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可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置换法、CFG桩、水泥土搅拌桩法、高压旋喷桩、石灰桩、注浆法。

(1)换填法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下5m深度以内,适合本工程。

(2)预压法

预压法适用于大面积的软土地基处理,一般很少用于单个具体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且条形基础比较狭窄,本工程采用的是条形基础,课件该方法不适合。

(3)强夯置换法

适用于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和粘性土、杂填土、素填土等。

强夯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7m。又其施工时噪音和振动较大,不宜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内适用。从本工程条件来说,也不太适合。

(4)CFG桩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实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符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因此,CFG桩比较适合该工程。

(5)注浆法

注浆法处理软土地基,需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同时确定其注浆参数。因此,对于本次设计,不太适合。

(6)石灰桩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超过160kPa,本工程条形基础下基底压力为156kPa(I-I)、144kPa(II-II)。均复合。因此,石灰桩法在本工程可采用。

(7)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适用于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8)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砂土、粉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9)碎石桩法

碎石桩和砂桩总称为碎(砂)石桩,又称粗颗粒土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法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或砂挤压入已成德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碎(砂)石所构成的密实状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