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

什麼是個人隱私?“隱私,顧名思義,隱蔽、不公開的私事”。

簡單概況: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藏匿於內心深處的,不願意讓他人知道的事情,都屬於個人隱私。隱私內容包括:過往情史、獨特癖好、個人病史、身上胎記、體檢報告、家族秘密、工資收入、銀行存款、心中暗戀、辛酸往事……所有不願意讓他人知道的事情,所有不願意讓他人觸碰的情感,都屬於個人隱私。而一個人的血型、性取向、興趣愛好、是否已婚,也屬於個人隱私的範疇——所有個人不願意公開的,不想讓外界知道東西,都屬於個人隱私。

在社會生活中,不管是在網絡空間和社交平臺,還是在現實世界,有很多人都喜歡窺探別人的個人隱私,並以別人的隱私作為其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有甚者,通過窺探和獲取他人的隱私,而對他人進行要挾和恐嚇,藉此牟取私利,或對他人的人身權益進行侵害。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切不可將一些內心隱秘,隨隨便便的對別人說出來。即便是你最信任的愛人和朋友,都有可能出賣你——所以,某些話、某些事和某些情感,還是自行消化吧,甚至可以帶入墳墓。千萬不要隨意的,或不加防備的講出來。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你做了一次推心置腹掏心掏肺的傾訴之後,有時卻往往會讓自己淪落到被人出賣後處境艱難的尷尬境地。即使那些信誓旦旦的,對你做保證的人,“你儘管說吧,我不會告訴別人的!”——這樣的人,也難免會出賣你。

即便你要對愛人做到開誠佈公坦誠相待,要對朋友做到真誠坦率,但都不要讓自己太過坦白透明。所有的坦誠、真誠與坦率,都是有限度的。切不可將什麼心裡話都往外說,什麼過去事都對人講,以免因自己一時的嘴快,而被他人抓住把柄。或是,說了某些不該說的話,引發他人的不快。所以,做人還是要嚴謹低調、謹言慎行,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以避免隱私洩漏讓自己的個人利益受到侵害。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你不隨便亂說話不把內心事隨意跟人講,只要你不是什麼知名人士或重要人物,只要你沒有因為太過張揚而引發他人的好奇心,只要你沒有因為不當的言行而引發公憤——在一般情況下,個人隱私就沒有什麼被窺探、洩漏和被公開散佈的風險。

相比之下,名人的生活和個人隱私,往往會引發很多人的興趣。尤其是一些演藝明星的私生活和個人隱私,往往成為狗仔隊追蹤窺探的目標。雖然,某些狗仔隊追蹤和曝光明星隱私的行為,以及媒體大肆炒作明星隱私的行徑,都有些不太道德,但也或多或少的發揮了一點輿論監督能力(如果沒有狗仔隊,那麼某些明星在私下會更加的為所欲為)。

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沒有被狗仔隊追蹤、窺探和跟拍的隱憂,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因為,現在是“全民自媒體時代”,現實生活中可謂是人手一部手機,每部手機都可以拍照和發微博或朋友圈。

所以,身為普通人,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和言行舉止,一定要嚴謹低調和遵規守紀,切不可肆意妄為和無所顧忌——以免因為自己的不當言行,被他人抓拍之後發佈到網絡,在被曝光之後引發公憤,並導致被人肉搜索,從而危及個人的隱私安全。

換個角度來說:在當今人人都能發微博和朋友圈的時代,想出名也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人好事,或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見義勇為,保不齊哪天被人拍到再上傳到網絡,你就出名了!(題外話,開個玩笑)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身在公眾場合,只要走出自己的家門,還是嚴謹低調和謹言慎行為好,切莫肆意妄為和我行我素——畢竟人出惡名(或臭名),比出好名容易的多。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揚人惡”。並且,以前在人們眼中那些芝麻綠豆點小事,現在一放到網上,就難免會被無限放大。有時一件很小的事情,發佈到網絡上,也會引發震動和轟動,所以,還是小心謹慎為好——以免自己的不當言行,挑起事端和招引禍患。

除了世上人手一部手機,每個人都有可能被他人抓拍、偷拍和跟拍之外,現在隨處可見的監控探頭,也在無時不刻的監控和窺視著人們的言行舉動和個人隱私。而伴隨著監控技術的越來越發達,民網和天網系統的越來越嚴密,你我在公眾場合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被嚴密監控和審視著,所以,只要是走出家門,就多加謹慎吧,切莫做違背道德,違反社會規則和法律的事情。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除了那些安裝佈置在明處的監控探頭之外,還有一些監控探頭(或者說是針孔攝像頭),被安裝在非常隱蔽的地方。有一些帶有不良企圖的人,喜歡通過事先安裝的針孔攝像頭,來偷拍他人隱私,以滿足自己的窺探癖和意淫癖。而賓館旅店的臥房、洗浴中心、溫泉浴池、公共衛生間、商場更衣室,還有出租房,往往是針孔攝像頭“氾濫”的重災區。

所以,我們大家(尤其是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出入這些場合一定要多加註意和做好防護,避免因為一時疏忽而被他人偷拍偷窺。不過,還好,大陸相比臺灣地區,針孔攝像頭的“氾濫程度”有所減弱。陸內的針孔攝像頭,大多安裝在賓館旅店的客房(包括衛生間)。

在入住賓館和旅店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或者儘量剋制住自己,不要在客房裡做“羞羞事”。之前,網上流傳的,“關上燈,打開安卓手機的照相功能,環顧四周,發現紅點說明就有針孔攝像頭”的識別方法,並非百分百靠譜,只適用於老式的針孔攝像頭,而對新式的攝像頭不太起作用。

而現在,針孔攝像頭不僅可以安裝在牆壁、頂棚和床頭,還可以安裝在電源開關、插座、排插上,或者偽裝成室內的任何一件物品。所以,在入住賓館酒店客房之後,一定要詳細檢查以排除隱患,看有無可疑物品。不過,攝像頭的安裝有時極其隱蔽,一時之間很難找到。難道就沒有什麼防範的好辦法了麼?

在之前的《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一文中,我就已經寫過:入住賓館酒店的客房,可以隨身攜帶一個透氣的大床單。如果實在想做“羞羞事”,就用床單把兩個人蒙起來——一切都在床單裡進行,就不怕偷拍了,只要攝像頭不帶透視功能就行。(這一方法,也並非完全靠譜,因為一些攝像頭有紅外透視功能,但這個方法至少可以遮蔽那些沒有透視功能的常規針孔攝像頭。)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現在,在一些居民家中,為了便於自己及時瞭解家中的動態,或為了關照獨自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或者為了監控保姆,很多朋友都在自己家中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並將攝像頭跟手機聯網,下載安裝一個APP之後,即使身在外地也可以隨時瞭解家中動態,視察家中環境。

不過,這些安裝在家中的攝像頭,管理和使用不當,往往會遭到黑客入侵,成為他人竊取你個人隱私的便利渠道。而網絡上,或者QQ群裡,經常有人倒賣通過入侵家用監控探頭,偷拍到的視頻,其中也包括一些夫妻生活和女性洗澡、換衣服的影像畫面。

可以說,家用監控攝像頭安裝、管理和使用不當,很容易埋下隱患,或為他人竊取你的個人隱私提供了便利。如何防範家中的監控攝像頭遭黑客入侵?筆者簡單思考了一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正規渠道,購買一些大品牌和正規廠商生產銷售的監控攝像和智能家居產品,對比小廠家的產品,在安全性上相對要更好一些。切勿購買“三無”產品,在日常多留意質量監督部門發佈的相關產品質量檢測的信息通告,以從中獲取信息避免買到不合格產品。

3、購買產品後,在正式使用之前要儘快修改用戶名和密碼。不要使用出廠設置的原始用戶名和密碼,在自行設置用戶名和密碼時,也不要為了圖省事,而設置和使用簡單的用戶名和密碼。一定要把用戶名和密碼,設置的複雜一點,以提高破解難度。同時,多級密碼,不要設置成同一密碼。並且,還要定期更換密碼,以更好的維護賬戶安全。

4、安裝攝像頭,一定要注意區域和方位,切勿直對臥室床鋪和浴室等隱私區域,並要經常檢查攝像頭的拍攝角度有無變化。如果看到攝像頭莫名其妙的變動了拍攝角度,或自動扭轉環拍——如果不是你自己調節了攝像頭,那麼就是攝像頭已經被他人入侵了,請即刻檢查攝像頭的管理賬戶,看是否有其他人在登錄和使用。

5、養成定期殺毒的好習慣,對於攝像頭聯網的手機也要定期的殺毒。及時更新升級智能攝像頭的操作系統,以及手機上的APP應用,打好各種安全補丁以免因為系統漏洞形成入侵隱患。如果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將異常情況反應給廠商,等待廠商升級修復。

6、保護好自己的賬戶和密碼,切勿隨意洩漏,以免被他人盜用。儘量不要暴露自己的一些特有數據,在公共平臺、手機APP和各種管理賬戶上設置複雜密碼,並定期修改更換密碼,以防止密碼被破解和竊取後遭黑客入侵。

7、除了保護好賬戶密碼之外,還要加強安全上網意識,不要拿手機隨處蹭網和隨便掃描二維碼,同時給家中的無線路由器,也設置好複雜的賬戶和密碼,並綁定家中無線設備的麥克地址,並關閉路由器的對外廣播功能,以避免路由器被人掃描和入侵。對於家用電腦、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上網安全,設置安裝好殺毒和安全軟件,在使用過程不瀏覽色情信息,不打開非法網站,以免設備被人植入木馬和“釣魚”攻擊。

8、不要隨意勾選“分享”的攝像頭,一些攝像頭有一個獨特的功能:分享自己的攝像頭到公眾平臺。如果一旦勾選,那麼自己家中的影像就公佈出去了,而其他人就可以輕鬆“看直播”,所以,這個選項切勿勾選。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除了家用監控設備之外,可以聯網的帶有人機互動功能的智能電視機,還有電腦上安裝的攝像頭,還有筆記本和平板電腦上的攝像頭,甚至手機上的攝像頭,都有被人偷偷開啟和入侵的風險。

如何來防範攝像頭被人偷偷開啟?方法也簡單:臺式電腦上安裝的攝像頭,用完就拔下來,或者用一塊厚布遮蓋一下(但攝像頭帶有話筒的,用完之後儘量拔掉)。對於智能電視機、筆記本電腦、平板和手機上的攝像頭,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能遮蔽——那就是用一個不太粘的不乾膠貼貼,把攝像頭粘貼和覆蓋住。平時就用膠貼把攝像頭貼住,想進行人機互動和視頻聊天時,再把膠貼揭下來。

喜歡什麼圖案的不乾膠貼貼,就拿它來遮蔽攝像頭。使用之前先把膠貼,貼在手指肚上,貼上再揭下來,重複幾次之後,膠貼的粘度就下降了——這樣既可以輕鬆粘貼覆蓋攝像頭,又避免膠貼太粘而貼得過牢不好揭開,而影響攝像頭使用。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除了家用監控設備,智能家居用品,容易洩漏家庭和個人隱私之外,在一般情況下,很多個人隱私都是通過網絡和社交平臺洩漏的。尤其是一些網絡空間和社交平臺上,需要填寫一些個人信息和個性資料,還有隨手拍曬出的一些照片,都是個人隱私的洩漏途徑。

為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隱私遭人竊取,不要在任何網站和社交平臺之上,填寫太過詳細的個人信息和個性資料——不管是在個人頁面公示的,還是隻通過後臺記錄的個人信息,都不要纖細的填寫,以免個人信息被人竊取和盜用。同時,個別網站還時常會有一些調查問卷,並且許諾參加調查問卷者會有獎品。但很多調查問卷,都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甚至會涉及到個人收入、家庭住址和身份證號碼,所以,遇到這樣的調查問卷,切勿被那些微不足道的獎品所引誘,切勿毫不設防的填寫個人信息資料。

在社交網站上,還有一些心理測試,或各種趣味測試遊戲,有些遊戲需要用戶填寫姓名、手機號碼、出生年月日等個人信息,對於這樣的遊戲,還是少玩為好。並且,儘量不要把測試結果,公佈到個人頁面和朋友圈,以免被他人窺探隱私。如果不想讓他人太過了解真實的你,就不要將測試結果分享出來——如果遇到先分享才能看測試結果,那麼分享和查看結果之後立即將鏈接刪除。

雖然,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不止一次說過:儘量不要在公開區域,曬自己的照片,不管是孩子的照片,還是貴重物品的照片,還是家宴飯菜的照片,還是家中陳設的照片(包括短視頻),都可以將一些個人信息,甚至個人隱私通過照片和畫面,洩漏出去。一張小小的照片,可以向外界傳遞出各種信息:比如你的生活水平、收入情況、家庭成員、居住位置等等,都可以通過照片洩漏出來。

在網絡上和社交平臺,往往潛伏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喜歡窺探和捕捉他人隱私,或者潛伏在網上四處搜尋目標,以便抓住機會圖謀不軌和巧取豪奪。而你隨手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可能引發這些人的注意,或者讓你成為他人的侵害對象。所以,還是保護好自己吧,不要在空間、博客、貼吧和朋友圈等公開和半公開的區域,隨隨便便的曬自己的照片,以免因為一時不慎,讓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招致別人的侵害。

大數據與信息安全(七)個人隱私與信息安全

在以前寫的《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和最近寫的《大數據與信息安全》系列文章中,筆者曾經多次聊到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的話題,而今天的文章,只是對之前文章的補充。

今天,著重寫了關於家用監控攝像頭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項,雖然跟大數據毫不沾邊兒,但也屬於信息安全的範疇,所以就不另起新標題了。

在本文之前,筆者已經寫了幾篇有關大數據和信息安全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今後,還有沒有靈感,繼續以大數據和信息安全為話題來寫文章,還是未知數。

或許,某天我想起什麼來,或有了新靈感,興許還會寫。而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裡。

感謝閱讀。

卡爾赫林 2017年10月19日 14:56: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