會異常,但區別在於數值異常的範圍,一般腫瘤標誌物的數值超過正常範圍的3倍才會重視,結合自身情況進一步明確是否有腫瘤的發生。

腫瘤標誌物,毋庸置疑,是由腫瘤細胞自身合成的,然後釋放到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升高的一類物質,它對腫瘤的診斷、預後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目前常見的腫瘤標誌物有12項,分別對肝癌、胰腺癌、惡性腫瘤、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它只是提示有腫瘤發生的可能,並不是升高就是癌症。舉個例子,甲胎蛋白(AFP)對診斷原發性肝癌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正常範圍<25ug/L,發生肝癌時,AFP一般>300ug/L,但肝炎或肝硬化時AFP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300ug/L,所以兩者是有區別的。

臨床上如果發現腫瘤標誌物的某個數值或幾個高於正常範圍的3倍時,觀察它對哪種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然後進一步詢問是否有該疾病方面的症狀,比如AFP>300ug/L,那是否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病史,是否有肝區疼痛、噁心、食慾減退等症狀體徵,但最終癌症的診斷金標準依靠組織病理結果,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如果只是單純的某個數值高一點,且無明顯的不適症狀,那可以選擇定期複查,暫無需處理。

本期答主:郭倩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腫瘤標記物,大名鼎鼎,別名“腫標”、“癌標”等等,是一類跟腫瘤組織或腫瘤細胞密切相關的一類物質。體檢結果提示腫瘤標物增高,是得癌了嗎?

  


腫瘤何大夫

不一定。

腫瘤標誌物通俗地說,是指由腫瘤組織產生的、存在於腫瘤組織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區域的體液,或因腫瘤組織刺激,由人體細胞產生,含量明顯高於正常參考值的一類物質。

對於腫瘤的早期發現、普查、篩查;腫瘤的診斷、鑑別與分期;腫瘤患者手術、化療、放療療效監測;腫瘤復發和預後判斷等有重要作用。

目前臨床上檢測的腫瘤標誌物絕大多數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

因此腫瘤標誌物的動態檢查和多項聯合檢查更有價值。所以當您的腫瘤標誌物異常,不能就直接確定是患癌症了。由於絕大多數腫瘤標誌物可同時存在於惡性腫瘤及某些良性腫瘤、炎症、甚至正常組織中。所以某些標誌物的特異性比較差,也就是腫瘤標誌物高不一定是腫瘤造成的;結果正常的某些情況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

因此,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誌物升高的臨床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

如果說體檢中發現某個或者某幾個腫瘤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該提高警惕,但也不必過分擔心,還需要通過經一步的檢查,如CT、B超MR等,必要時還需要通過病理切片檢查才能明確診斷。所以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一定就是患癌症,各種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某項腫瘤標誌物異常就給自己過早下結論。


藥事健康

經常有參加體檢者或非腫瘤專業的醫生會有這樣的疑問: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患癌嗎?關於腫瘤標誌物的幾個問題,事實是這樣的……

幾個實事

1)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惡性腫瘤的確診依賴於細胞病理學、組織病理學檢查(術後病理檢查、腫塊穿刺或標本切除活檢等)或影像學綜合診斷。單項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能確診癌症。標誌物升高,可以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例如,PSA升高,除了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按摩和灌腸後,均可升高;AFP升高,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

2) 部分良性疾病和生理狀態,特定腫瘤標誌物也可以升高。

3) 並非每個惡性腫瘤患者腫瘤標誌物都會升高。

4) 正常範圍內的腫瘤標誌物水平高低變化沒有多大意義。有些體檢患者發現腫瘤標誌物在正常範圍內增高,很是緊張,其實沒有必要。

6) 判斷腫瘤放療、化療療效的方法,主要是依據腫瘤體積、大小(CT、MRI、彩超等影像學)、病理學的變化,結合臨床症狀、體徵變化,腫瘤標誌物的變化只是評價療效的參考指標之一。

7) 有腫瘤家族史、有血緣關係的家屬,腫瘤標誌物升高,要引起重視。

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s)是指伴隨腫瘤出現,在量上通常是增加抗原、酶、受體、激素或代謝產物形式的蛋白質、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其相關產物等成分。這些成分是由腫瘤細胞產生和分泌,或是被釋放的腫瘤細胞結構的一部分,它不僅僅存在於腫瘤細胞內,而且還經常釋放至血清或其他體液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體內腫瘤的存在。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

理想的腫瘤標誌物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 敏感性高;

  2. 特異性強;

  3. 腫瘤標誌物與腫瘤轉移、惡性程度有關,能協助腫瘤分期和預後判斷;

  4. 腫瘤標誌物濃度與腫瘤大小有關;

  5. 存在於體液內中的標誌物特別是血液中,易於檢測。


遺憾的是,至今發現的100多種腫瘤標誌物,很少能滿足上述要求。當前臨床所應用的腫瘤標誌物在腫瘤在鑑別特異性及敏感性方面,還沒有任何一個能達到很理想的程度。(敏感性sensitivity,即腫瘤患者表達均為陽性,可理解為腫瘤患者均能篩查出來;特異性specificity,即健康人及良性疾病患者表達均為陰性,可理解為非腫瘤患者不被錯篩選為腫瘤患者)。

臨床常用腫瘤標記物

參考文獻:八年制 腫瘤學 教材 第二版


癌度

腫瘤標誌物存在天然的“缺陷”

它的出現到最終運用到臨床上時,需要滿足幾項標準,一是敏感性:某種標誌物在某種腫瘤存在的百分比例非常高,二是特異性:能夠區分出患者與正常人的能力,從正常人的角度說,某種腫瘤標誌物在正常人中都應該不存在,是陰性,但是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真正理想的腫瘤標誌物,就是說臨床上使用的腫瘤標誌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達不到100%,例如,目前診斷原發性肝癌最好的甲胎蛋白(AFP),也有20%~30%的原發性肝癌始終不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