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圈!炒房客撤退,為啥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是買不到房?

最近,翻開房產資訊,主張樓市要變天的信息甚囂塵上。但不管怎麼變化,經過這連續幾輪的定向加息,炒房的市場基本熄火。炒房客在重壓之下,也是節節撤退,但有一個難解的現象就是,折騰了半天,房價和交易量倒是都跌了,剛需怎麼還是買不到房子?

怪圈!炒房客撤退,為啥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是買不到房?

一、所謂的降價,不是真的在降價

就是這樣,在樓市三人成虎的故事太多了,有時候你看到的降價,並不是真的在降價,而是相關利益群體故意放出的信號,等你以為降了價去買的時候,還是那麼的貴。

怪圈!炒房客撤退,為啥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是買不到房?

二、開發商變相加價

隨著樓市的調控愈加密集和嚴格,開發商為了利益,開始表面上以規定的價格賣房,但實際上卻暗度陳倉,捆綁車位、儲藏室、僱傭大批水軍營造銷售熱像,返本銷售,有的還加收轉讓費、服務費等,房價明降暗升,有的還要求購房者全款買房,這對購房者的流動資金是一種極大挑戰,也可以說是一種坑。

怪圈!炒房客撤退,為啥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是買不到房?

三、房貸利率上調,貸款難度增加

貸款是有條件的,而且是跟著樓市在走。樓市好的時候,貸款折扣反而多,而且比較容易貸到款;樓市差的時候,當然也是限購嚴的時候,貸款沒折扣不說,還很難貸到房貸。

即便是貸到了,利率基本都是上浮,由此增加的利息,差不多都能把下跌的價格覆蓋掉,購房成本可以說是在上漲。

怪圈!炒房客撤退,為啥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是買不到房?

四、樓市供應失衡,購房者和供應量總是不成比例

能不能買到房子,還要看市場的規模。國人買房向來是買漲不買跌,當樓市好的時候,也就是瘋漲的時候,市場的供應量也大。而當樓市不好的時候,大家都以觀望的情緒,開發商也會選擇惜售,等待回升,這時候的剛需,哪裡還能看得到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