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上有史以来所有空间站,数年后中国将成唯一有空间站国家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空间站可分为以下几代: 第一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一个对接口。 第二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两个对接口。 第三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积木式结构。 第四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衍架结构和积木式的混合结构。

礼炮4号结构图。礼炮系列空间站由前苏联建造,其中礼炮1号是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这个系列的空间站在1971年到1985年间服役,期间一共发射了礼炮1号至礼炮7号共7个空间站。它们的任务是完成天体物理学、航天医学、航天生物学等方面广泛的科研计划,考察地球自然资源和进行长期失重条件下的技术实验。


礼炮号空间站是苏联迄今为止历时最长的一项载人航天计划。苏联在同美国竞争登月失败后,为了在下一轮的竞赛中获得主动,决定全力以赴发展空间站计划,并希望成为20世纪惊天动地的壮举。1970年,苏联在成功地解决了载人飞船的轨道对接问题之后,立即开始了礼炮号轨道站的实验研究工作。

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的空间站计划,在1973年到1974年间一共进行了1至4号任务,除1号任务中发射的空间站核心部件外其余皆为往返于空间站的太空船任务。

天空实验室在离地面43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它里面有实验室、生活区、食堂、厕所,还有专供航天员锻炼身体的健身房。空间实验室的前端有好几个对接装置,可以同时和几艘飞船对接。

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服役时间为1986年至2001年。

15年来,和平号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实现对接,宇航员在空间站上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在舱外空间逗留的时间长达359小时12分钟。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空间站从事考察活动,共有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叙利亚、保加利亚、阿富汗、奥地利、加拿大、斯洛伐克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过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这六个太空机构分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参与该计划的共有16个国家或地区组织。

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遭到美国的反对,国际空间站筹划建设时美国反对邀请中国参与,所以中国没有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启动方。国际空间站的命运在成为一个新的讨论话题。因为早些时候,俄罗斯航天署副署长维塔利·维多夫在电视节目中宣称,国际空间站将于2020年坠入太平洋,结束自身使命。虽然此言论有争论,但国际空间站将在数年后退役已成不争的事实。

中国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营10年以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初期将建造三个舱段,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每个规模20多吨。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随后,空间站运营期间,最多的时候,将有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整个系统加起来将达90多吨。


2022年空间站建好后,将随即投入正常运营,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考虑到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中国不搞国际空间站这么大规模的空间站,考虑的规模是适度的,可以满足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而扩展能力的设计将使我们能根据科学前沿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能力。

读者朋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