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戀:差一點,我們就在一起了

異地戀:差一點,我們就在一起了

“我陰差陽錯得到了一張機票,目的地是他心裡,我穿著我最愛的裙子,拿著我的行李箱坐上了這趟航班,可是,眼見著就要到達目的地了,卻因為雷雨交加被他勒令折返。”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和我的花裙子都遺憾地哭出聲來......

人生最遺憾的事到底是什麼呢?

是不曾遇見。

比不曾遇見更遺憾的呢?

是求而不得。

比求而不得更遺憾的呢?

是功敗垂成。

最可惜的不是不曾遇見,而是遇見了,就在指尖快感受到彼此溫度的時候,有人卻把手縮了回去。

曾經看見過一句話:我多想擁抱你,可惜時光之裡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間人來人往。

這是寫異地戀的。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異地戀的故事。

阿楚和晨在一起的時候,是20歲那年的春天,臘梅花還沒有凋謝,阿楚繞著臘梅叢走了一圈又一圈,天快黑的時候,她給辰打了電話,說:那就試一下吧。

前一天的晚上,晨半夜給阿楚打電話說:我們就試一下吧。

晨說得很平靜,也很肯定。

說“試一下”是因為他們曾經都特別討厭異地戀,都發誓一定不要成為異地戀。

一個在成都,一個在南京,1674公里,山南水北,人來人往。

沒有正式的約會表白,連在一起都是隔著電話說的。

總之他們還是在一起了。

是的,他們談起戀愛,開始了互道晚安和早安,開始了看不見摸不著,卻真真實實存在的觸感。

晨的家境不是很好,又是異地戀,所以自己經常省吃儉用,勤工助學。

他最喜歡的是打籃球,每年院隊的比賽都少不了他,但他卻捨不得為自己買一雙好一點的球鞋。大學在校那幾年,見他穿的都是隨隨便便的球鞋,唯一一雙叫得出牌子的,他一直用到實習了還沒見換。

室友們嘲弄他太摳門了。

他沒有說話,只是從錢包裡努力折出一疊毛爺爺,還有背後那疊車票。

大家知道,這是他攢下來的旅費,準備不遠千里去看她。

即使這點還沒手機厚的鈔票,即使他攢了三個月,也不過只夠看個週末兩天。

值得嗎?

或許值得吧,畢竟,準備了那麼久呢!

出發前幾天,晨就表現得異常興奮。經常視頻得入神以至於忘了宿舍裡還有人。有時還伸出手摸著屏幕,那眼神就像真的摸到了對方的臉頰一樣,又是幸福,又是心酸。

但這一次,他沒有提前告訴她,因為他沒有搶到票,只好買了站票。成都到南京,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他就這樣站著,站到離她越來越近。

他說: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也不能給她驚喜。但女生嘛,總喜歡收到禮物時的驚喜吧。只要她開心我就很滿足了,我累點無所謂的。

“我累點無所謂的。”這是晨很喜歡說的一句話。

但阿楚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預感,知道晨要來看她。連哪班火車,哪個火車站都預料到了。晚上一個人做公交車跑到火車站去接他,他從出站口出來的時候,她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一手拉著她,一手託著行李,兩個人從擁擠的火車站出來,就像千萬的旅人一樣,那麼樸實簡單。

我們所說的幸福,也不過如此吧。

或許這就是默契,一個眼神兩個人都懂的

但就是因為都太懂彼此了,晨經常想出各種笑話來套路她,但她總能輕易的猜到下一步,然後說不好笑。搞得晨每次都特別沒有成就感,說你太特別了,每次都不按套路出牌啊,這才把阿楚逗笑了。

他的幽默只有她懂,她的特別也只有他知道。

雖然所謂的見面只不過是在學校附近走走逛逛,但去的每一個街道,每一家小店,在他們眼裡,都是美的。

雖然我也問過阿楚,去哪裡不好,怎麼每次都待在學校呢。你看誰誰誰,去的地方都是馬爾代夫什麼的。

“因為想知道你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的啊!每天在那裡上課,會路過怎樣的小路,會去哪家小店吃飯,喜歡蹲在哪個角落給我打電話。當然最重要的,是讓他感受到他的生活中有我的存在,即使我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所在的每一個角落都會留下我的味道。”

他們想要的很簡單,也許就是走過他每天走的路,看過他看的風景,就真的能在每天的通話裡,身臨對方的世界。

可每次的分離還是會導致一段時間的失魂落魄。最不捨的,還是在火車站揮手告別,眼見著那個最熟悉的身影越離越遠。

所以每在這種時候,晨都在心裡暗暗發誓:等他一畢業就要結束異地,就不會再讓她等了。他必須成功,儘快。

等待並不是遙遙無期,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個終結所有孤獨寂寞的地平線。

他們就為這一個等待,付出了一個時光。

遇見就是遇見了,即使山南水北,即使人來人往,我也要迫不及待的去擁抱你。

這兩年,他們穿梭在這兩座城市,他們習慣了10個小時的火車硬座,習慣了拎著行李箱東奔西走,習慣了對方的城市。

不愛吃辣的晨也跟著阿楚愛上了不要鴛鴦只要紅湯的火鍋。

她不再矯情,但他卻越來越寵她。

出門前,他會為她繫好鞋帶,會準備好紙巾熱水等;會在任何時候都拉著她的手;會把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統統買給她吃;會在她痛經的時候用他大大的手捂著肚子......

我們有傳統的觀念,總是希望女生畢業後早點結婚,有個歸宿。

晨也想著早點出來工作,養家餬口,畢竟再讀下去,也怕阿楚等不起。

跟他一樣普通一本出來的學生,不計其數。每月拿著幾千的工資,勉強能養活自己,禮金都付不起,更別說什麼房子車子了。

許多人跟他建議。考研吧,熬個三年,出來工資能漲一倍,後期再努力一下,慢慢能達到個小康水平。

但,這也意味著他們還要異地三年。

三年她已經畢業了,在社會上工作,三年他還在學校讀書;三年他28了,勉強還耗得起青春,三年她28了,已經是個老大不小的姑娘了。最關鍵的是,這三年是她剛步入社會的時期,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和繁重的生活壓力,他卻不能陪在她身邊,而她卻為了他,拒絕了原本可以得到更好的陪伴,一個人繼續獨自等他。

等他研究生畢業,他都快30歲了,他家境也不是特別好,即使畢業後也要熬個幾年,萬一再遇到什麼阻礙怎麼辦。

成年思前想後,掙扎了很久,異地這些年已經讓她受夠了,很多時候別人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事情,她需要夜深人靜打長途。他不想再自私地讓她繼續過這種沒有陪伴的日子,也害怕耽誤了她一生。

晨說,他只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沒什麼遠大的理想,最想做的,只是陪著她,一起過溫飽的小日子。

阿楚也幻想過很多關於未來的事,她甚至想好了以後的小家裝修風格,一定要有一塊大大的照片牆,把他們從校服到婚紗的故事從頭講一遍;她也想過以後要開一家屬於他們的小店,不求大富大貴,只願這一磚一瓦能擋住生活的風雨。

像我們這樣二十歲出頭的平民子弟,哪有什麼花前月下可以享受,僅僅是為了生存,就已經花光了我們所有精力。

在考研之前,晨終於狠下心在電話裡說了分手。

阿楚什麼都沒說,默默的掛掉了電話。

或許就是因為什麼都沒說,才如此失魂落魄。曾經信誓旦旦地說這一生都要做你的騎士,沒想到,在城門快攻破前,卻做了逃兵。

異地戀的悲哀,也許就在於就連分手,都是在電話裡說的。

都說世界很現實,但是其實打敗我們的往往不是現實,是我們自己扛不住。

人這一輩子,總有一段時光屬於遺憾。

就像沒趕上的公交車,沒嚐到的小吃,沒做完的美夢,沒看完的電影......

後來,很多年後,我問他,如果當年知道這注定是一個悲劇,你還會選擇試一試嗎?

晨吐了一口菸圈,望著窗外的人來人往,說,“就算這是一場死局,我也心甘情願。”

現在,他們終於在同一座城市了,沒有山南水北,沒有人來人往,只是他們身邊都有了不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