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也許到了退休年齡,我會像父輩一樣過上靠收租過日子的清閒生活,但現在我喜歡我的工作。——黃豫坤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悶熱的汽修間裡傳來“咔、咔、咔……”的聲音,黃豫坤拿著一部微單,圍著一輛事故車前後左右,有時甚至鑽到車底下,對每一個受損部件進行拍照記錄,還不時向汽修員詢問零件的拆卸情況。這是一輛被追尾的事故車,排氣管損壞,目前剛完成拆檢,在等待原裝配件。由於車身受損面積不大,前後拍照大約花了10分鐘。看著被拆散的事故車,黃豫坤笑道:“我天天就看這種車。”

“村二代”不願在大好年華里遊手好閒

黃豫坤是太平洋產險深圳分公司的一名普通查勘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核定事故車輛的損壞情況。

今年是他在這一崗位上工作的第9個年頭。

作為深圳土生土長的“村二代”,黃豫坤身上的標籤被很多來深圳打拼的外地人羨慕,他家境優渥,靠家裡收租,不用工作月入8萬元也沒問題。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不過,黃豫坤並不願意在大好的年華里做一個遊手好閒的人,“村裡有些年輕人不工作,早上起來就出去玩了,到很晚才回家,每天都是這樣,我真的不喜歡。”因為在校專業是汽車應用技術,黃豫坤實習期間體驗過汽修廠的工作,他覺得不太合適,又恰逢太平洋產險校招,於是在師兄師姐的建議下,2008年7月畢業後,黃豫坤成為了一名查勘員。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進公司的第一年,黃豫坤被安排在車險理賠部的現場崗,跑了一年的事故現場。不管車輛損失大小,他都得到現場處理,而且公司的要求是,接到出險電話後半小時內趕到事故現場。由於當時沒有智能手機導航,他經常拿著紙質地圖憑著方向感在有限的時間裡尋找並不精確的事故地點。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第二年,黃豫坤轉崗到目前所屬的車險理賠部大案組,這意味著損失達3萬元以上車輛的才會交由他處理。他和同事主要負責與汽修廠接洽,事故車輛到了汽修廠後,修理廠會做初步評估再與他們聯繫。也是在這一年,公司的定損點在全深圳各個區設立起來,每個查勘員都分配了自己的責任片區,黃豫坤負責的是相對分散的龍華、福田和觀瀾三個區域。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每天工作10小時一年為300多輛車定損

如果公司沒有特別的安排,黃豫坤一般是上午9:30開著查勘車外出處理手頭上的案子。上車前,他會在便利店買一瓶1.5L的礦泉水,因為夏天頂著高溫在外,對水的需求量很大,一天至少要喝一瓶這樣的水才夠。上車後,黃豫坤第一件事是將電臺打開,一個人、一臺車、一部手機、一部微單就外出跑一天,聽電臺是他消除孤單感的主要方式。他頗為得意地說:“哪個電臺什麼時候播什麼內容,我一清二楚。”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我的路線都是規劃好的,免得一會兒從東邊跑到西邊,等下又要跑回東邊。”黃豫坤也經常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接到新的定損任務,然後又不得不對路線作調整。他說這樣的情況很正常,也不覺得為難,總好過有時候中午剛端起飯卻接到緊急的任務派遣。最痛苦的是上晚班,從晚上7點通宵到早上7點,經常是凌晨2、3點在車上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被電話吵醒,黃豫坤就又要開始工作了。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中小型家用車的查勘地點一般在4S店的室內汽修廠,夏天空間雖然悶熱,但不至於被暴曬。可如果接到大型卡車的查勘任務,黃豫坤的作業場地就變成了露天的汽修廠,得在高溫暴曬下拍照定損。 黃豫坤手上正有一個大卡車的定損任務。出事的是一輛從江西開過來的大卡車,車頭與車身已經完全分離。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黃豫坤一手拿著核損表,核對著上面所寫的配件名稱,一邊在車輛和地面上逐一拍下每個部件的受損情況,並在核損單上記錄下來。他一會兒走到放車頭的位置,翻開車門往裡拍,一會兒又跑到車身處,俯身到車輪附近的位置拍照,前前後後在核損單上填寫了兩頁紙。在暴曬的環境裡拍了大概半小時後,由於汽修廠對接人臨時有事,黃豫坤中止了定損工作,這也意味著他過些日子還得再跑一趟。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一天工作結束後,定損時拍下的照片往往有數百張。

黃豫坤需要把每一張照片分類、編號,再挨個錄入、上傳至公司的定損系統,這個工程平均耗時3小時以上。如果當天的照片沒有及時處理,積攢到第二天將會面臨更大的工作壓力。黃豫坤隨手打開電腦桌面上的一個文件夾,這是他某一天的工作量,10臺車的定損任務,拍了600多張照片。

所以,加班,是查勘員的家常便飯。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這聽起來好像不多,但3單並不是當天拍完就能夠了結的,因為新出險的車輛第一天只能核定外觀可見的損失,第二天或第三天才能對內部受損器件做拆檢定損。在公司,查勘員這一崗位實行輪休制,每週連續休兩天,每週第一個工作日最輕鬆,而之後的工作量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黃豫坤去年一年處理的任務量大概300單,涉及金額過千萬元。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黃豫坤家中客廳的臺櫃上擺放著幾塊獎牌,其中一塊是他參加2013年菲特颱風救災支援後頒發的。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颱風期間救災 妻子引產被隱瞞

黃豫坤說,查勘員的工作經常難以抽出太多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他特別慶幸也感激妻子和家人能給予他理解和支持。當年和他一起進公司的同學基本都離開了,而他留了下來,一做就是9年。去年,黃豫坤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女兒。一提起自己的寶貝女兒,他臉上立即神采飛揚。他還放起了音樂,讓小姑娘隨著音樂一邊晃動身子一邊咿咿呀呀的發聲。“她現在就是個天使,”黃豫坤得意地說。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關於未來,黃豫坤不打算轉行,“我喜歡這個工作,可以幫很多人解決問題,可以幫助到別人。”

長期的工作經驗讓他對車輛、對車險都瞭如指掌,身邊的朋友遇到相關問題都會來向他請教,這也讓他有些成就感。他說,這是一份非常實用的工作,每天都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能給自己和他人解決許多日常用車問題。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黃豫坤從去年開始參與了公司發起的“公路俠”項目,在查勘過程中遇到路邊的陌生車輛需要幫助時,無論是哪家公司承保的車輛他都會主動上去協助,比如幫車主換輪胎、給發動機搭線等。他認為,“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收穫公司的肯定和別人的感謝,而是讓自己很開心,覺得生活很有意義。”

深圳“村二代”做車險查勘員 每天工作10小時

也許到了退休年齡,黃豫坤會像父輩一樣過上靠收租過日子的清閒生活,但現在他還不想擁有那樣的狀態。他說,人生充實才有意義,自己喜歡這份工作,雖然很累,也落下肌肉過度勞損這樣的職業病,但畢竟學有所用,也有趣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