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十九大報告中一直強調中國要建工業強國,鋼鐵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鋼鐵工業的發展可以說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甚至國防建設緊密相連。

航空母艦,被稱為“浮動的海上機場”,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是一個國家海軍裝備和國防實力的象徵。2012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2017年,我國第二艘航母正式下水,我國國產航母的建造,邁入新的篇章。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2018年5月13日凌晨6點45分,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緩緩駛離了中船重工大船集團碼頭,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標誌著首艘國產航母向成為真正的作戰艦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是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也是我國的第二艘航母,相比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從設計到建造,全部由我國自主完成,並在遼寧艦使用的經驗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優化,性能將有全面提升。其研製和建造,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後續更大型航母的能力。航母作為一個超大工程,研造過程需及其嚴謹,絕不能出一絲差錯,每一個構造區域都有專門負責的團隊,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研發負責人便是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98級校友趙剛

趙剛簡介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趙剛,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98級校友,現任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作為科研團隊負責人承擔了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任務。

奮鬥幸福

當我們為海軍不斷髮展壯大,祖國日益繁榮強盛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需要記住那些在背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科研團隊和技術人員,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研發團隊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正是他們的辛勤努力和付出,給了我們國家啟航新時代的動力。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正如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研發團隊負責人、西安建大鋼冶98級校友趙剛所講:“我們只有通過這種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水平,才能保證我們國家、我們軍隊的海軍,走向更遠,走向更深藍。”

甲板選擇

甲板,是航母艦體結構的關鍵部位,功能和作用十分特殊。飛行甲板不但要承受重達二三十噸的艦載機在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和高摩擦力,還要承受噴氣式飛機高達幾千度的火焰的灼燒。因性能要求極高,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真正用於航母建造的甲板用鋼。而我國的鞍鋼集團,就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企業之一。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作為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也是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負責人的趙剛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乘坐高鐵趕到距離鞍山100多公里外的鮁魚圈,跟蹤軍工鋼的生產。這裡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加工設備,更令人矚目的是,被稱為“世界軋機之王”的五米五超寬軋機,就裝配在這裡。這個世界最寬的軋機,擁有世界頂級的軋製能力。高達10萬噸的下壓軋製力,可以軋製寬度5.5米的鋼板,軋製長度可達40米以上。是當之無愧的“軋機之王”。2013年,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上的甲板鋼,就是在這裡生產下線。

這樣世界頂級的裝備“利器”,為國產航母超寬甲板鋼的生產提供了保障。然而,儘管具備生產能力,要想真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並不容易。2011年,剛接到航母甲板鋼研製的任務時,趙剛感到任務的艱鉅,要求研製超寬、超長、最厚規格的甲板用鋼,生產這樣一張長寬板,是目前常規生產板子的四塊。它的力學性能要求特別特別嚴,它的頭和尾強度偏差,不會超過10兆帕,它所有的-84度衝擊韌性,都是在250焦以上,對鋼板的質量要求非常非常高。

央視採訪

在接受央視財經節目組採訪時,趙剛講到一艘航母的建造,三分之一的工作是進行鋼板的焊接。因此,拼焊飛行甲板的鋼板面積越大,焊縫數量就越少,還能縮短建造週期,提高甲板整體質量。為提高航母的機動性,增加航速,需要減輕船體重量,降低重心,使船體更加平穩,還要有足夠的防彈能力,這就需要高強度高韌性的鋼板進行保障。同時滿足如此多的苛刻要求,所以航母用甲板鋼超過了任何一種軍用艦船的鋼材品質。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趙剛和他的研發團隊從接到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鋼的研發生產任務後的一段很長時期有時候基本上一個多月,差不多是24小時一直在廠裡,從前線到後線各個工序進行跟蹤,攻關從現場一直到檢驗室,再到實驗室,連續作戰,採集重要數據不斷進行改進。有力確保了鞍鋼集團完成了建造首艘國產航母所需的甲板鋼、球扁鋼等關鍵型號鋼材的生產,為國產航母建造提供了70%的航母專用鋼材。2017年4月,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順利下水。

世界頂級!他,承擔甲板的研發任務,助力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

能夠參與航母的研發建造,對趙剛來說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作為趙剛的母校,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也由衷的感到自豪,西安建大用其優秀的教學先後為國家建設輸送了26萬餘名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才,成為國家土木建築、環境市政及材料冶金類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而像趙剛一樣的優秀校友也不勝枚舉,這都是教學建設的顯著成果。一直以來,西安建大都對標國家"雙一流"、陝西省"四個一流"建設和追趕超越目標,系統科學謀劃,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內涵建設,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國際知名、國內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