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4月1日,我們懷著一個虔誠至誠的心,來祭奠我們的吳氏祖先,緬懷先祖的英德,感謝先祖教誨。弘揚中華民俗文化,傳承先祖三人家風,積極促進加深宗親聯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吳氏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精誠團結,族親和諧,互幫互助,共謀發展,這是來到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個更重要重大的意義。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4月1日下午三時許,100餘人組成的龍燈、鑼鼓、堂旗等隊伍,在九華山老田吳氏總會吳海祥的帶領下,浩浩蕩蕩來到大九華山”九華聖境“大牌坊下迎接南京浦吳氏宗親。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祥龍昂首,四臺大鼓,四隻開鑼,十六個鑼,兩組鑼鼓隊伍,一組腰鼓隊,大家都駐發形成了剛勁激昂、剽悍豪放、威猛有力、舞姿飄逸等特點激昂的鼓點振奮人心,也活躍了現場的氣氛,吸引在場的所有人,也吸引直播觀眾的眼球。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九華山老田古村落保護髮展協會吳海祥發表重要演講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桐花吐豔,榆火分新。在這風清景明的陽春三月,我們2000多年的老田吳氏優秀兒女攜手相聚吳氏宗祠,以虔誠的心,火熱的情,風雅的禮,隆重祭祀我們老田吳氏的列祖列宗。追思先祖三讓家風、仁厚懿德、傳承血濃於水的宗親之情。這是老田吳氏三治堂的一件盛事,更是彰顯老田吳氏大家庭的興旺和團結的盛況,對此,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這次由老田協會牽頭舉辦的第三次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動大典,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古人云:國之大事,唯禮與戒。祭祀天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先祖,報祖宗繁育庇佑之恩。孔子曰:“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繼往開來追壯志,光前裕後慰英靈。不忘先人,追思先祖,是為後人更加騰達,也是為宗親更加輝煌。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老田協會認為,復建宗祠的批覆已獲省廳通過,老田像今年舉行的大規模祭祀活動估計在三到五年內將不得如願按期舉行。因此,今年協會提前籌劃,著手準備。祭況是建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意在傳承民俗文化核心內涵,推動宗祠復建工作進程,激發宗親的愛國愛家之情,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藉以確保吳氏宗祠如期按計劃順利實施,爭取早日竣工落成。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水流千里,支流歸源。希望我們老田吳氏子孫以全族名望為重,榮辱共存。有道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支系。皆有精誠團結,敦親睦族,共謀齊振老田昔日雄風之責。老田的家規祖訓告訴我輩: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當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艱苦奮鬥,才能興家耀祖。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今年花勝去年紅,料得明年花更紅。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是我輩的福分。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迎接老田吳氏家族發展春天的到來。為老田吳氏的大家族更加輝煌,更有尊嚴而任勞任怨,勤奮工作,不懈努力,奮勇前進!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特請高僧為贈送宗親的“酬惠米”米開光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峰:安徽傑獅龍集團董事長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增魁:湖南省至德文化委員會主任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學強:貴州吳氏宗親總會會長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廣凡:江西省吳氏宗親總會會長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良軍:江蘇省宿遷市至德文化研究會會長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瑞賢:安徽省至德傳統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越: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譜委會總顧問

著名吳氏古村老田九華山老田清明民俗文化活動大典

吳貴成

九華山老田吳氏:老田吳始遷祖吳棟材(前107-前25),系河南唐州桐柏嘉興人,西漢元康年間官封順元太守,以直諫忤君,左遷六安令,適逢老友竇伯玉陵陽縣伊邀遊九子山勝境,頓生仰慕之情,乃棄官歸隱九子山松陽(楊)圖新城裡。那時老田周圍荒蕪人煙雜草叢生,人稱蓼草湖,吳棟材率子墾荒造田,開基創業,聚族而居,形成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