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巢湖的解放閣

文昌閣,巢湖的解放閣

明代之前,巢縣似乎沒有文昌祠、文昌宮、文昌閣之類建築。直至天順年間,才在臥牛山紫微觀塑文昌帝君像,聊以供奉。

紫微觀,草創於晉代,原址在城北金庭洞一帶。相傳該地為道家第十八洞天,宋代因故遷離。明洪武二年,再遷於臥牛山,觀址在西隱寺東側偏北。可以說,紫微觀是巢縣文昌的肇始。

殆至萬曆十八年(1590年),地方官紳於儒學(學宮)旁興建文昌祠:“其牛山巔之祠,移紫微觀之神像往焉。擬作閣,故豫稱文昌閣。”康熙《巢縣誌》雲:“文昌祠。祠舊在學宮,無特祠,建尊經閣後,即祀於閣。”那個時候,建設了文昌祠,將紫微觀內的文昌帝君塑像遷移過來,但是沒能一步到位建設文昌閣,可能經濟條件限制,只能寄望於來日吧,豈料就是這座文昌祠後來還遭兵燹毀廢。

文昌閣,巢湖的解放閣

康熙四年,縣裡在臥牛山重建文昌祠,巢縣百姓劉鳳鳴還捐資襄助。因劉鳳鳴熱心公益,先後捐資維修浮橋、西安橋、文昌祠以及抱書橋等公用建築,官府對他不吝讚譽:“人之為善,有有所為而為之者,有無所為而為之者;有行一善輒自矜不置者,有行一善再善而詘然若不足者,其人度量,相越豈不遠哉……鳳鳴不高於人一等哉?!”

至晚清,巢縣文昌閣在珍珠橋南側方向,即護城河東南角、天河北岸建成。巢湖東南低窪,不利於人文進步,人們在那個方位建造文昌閣,遙呼龜山文峰塔,寄託共振巢縣文峰的美好願望。這從時人為之所題楹聯可見一斑:“筆挺壯東方,看城廓千家,有懷憂樂;圖開展西面,對巢湖萬頃,無限風光。”1949年之後,改稱解放閣,據此可以斷定,文昌閣是巢湖市第一座紀念解放的建築物,只可惜後來拆除了。

圖為1958年時的景觀,尚不確定拆於哪一年,或者大躍進時與城牆同時譭棄。2008年前,東風路珍珠橋地段,還有叫“文昌閣”的商鋪,那是“文昌”在巢城僅存的一點信息;人民路改造後,老城區改天換地,連那一點影子也沒了。

文昌閣,巢湖的解放閣

近年,臥牛山公園實施了大規模改造,但是平禿的小山缺少峰巒、沒有層次,總覺得少些什麼,將來會在公園內規劃建築一座類似文昌閣的樓臺麼?另外,東壩口那一帶也在改造,聯繫到文昌閣舊址離此地不遠,有關方面對此可有統籌呢?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