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觀察|“三無網遊”頑疾待治!內容無門檻,競爭無規矩,隱私無隔斷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有才華的人都關注我了~

當前,許多充斥著暴力、色情、貪婪等元素的網絡遊戲,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已淪為不少青少年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甚至誘發犯罪的“精神毒品”,危害社會安定。團小青在網上就看到過很多則有關青少年沉迷暴力電子遊戲從而釀成悲劇的報道,讓人唏噓不已。

比如,前不久,遼寧大連周女士10歲的孫子強強,用周女士的手機偷偷給一款手機遊戲充值7000元,花掉老人整整一年的生活費;在湖南武陵山區,沉迷於一款暴力電子遊戲的15歲少年小唐,為了在現實中體驗虛擬世界殺人快感,將23歲的女鄰居殘忍殺害……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目前,集中整治網絡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專項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全國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涉嫌網絡賭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的網絡遊戲應用程序3975款;文化部門向公安部移送淫穢遊戲案件線索涉及網絡遊戲4000餘款;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小米、360等互聯網遊戲企業進行處罰,行政處罰結案共14起;廣東清理涉網絡遊戲有害信息1.9萬條,關停違法違規賬號6726個,下架有害遊戲應用程序800多款(次)……

網絡遊戲市場逐漸規範的同時,內容無門檻、競爭無規矩、隱私無隔斷的“問題網遊”,亟待各方攜手共治。

內容破底線 少年易沉迷

今年1月,文化部門指導北京、天津等地文化執法部門查辦宣揚色情、賭博、違背社會公德等禁止內容類網絡遊戲案件20件。有的遊戲中女性角色形象暴露,含有宣揚色情的禁止內容;有的遊戲情節允許玩家“刑訊逼供”“貪汙受賄”,含有違反國家法律、違背社會公德的禁止內容。

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近1.7億,約佔全國網民的22.5%。隨著“觸網人群”的年輕化趨勢,網絡遊戲的青少年玩家日益增長,沉迷遊戲的“熊孩子”也屢見不鮮。

據業內人士馬小林介紹,為擴大遊戲產品知名度,一些網遊廠商採用首充送禮、限時促銷等類似商場打折的手段,既讓遊戲玩家尤其是未成年玩家覺得有吸引力,也給遊戲開發者和運營者帶來直接利益。

針對網絡遊戲突破內容底線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李秀香建議完善遊戲內容審核與分級管理機制,引發代表委員熱議。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練育強表示,現行《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有5項條文涉及未成年人,但規定過於原則化,處罰力度也較輕,不足以震懾違法行為人。練育強建議儘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明確各主體職責;同時,文化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引導內容健康發展,網絡遊戲運營商也不能缺位。騰訊互娛高級策劃經理李偉介紹,圍繞傳統文化、科學普及、親子互動等功能的遊戲產品正在全面佈局,系統探索遊戲的正向社會價值。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外掛很猖獗 作弊獲暴利

“大紮好,我係渣渣輝……”伴隨著近乎洗腦的廣告詞,網遊《貪玩藍月》的彈窗頻頻佔據網頁右下角,令人不勝其煩。代言明星蹩腳的普通話發音、粗製濫造的廣告詞、種類各異的衍生視頻,為這款被文化部門點名查辦的網絡遊戲帶來超5億元的驚人月流水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各類網絡遊戲新品雨後春筍般湧現,網遊市場空前繁榮。據《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2017年網絡遊戲全年營收約2011億元,同比增長23.1%。

剛爬上一片山坡,眼前出現一個巨型手雷,佔滿整個電腦屏幕,網絡遊戲《絕地求生》的玩家立刻反應過來,自己又遇上了外掛。吉普車都追不上的“加速掛”,射出的子彈能轉彎的“追蹤掛”……據《絕地求生》官微發佈,截至去年底,該遊戲處罰的外掛作弊賬號數量已達70萬個,粗略估算,平均20餘個賬號中就有1個開掛,外掛開發者、銷售者結成利益網,月利潤不下百萬元。

“外掛是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網絡遊戲,通過改變軟件部分程序製作而成的作弊程序,讓玩家更隨心所欲。遊戲外掛是一個持續反覆的技術和運營對抗過程,遊戲開發者也深受其害。”在李偉看來,市場上火熱的遊戲,基本上都被外掛黑產業鏈持續侵害,從中牟利;還有一些玩家為更快達到遊戲目標,也會另謀他法。

從本質上來說,網絡遊戲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重要文化產業。“目前網遊競爭無序,關鍵在於法律缺失、監管缺位”,解志勇認為,“應制定相應法律,實行嚴格監管,進一步規範經營者、開發者、管理者、使用者的市場行為”。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安全有隱患 盜號成產業

互聯網時代,處處隱藏著信息安全風險與挑戰。在虛擬複雜的網絡遊戲世界,賬號交易風險、個人信息洩露等問題尤為突出。

儘管上述賬號交易只是個體行為,但遊戲盜號早已形成一條成熟的黑色產業鏈,甚至細分出盜號(盜取賬號)、洗號(轉移賬號內虛擬財產)、賣號等多個環節。

2017年5月,西安警方成功打掉某涉案資金達100餘萬元的盜號產業鏈。該鏈條中,有的嫌疑人負責推廣釣魚鏈接,通過誘惑他人領紅包、登錄色情網站等方式盜取QQ賬號;有的負責將其中的遊戲裝備和賬號轉賣,甚至還有人從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衍生犯罪中獲利,可謂“分工明確”。

相比於交易詐騙的明火執仗,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長期騷擾更為隱蔽,也更難提防。大學生陳建國平時喜歡玩朋友圈裡的各種測試遊戲,“雖然有時候需要輸入手機號等基本信息,測試結果也不那麼可信,但看到不少人都在玩,也願意當作一種消遣。然而,最近頻繁接到推銷電話和垃圾短信,煩不勝煩。”陳建國說。

馬小林認為,對於一些簡易的測試遊戲,一方面保護用戶隱私的成本較高、難度較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某些遊戲本身就有收集信息的非法目的。

網遊世界虛擬複雜,解志勇建議,信息安全最基本的是技術保障,但同時也需要法律約束監管遊戲的開發、經營、上線等環節,建立具有震懾力的糾錯懲戒機制。當然,遊戲玩家本身更應該增強信息安全意識,成為隱私保護最堅固的防火牆。

網友評論: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團團有話說

團小青認為

解決沉迷問題需各方共同參與

畢竟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對於這些網絡遊戲缺乏“免疫力”

一旦沉迷往往難以自拔

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引導他們

合理安排時間

鼓勵未成年人負起責任、監管自己

另外,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作為家長,應該盡到“第一位”的責任

讓遊戲成為親子間溝通的橋樑

而不是隔閡

學校也應該積極探索替代性的線下活動

來填補孩子們被遊戲佔據的課餘時間

保持清醒,理性用網

如果你足夠自律

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青观察|“三无网游”顽疾待治!内容无门槛,竞争无规矩,隐私无隔断

Hone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