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此事見於《廣陽雜記》第二卷,作者是清康熙年間的劉獻廷。劉曾參與編撰《明史》及《一統志》,其學識為時人所推重。

劉獻廷有一個朋友名諸葛景門,他曾經在廣東見過一件異事。

在粵中一帶有一座長壽庵,明末清初石濂和尚曾經於此修行。

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石濂和尚像

就是在這座長壽庵曾經有高僧,圓寂遷化已經十四年了,封龕未動,一直不曾入塔。

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封龕的意思,也就是俗語說的坐缸:僧人圓寂後將其坐於缸內,兩三年後開缸觀察,如遺體損壞,可任意處置;若遺體完好,則將其遷至寺旁建塔供養。

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這位石濂和尚有心整修擴建長壽庵,準備將圓寂老僧荼毗(指僧人死後的火葬),也選定了日期。

這一夜,石濂忽然有夢,有老僧雲:我封在龕中的肉身,堅固不壞,也該出來了,不要焚化,應該開啟龕封給四眾看看。

石濂醒來之後,疑信參半,想了想,就在龕前祝禱說,如果是我一個人夢到這個說出來,恐怕別人會說是妄言。“如師有靈,乞見夢於大眾。”

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翌日,果然有不少人都有一樣的夢,石濂至此深信不疑,於是通知各山的和尚居士,到期一起來啟龕。

那一天,四眾雲集。啟龕之後,果然見到老僧不壞之身。

“顏貌如生,端坐拱手,指爪甚長。惟腮及頸上有小蛀孔二。”

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荷蘭發現的金剛不壞"肉身像"


意思是老和尚還如生前容貌,拱手端坐於內,指甲很長。不可思議的是,在和尚的腮和脖子上各有一個類似於蟲蛀的小孔洞,不知因何形成。

大家一起把和尚不壞之身安置在高座之上供養。所有人都驚歎不已,以為是生平奇遇。

也是在廣東,唐先天二年(713年)八月三日夜三更,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新州國恩寺“奄然遷化”,“端身不散,如入禪定”。 六祖真身歷千年不壞,至今供奉在韶關南華寺。

十四年後,封龕的老和尚顏貌如生,腮及脖子上有小蛀孔?

慧能大師真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