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冒充黃花梨的材料比較多,白酸枝、大葉黃花梨都曾被一些不良商家拿來冒充過黃花梨。這些“魚目們”既然能用來“混珠”,必然在某些方面和黃花梨有相似之處,並且有些迷惑性還挺強,對於新入門木友來說難以辨別。不過也不必太恐懼,真的假不了,假的永遠就是假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至於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海越之爭一直就沒有停息過,其根源在於二者有著數倍的價格差異,但又很容易被混淆。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不管越黃還是海黃,都是黃花梨,只要料質好,自己喜歡就行。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對於新手而言,完全可以到此為止。新手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將黃花梨從那些“魚目”中鑑別出來的問題,至於海越之鑑,可以留待進階之時再做考究。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海南黃花梨很“鬼”,“鬼”在哪裡呢?一、黃花梨木本身是中藥,有一種中藥的“降香”味道。二、質地堅硬,紋理清晰美觀,視感極好,有麥穗紋、蟹爪紋,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三、有鬼臉。鬼臉是由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它的結疤跟普通樹不同,沒規則,所以人們才叫它“鬼臉”,但不能說是黃花梨水都有鬼。目前最好的是海南黃花梨木料,它柔和,清雅,持久,一般稱為降香。所以海南黃花梨又稱之為“降香黃檀”,這種香氣還有清肺降壓功效!但是在中國已經絕少見咯!基木上黃花梨都有香味道滴。但是香味也有所不同,象進口的越南,老撾,緬甸等地區的黃花梨,這些的黃花梨味道大且衝,有一點辛辣味,又稱為香枝木。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海南黃花梨皇宮椅三件套

發現大葉黃花梨明顯缺乏黃花梨的琥珀感,手感也沒有黃花梨溫潤。另外,大葉黃花梨的紋路生硬,比黃花梨要誇張些,也粗一些,缺乏黃花梨木紋的內斂和滑潤。而且據朋友介紹,大葉黃花梨加工成品後,一般表面都會用固化劑處理,甚至直接上漆。

一是為了讓大葉黃花梨表面變得更平滑、溫潤;

二是為了防止因油性差出現乾裂。

綜合來看,大葉黃花梨與白酸(奧氏黃檀)相較之下,白酸在一定程度上與黃花梨要更相似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大葉黃花梨筆筒

通過打磨試驗,大葉黃花梨僅僅有股輕微的清香,而黃花梨則是比較濃郁的香甜味(俗稱降香味),白酸則有淡淡的酸味。打磨拋光後,黃花梨不需要任何處理,把玩即可。而大葉黃花梨則明顯沒有黃花梨那麼溫潤,需要通過固化劑或上漆的處理,才能使得表面更加光潔。白酸打磨拋光後,溫潤感覺雖不如黃花梨,但要強於大葉黃花梨。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另外,根據一些木友總結的經驗:

一、從色澤看,大葉黃花梨整體“黃色”的程度較弱,感覺黃得不夠“純”,有時還會帶些“雜色”。

二、從紋路看,大葉黃花梨的紋路呈“鋸齒狀”甚至“雞翅紋”,顯得更“雜亂”,不夠流暢,而黃花梨的紋路則是“有條有理”“行雲流水”。

三、從棕眼看,大葉黃花梨的棕眼都是直紋,而黃花梨的棕眼則呈現“麥穗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白酸枝,學名奧氏黃檀,可以挑選出木紋、鬼臉、鬼眼和黃花梨比較接近的料子,要鑑別起來,對新手還是很有難度的,

可能真有人誤以為那就是黃花梨了,但上述物件的材料卻是百分百的白酸枝。那麼,究竟如何鑑別這兩種材質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一是看紋理。白酸枝一般有明顯的雞翅紋,就像雞翅木的那種紋理,而黃花梨是不可能有雞翅紋的。下面看看筆筒的雞翅紋,露馬腳了吧。

二是白酸枝沒有黃花梨特有的“水波紋”,就是在光線下像水波盪漾那樣的紋理。下面這個圖片,才是真正黃花梨的水波紋。

一般而言,掌握上述兩點就可以鑑別80%以上的白酸枝和黃花梨,如果確有形似神似之物,那就只有動用放大鏡,憑木質棕眼仔細辨別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南黃花梨、大葉黃花梨與白酸枝的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