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資本佈局揭祕:重點投生物醫藥、科技醫療、基因

近期,動脈網在與投資機構人士交流中瞭解到,近年“國家隊”資本在積極參與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已經成為了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者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對醫健領域投資生態有重要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隊”資本代表了國家意志,從他們的投資佈局上,可以解讀出產業發展的風向,以及產業規劃的重點。

動脈網整理了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動作較多的“國家隊”資本名單及其參投的項目,擬解析“國家隊”資本醫療投資佈局的邏輯。

全貌:15支基金,近70個項目

我們先對“國家隊”資本進行定義,“國家隊”資本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註冊成立的投資公司;各部委、直屬機構出資,組建的投資公司;央企出資,組建的投資公司;各地方政府、地方部委出資,組建的政府引導基金或產業專項基金。

中國國新作為發起人和控股股東,發起了“國風投基金”,在醫療領域有佈局,投資了思路迪、聯影醫療、海虹控股(000503,股吧)等。

第二類投資機構代表是由科技部、財政部設立的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以下簡稱轉化基金),轉化基金又成立、運營了數支子基金,進行各行業的投資。在醫療領域,轉化基金子基金投資有蘇州邁瑞微電子、上海鼎晶生物醫藥、亨利醫藥、華健未來、納百生物等。

第三類投資機構代表包括中國醫藥(600056,股吧)投資公司發起的國藥資本、中科院控股發起的國科嘉和、國投集團發起的國投創新、國投創業等。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類投資機構並非全為國有資本出資或管理,而是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共同管理。

第四類投資機構更多,其模式是地方政府、部委等與專業投資機構、大型企業等合作,組建專門投向某一領域的產業基金,按“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機制運行。

於此,我們梳理了以上提到的幾種類型的“國家隊”資本及其參投項目情況。

“國家隊”資本佈局揭秘:重點投生物醫藥、科技醫療、基因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共有15家“國家隊”投資機構/基金參與醫療領域投資,涉及近70個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