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組隊抽查江蘇:嚴防“地條鋼”變相死灰復燃

中新網南京6月1日電 近日,按照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部際聯席會議”)所要求的抽查方案,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資委、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等多部門組隊的“地條鋼”專項抽查第七小組“突擊”抽查了產鋼大省江蘇。

5月23日、24日、25日,抽查小組成員深入江蘇鎮江、江陰、泰州、連雲港、淮安等市的十餘家企業進行實地勘察。

該抽查組組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督查司巡視員馬雪冰表示,此次抽查的核心精神是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產能復產、淘汰落後產能、嚴禁新增產能等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據瞭解,就在此次大抽查之前,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了《關於陝西省查處鑄造中頻爐違規轉產、江西省查處違規使用中頻爐生產法蘭盤有關情況的通報》,該通報指出該類法蘭盤生產工藝中的中頻爐,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中明確的落後冶煉設備,要求依法依規取締。

抽查組專家表示,對照這兩起通報案例,曾被舉報的企業是否已經有死灰復燃的現象,或產線相關設備拆除是否徹底是此次抽查的重點之一。

據江蘇省冶金行業協會高級工程師鮑金應解釋,通報案例中所指的法蘭盤作為連接管道的零件,是在建築業和機械製造中被廣泛應用的耗材,近年來成為很多小企業使用中頻爐生產的主要產品,利潤空間較大,導致不少企業主頂風加大投資擴大產能,想僥倖鑽監管“漏洞”。

泰興市發改委副主任葉建林介紹,“泰興市已召開鑄造行業的轉型升級動員會,要求不符合規範條件的企業全部停工整改,符合(條件)才可以復工。同時,還組織技術推薦會,由專家對企業進行‘會診’,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

該企業負責人薛松濤也表示,已購置了合規設備,未來也會轉型生產軋鋼等其它產品,不會再使用違規的中頻爐生產。

在抽查過程中,抽查組發現一些被關停整改企業的重點設備和原料場已被當地執法監督部門安裝上了監控探頭,抽查小組專家孫劍認為,作為長效日常監督手段,監控探頭是監管部門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切實利用好是有一定效果的。

據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漢春介紹,江蘇在確保所有違規企業全面取締整治到位的基礎上,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的長效監督機制已網格化管理,並細化到鄉鎮和村,確保責任到人、不出現盲區。

不過,王漢春亦坦言,由於生產工藝簡單、隱蔽性強,特別是隨著鋼材價格回升,獲利空間加大,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成果的任務仍十分艱鉅。

對此,抽查組建議各級政府繼續保持高度戒備狀態,暢通舉報渠道,加強部門監管,引導社會監督、媒體監督,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防範轄區內出現“地條鋼”死灰復燃、“滅而不死”等情況;針對兩起違規建設使用需淘汰落後工藝的案例,認真查找原因,梳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堵塞漏洞,該追責的要追責到位。同時,針對所有需外購原料、屬於法蘭盤或端板等單純機加工行業,監管部門應對原料供應商企業進行一次徹底統計並調查;並建議各區對轄區內有嫌疑用電大戶及用電異常企業進行定期摸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