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東方華爾街》正在播出,這部劇主要講述金融市場的一些亂象,老司機看完之後,卻被其中一段描述一群投資人如何在影視圈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戲法給震撼到。結合近幾年快速發展的影視圈各種亂象,不得不說這段很寫實了。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故事的背景是,一群人將目標鎖定到了一個叫百傳媒的公司。

按照這群人的計劃,這個既沒有錢,也沒有拍攝影視劇經驗的文化公司,在未來一年要拍十部電影,預計總票房400億,三年之後要跟美國SFX合拍西片!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要說“吹牛”,老司機在近幾年的影視劇發佈會上真是屢見不鮮,吹牛的方式無外乎就是劇中提到的那三點:票房預估動輒幾億、甚至十幾億;片單數量總是能說多絕不說少;要想顯得高大上,合拍片是個百試不爽的方法。

比如某些影片明明出現在一些影視公司2016年的片單中,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要上映的消息,其中包括基努裡維斯的《瘋狂拉力賽》和《克隆人》,中美合拍片《邊緣者》,李冰冰主演的《虎影俠》,科幻電影《華夏之王》《女神聯盟》《一千靈異夜》《三體》《尋龍訣2》等等。

這些電影中,有些吹牛,吹著吹著就沒了;有些拍了,拍著拍著就“流產了”;有些則是已經拍完了,又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上映。

那為什麼有些公司喜歡“吹牛”呢,老司機認為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造勢!而造勢的目的就是圈錢。

如《東方華爾街》中操作的這樣:

出一篇專訪,標題儘可能誇張:百傳媒的未來,電影業的未來!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拋出了一張橫空出世的電影概念:《水滸紅樓夢》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挑一個富麗堂皇的地方,開一場聲勢浩大的發佈會,公佈自己高級別、多數量的“片單”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就這樣泡沫被吹起來了:百傳媒公司身價瞬間上漲,公司股票也水漲船高。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那一個既沒有錢又沒有拍攝經驗的文化公司,如何真正拍出一部作品呢?

《東方華爾街》展現了影視圈中的某些“神操作”:隨便找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演員,找一個人人都知道的導演,再找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故事,世界名著裡隨便挑一本。

至於故事怎麼樣、怎麼拍、拍成什麼樣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百傳媒一毛錢都不用花!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看到這裡,很多人是不是跟老司機一樣,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心情,終於明白如今影視圈,為什麼經典作品被各種亂拍,經典劇被無底線的亂翻拍,而又為什麼近幾年影視圈爛片橫行了。

還真別覺得《東方華爾街》誇張,真正的影視圈現狀可能比這還可怕:

大多數明星都是唯片酬算,只要有錢請,他們都會拍,比如為了襯托景甜,不少實力派演員拍攝的《戰國》。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又比如為了捧向佐,范冰冰、李連杰、古天樂、梁家輝等人不惜拍了《封神傳奇》。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其他明星也沒好哪去,近幾年流量明星片酬動輒上億,拍戲片酬從出門就開始算等等負面新聞,無一不在說明,很多明星只是有錢就能請得動的明星,而非有誠心的創作者。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作為曾經人人尊敬的導演們,近幾年也有很多人越來越“墮落”了,選演員只看粉絲量、人氣,不再是為了角色而選演員;有些導演則從從前“一心搞創作,兩耳不聞窗外事”,變成了“跪舔”流量明星,不僅違心誇讚他們,還為了他們捲入是非當中。

比如安建曾表示《解密》之所以用陳學冬,是看中他有1700萬的粉絲。老司機忍不住想吐槽:導演不知道微博粉絲也能買嗎?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王家衛那麼清高的導演,竟然誇Angelababy比劉德華都拼。老司機同樣想吐槽,導演沒看過“摳圖劇”《孤芳不自賞》嗎?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說多了都是淚,接著說劇情。

《東方華爾街》主角剛提到,拍這部《水滸紅樓夢》一分錢都不用花,怎麼做到呢?這就涉及到影視圈資本運作了。

其中包括:股份當片酬,明星拿股份入股,電影大賣股票升,明星們既賺了錢,又過了老闆癮!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說服了明星出演,再通過各種手段誘惑一些老闆出錢投資。

比如大明星幫拍電影。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吹牛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高投資高回報率。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可以跟明星合影共事。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用人人都知道的故事忽悠對方。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看到這裡,有很多人肯定會覺得驚訝,心想這些老闆會這麼傻上當嗎?老司機毫不客氣的說,就這幾年影視行業的現狀來說,還真是!更甚者,會比這誇張。

近幾年有幾句話比較流行:一、如今不管是做餐飲的、挖煤的,還是賣電器的,只要有點錢的,都跑來拍影視劇了;二、如今真是人人是導演,遍地都是製片人;三、老闆們投資才不管你故事怎麼樣、拍得怎麼樣,只會問你項目有沒有名氣,有沒有大導演、大明星參與而已。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漫咖啡四大神獸”一說。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資金到位,片子也拍出來了,怎麼賺錢呢?《東方華爾街》再一次給了示範: 搞9.9元團購票房、再送商品贈券、明星見面會等等,片子好不好看不重要,有人看,再吸引一些路人粉進去看就OK。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在這種情況下,給大眾營造出了一種,這部片子很火,這個公司很厲害的假象,那公司股價還不是蹭蹭蹭往上漲?放長線釣大魚,等到想拍第二部的時候,送錢上門的人多得是。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一切都合法!!!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最終受傷害的是誰呢?大概是被爛片辣眼睛的觀眾,跟風買股票的股民!

以上這些內容又揭露了影視圈哪些秘密呢?

其一:某些出品公司通過票補給電影造勢,營造出這個電影很火的假象,吸引不明真相的觀眾去觀看,賺取票房、抬高自己公司的股價。前段時間就有一個真實案例,電影《最後的我們》出現大量退票情況,本來電影還可以,多數觀眾還是挺喜歡的,但是搞這麼一出,讓大家對這部電影好感度下降。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其二、有些明星也玩“空手套白狼”戲法,最終被叫停。還有一些明星簽署“對賭協議”,各種拍爛片,空殼公司被收購,公司身價一夜暴漲。比如楊穎、李晨、馮紹峰、鄭凱、杜淳、陳赫等人所在的“浩瀚影視”,成立僅一天,淨資產僅為1000萬元,華誼兄弟卻宣佈7.56億元收購。

這玩得都是資本啊!

看了《東方華爾街》,終於知道爛片是怎麼產生的!

近幾年,影視圈亂象層出不窮,好在慢慢的這些現象都在被發現,被改變,影視行業正在趨於正常、正規,好作品觀眾還是看得見,觀眾對爛片也有了一定的規避方式。那些資本吹起的泡沫,正在消散,創作最終還是要回歸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