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事件真相還不明,別急著向其家人扔石頭!|新京報快評

文 | 思凝

小鳳雅去世了。

去年9月,當時只有兩歲的女童王鳳雅被查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但醫生判斷有很大治癒可能。雅雅的母親楊美芹通過多種網絡渠道籌集了數目不詳、但至少數萬元的網友善款。今年5月4日,3歲的小鳳雅不幸去世。

從昨天到今天,遺憾連同謎團,一直牽動著大眾的神經。從生病到“被死亡”,再到去世,雅雅究竟經歷了什麼?楊美芹在救治女兒的過程中盡力了嗎?上個月楊美芹為何要謊稱女兒去世?捐款是否被挪用了?——很多網友和媒體都在追問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連同小鳳雅事件一起被推上輿論前臺的,還有一個叫做“明白漫畫”的自媒體。

小鳳雅事件真相還不明,別急著向其家人扔石頭!|新京報快評

“她喝米湯,弟弟吃魚”、沒有心愛的玩具、被弟弟欺負、被爺爺奶奶嫌棄、因為和弟弟吵架而被媽媽“暴打”——簡單幾幅漫畫就勾勒出了小鳳雅悲慘的生活狀況。在漫畫之後,還不忘提醒:“漫畫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可能覺得漫畫還不足以表達憤怒,在漫畫後面,該自媒體還附了長長的文字,詳述了“事實經過”,並義正言辭地作出了以下結論:

“從一開始,小鳳雅就不是被救助的對象,她只是父母下的賭注裡的籌碼。這盤局他們要用女兒的命來治兒子的病。”

“換言之,如果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話,從發現鳳雅患病的第一天起,他們全家人可能都在等著她腫瘤惡化的那一天,等籌款籌到了,再一起等著她死。”

全家人都在一起等著女兒腫瘤惡化、等著她死——不知道“明白漫畫”有著怎樣驚人的內幕消息,可以作出如此“誅心之論”?至於漫畫裡那些扎心的情節,“明白漫畫”又是從何處得知的呢?

小鳳雅事件真相還不明,別急著向其家人扔石頭!|新京報快評

▲楊美芹發佈的朋友圈截圖,時間是“2017年12月2日”

緊追熱點、腦補情節、製造衝突、迎合情緒——這大概是很多自媒體公號收割流量的不二法門。

但靠編造聳人聽聞的“幕後陰謀”來為熱點做註解,罔顧事實而刻意迎合公眾情緒,這條路如今似乎很難走通了。要知道,距離消費被害空姐的“二更食堂”被永久關停,不過十天有餘。

當然,這些自媒體公號可能也不會承認自己在編故事、帶節奏,他們也許將之視為“正義”。也的確,他們在微博裡表達了對小鳳雅的關切,表達了對小鳳雅去世這一消息的遺憾。

小鳳雅事件真相還不明,別急著向其家人扔石頭!|新京報快評

可拋開了事實的根基,給他人貼上“魔鬼”的標籤,再以此出發,去編造符合標籤的故事——這不叫“正義”。

我們可以像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事實,但不能把洋蔥搗碎了,蒙在人們眼睛上,只為了對他們催淚。

□思凝(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