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海溼地紀行之二:讓“綠寶石”不再蒙塵

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七里海溼地紀行之二:讓“綠寶石”不再蒙塵

天津北方網訊:七里海溼地自然保護區涉及6鎮38村12萬人。為實施七里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讓這塊“綠寶石”不再蒙塵,當地農民付出了巨大代價。農家院不能開了,魚也不能捕了,有些人家還要搬出溼地。

在溼地核心區、緩衝區,有面積達43萬平方米的農家各種歷史遺留建築被列入違規拆除範圍。當地村民響應修復七里海溼地生態環境的號召,至2017年底全部完成違建拆除整改。清理歷史遺留,生者易動,死者難遷。2018年初,位於核心區“風水寶地”的856座墳塋被要求限期遷出,一度引起部分村民強烈反對甚至阻撓。

“涉及到遷移祖墳,很多群眾尤其是老年人很不理解,感情上過不去。村幹部和黨員帶頭遷墳並反覆向群眾宣傳,講明溼地保護的重要性,而且配套做好遷墳的各項服務工作,最終贏得群眾理解和配合。今年清明前後,僅用了10天就全部完成墳塋遷出和處理。”寧河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七里海核心區葦田水面過去長期由大戶承包經營,要修復生態就必須退耕還溼。“我們自由村等5個村是頭一批完成土地流轉工作的,土地流轉之後,所得資金將全部用於合作醫療、農田改造、村內衛生、用水等公共福利開支,保證要讓舍小家、顧大局的村民家家受益。”俵口鎮自由村黨總支書記於國興承諾。目前,核心區已全部完成土地流轉,共流轉6.84萬畝,為七里海保護修復創造了條件。涉及群眾利益較大的生態移民工程也在有序推進。“按照規劃,七里海保護區內4個鎮5個村莊將實施整體搬遷。北淮澱鎮結合示範鎮建設,承擔了其中造甲鎮大王臺村、七里海鎮齊家埠和北淮澱鎮樂善莊村共1.5萬的移民安置房建設任務。今年10月將開始178萬平方米移民安置房主體施工,預計2020年初實現搬遷。”北淮澱鎮黨委書記郭康偉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