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媽媽,我同學今天說他家有八套房,海南還有一套,誰聽他的話就可以去他們海南的家玩,我們家為什麼不在海南買房子啊。”七歲的丁丁吃晚飯的時候,說出的這句話讓丁丁媽媽瞬間如鯁在喉,說不出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因為丁丁的戶口隨著爺爺奶奶的“老公房”,丁丁得以在皇城根腳下的某師大實驗小學就讀,班級裡免不了有好多家庭條件特別好的孩子。古有孟母三遷,今天買不起學區房的丁丁媽媽覺得能把孩子送到環境這麼好的學校就讀,幸運之極。但伴隨著幸運一同而來的還有解決不掉的煩惱。

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友誼的小苗不知道就會在和誰之間發芽生長,不可能設置一個程序,做一個背景調查才去結交朋友。可是如果兩個小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相差過大,不免就會引起父母的擔心,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卑,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會不會讓孩子有討好別人的心態,甚至會不會讓孩子嫌棄自己的父母。

相信不少父母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從小區的小夥伴,到上幼兒園,甚至到了大學,全國各地的孩子重新洗牌,偶然的際遇讓孩子們同上一個課堂,同住一個宿舍。如何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積極的引導,成為很對父母亟待正視的問題。

我已經盡力給孩子最好的,但是還有太多還是給不了。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心聲,擔心虧待了孩子。

這個“最好的”是能力範圍之內相對的最好,也許已經盡了全力也暫時無法滿足孩子坐飛機的願望;也許努力了很久也無法把孩子喜歡的鋼琴搬回家;也許一直在打拼還不能給孩子一個獨立的臥室;也許學校組織的國際交流只能違心的拒絕......

這些個給不了的時刻總會讓媽媽們內疚,覺得辜負了孩子的期待。其實大可不必,孩子也會長大,不可能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子裡,必須要去面對有所不能得的失落。

對於孩子來說,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對於父母來說,量力而行即可。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父母也要有良好的心態,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如何和小夥伴的相處。

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首先,客觀的回答孩子的問題,不需要給孩子哭窮也無需給孩子粉飾一個童話。如果是我,面對孩子的為什麼,我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有了現在的一切,雖然沒有你的小夥伴家多,可能等你長大了,也比不上你的小夥伴,不過我們經過努力,我們已經越來越好了。如果你想要什麼,可能我們暫時達不到,不過我們可以一起樹立一個目標,一起實現。你的小夥伴可能因為他的爸爸媽媽有更多的機會,爺爺奶奶更努力,所以小夥伴現在自然就擁有很多,我們也可以更努力,給我們的下一代積累更多的財富。

其實就是告訴孩子認識客觀的現實,通過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妄自菲薄的同時,更不能去菲薄和否定別人擁有的一切。可以羨慕,甚至嫉妒,但不可仇視。

其次,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越強調越在意,越在意越是在給孩子強化這個落差。嫉妒心和比較是人類的天性,也正是因為好強心才會促使人不斷的進步,變強大。我們這一代父母處在時代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聲音也都在販賣焦慮,有時候往往是我們的心態太糟糕了,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曾經媒體討論,清華的畢業生都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努力上清華還有什麼意義?也有人消極的說,有些人的起點是我們這一輩子都無法到達的終點。也有媒體人不斷的強化,這是一個階層固化的時代,想往上跳出自己的階層已經走不通了,反而下滑的通道永遠暢通。

這樣的論調很容易讓人覺得,認命吧。有了孩子的父母也已經人至中年,成功的各種可能性越來小,很容易就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這就是命。

事實上,知識就是金錢和力量,如果沒有轉化為金錢和力量,還是因為你擁有的知識不夠多;我們一輩子也達不到別人的起點,但已經超過自己的起點很遠了;這的確是一個階級固化的時代,即便不能衝破階層,也不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為人父母,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大大方方,不卑不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不是雞湯,是生活的本真。共勉。

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力量,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