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歲月可回首

大學生的思想國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我們默默感懷,舊日窸窣

但盼好風,長為你吹

有種幸福叫做放手,有種痛苦叫佔有。或許我們都應該懂得滿足二字,適當的滿足是恰好幸福。

有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有的人失去最重要的人,有的人天生聰明,有的人話語溫軟動人,有的人睫毛向下生長,有的人將自己長成了別人喜歡的樣子。這世界多奇怪,幸好,我們可以為雨天頭頂的一把傘,雪天的一碗熱湯麵開心。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開學前,和好友小聚,在一起談了好久。關於學習,關於愛情,關於人生,關於未來……無所顧忌的扯天談地。最終,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是類似的矛盾體,那種矛盾在每個人看來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同於任何人的特殊體。但實際上,這種矛盾就是簡單通俗易懂的:羨慕別人擁有的,卻從未發現自己手裡的。想來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吧,父母總是說鄰家的孩子優秀,老師眼裡總有那麼一兩個好學生,別人都有很多的知心玩伴,他們都有很多讓自己羨慕的東西,反觀自己什麼都沒有。可是別人可能也在羨慕我們。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其實哪有什麼多優秀的人啊,都是一邊疼痛,一邊成長;一邊丟失,一邊擁有;一邊哭泣,一邊開心。

曾經,會為了在乎由夜深而獨泣,而今,終於由另一場獨泣結束,倒是首尾呼應了。

如今,對我任何珍重的人的離開,不管是暫時還是長久,都已經坦然。離開,遲早的事情。

我們學會習慣他們留在身邊,自然也要習慣他們以離開的方式換另一種存在。有時,也在想,是不是越長大留在身邊的人越少。的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安穩的走著,而我們與世人產生交集,也是有特定的時間,地點,特定的人到你的生命裡為你的人生再譜上一曲離歌。《朗讀者》裡,曹文軒提到“其實,這個大自然,在這片天空下,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各種各樣的告別。”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戲劇性已經不足以形容人生二字,我倒願意自己是個路人甲乙丙丁,沒有任何怨言,卻也要多為自己爭取幾句臺詞,換換各種出場的方式,或美或醜,或風光無限亦或是窮困潦倒,只不過是為了到各種人的身邊走一遭,感受不同別緻的氣息,去更遠的地方,看更多更美的風景。

很喜歡《稻草人手記》裡有一篇文章 叫“這樣的人生”,有個叫安妮的老人,說了我很喜歡的話:我們都有過去 我們一樣懷念著過去的那一半,只是人要活下去 要再尋幸福 這並不是否定了過去的愛情。

愛情也罷,人生也好。被大一點的哥哥姐姐們取笑,才二十出頭的年紀,怎麼常常把人生掛在嘴邊呢。有的時候,自己也會自嘲,心態是不是有點早衰?其實並沒有,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年齡不是學歷不是其他,而是一個人的經歷。正如,十八歲不代表著一個人的長大,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妻為人母也不代表一個人真正的獨立,而是當一個人有底氣的說出“接下來,我可以一個人去走完自己選擇的路”的時候,才算是成長了吧。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我們自然忘卻不了過去已經發生的一切,悲也好苦也好,樂也好甜也好。畢竟是真真實實發生過的存在過的,我們會在無人的夜晚想起,我們會在身落谷底的時候想起,不經意間它們會衝入我們的大腦。無論是喜歡過去還是厭惡以往,至少我們是懷念,因為它們會告訴我們該怎樣活下去,該怎樣尋求幸福。

有人問我,覺得自己風光嗎。

我反問道,什麼叫風光?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也許我眼裡的風光

是在很長的假期和家人一起出去自駕遊,還可能是和爸媽一起做頓飯

也會是和喜歡的人出去野餐……

但有的人會以身居要位是風光

有的人會覺得成為馬雲馬化騰那樣有錢才是風光

有的人會覺得聞名遐邇才是風光……

當我們觀點不一時怎麼去討論什麼叫風光?

內心覺得不能用別人眼裡的風光來定義自己的人生。好多事情都是這樣,不能因為害怕失去就不敢去擁有啊。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每次經歷都是一場洗禮

每段記憶都值得完好無損

每個故事都會有聽眾

每個奔跑的人都會被時光擁抱

愛自己所愛,得自己所得

要自己想要,追自己所求

這一世,只求不虧於人,不愧於己。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