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是怎樣一個歷史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的兵有40萬,停駐在新豐鴻門。沛公劉邦的兵只有10萬,駐紮在霸上(也作灞上)。范增向項羽獻計說:“沛公從前住在關東的時候,貪財好色。現在入關,對財物絲毫不取,對女色也沒有接近。從這種情形看來,他的志氣不小。我命人望氣,發現沛公呈現龍虎五彩的景象,這是天子之氣。趕快攻擊劉邦,消滅他,千萬不要延誤。”

次日早晨,沛公只帶隨從騎士百餘人,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戰於河北,我戰於河南。但是我自己也沒想到能先攻破秦國入關,和將軍再次相見。現在,有小人之言,令將軍和我心生嫌隙。”項羽說:“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何至於如此?”

項王當天就留沛公一同飲酒。

項王、項伯面東而坐,亞父(即范增)面南而坐,沛公面北而坐,張良面向西側而陪侍。席間范增多次給項王使眼色,幾次舉起身上的佩飾玉示意項王應當機立斷殺死劉邦,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身,喚出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心軟,不忍下手,你進去上前敬酒祝賀,祝賀完畢,請求舞劍助興,趁機在沛公坐著時刺死他。否則,將來你們這些人都要被他所俘獲。”於是項莊便敬酒祝賀,然後說道:“君王和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麼可以助樂,請讓我舞劍助興吧。”項王說:“好吧。”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身,常常用自己的身體掩護沛公,使項莊不能擊殺沛公。

張良看情形不對,忙起身出帳,到軍門找到樊噲。樊噲說:“現在事態如何?”張良說:“非常緊急。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一直在沛公身上。”樊噲說:“如此說來已經很緊迫了,請讓我進去,我要和沛公共命運。”樊噲立刻帶著寶劍擁著盾牌闖入軍門。交戟侍立的衛士想要阻止他,樊噲用盾牌撞倒了侍衛。闖入軍門後,樊噲分開帷帳面西而立,瞪著眼睛注視著項王,頭髮向上直立,眼眶都要瞪裂。項王見狀,手握寶劍,起身問道:“此位客人是誰?”張良說:“是沛公的護衛。”項王道:“好一位壯士,賜一杯酒。”侍從遞上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一飲而盡。項羽道:“再賜他只豬肘。”樊噲將盾牌反扣在地上,把豬肘放在上面,拔出劍削著吃。項王說:“壯士,還能再飲酒嗎?”樊噲說:“臣死尚不迴避,一杯酒何足推辭!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唯恐不能盡,刑罰唯恐不重,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懷王和諸侯相約說:‘首先攻破秦軍而進入咸陽的人將被封為關中王。’現在沛公首先攻破秦而進入咸陽,對於秦室的財富一點都不敢接近,封藏了宮室,退出軍隊而駐紮在霸上,等待大王來臨。沛公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的盜賊和意外事件的發生。像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沒有得到封侯的獎賞,而您居然聽信小人的讒言,想誅殺他。這樣做是亡秦的繼續,我個人認為大王是不會採取這種做法的。”

西楚霸王項羽是怎樣一個歷史人物​項王竟無話可答,只是說:“請坐。”樊噲於是隨張良就座。坐了一會兒,沛公起身佯稱去廁所,順便把樊噲叫了出來。

沛公說:“這樣不辭而別,行嗎?”樊噲說:“幹大事顧不了細節的禮儀,講細節免不了受磨難。如今人家是刀是砧板,我們成了待宰割的魚肉,有什麼好告辭的!”於是決定不辭而別,叫張良留下來辭謝。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禮物?”沛公答道:“我帶一對白璧,打算獻給項王;一對玉斗,打算送給亞父。碰到他們正發脾氣,所以沒敢獻出去。您代我獻吧!”張良應允:“聽您的吩咐。”

當時,項王軍隊駐紮在鴻門,沛公軍隊駐紮在霸上,相距40裡,而從酈山下,經過芷陽,抄小路只有20裡。於是,沛公將車馬、隨從留在鴻門,只在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的保護下,騎馬由小路脫身逃走。

沛公走後,張良估計沛公已經回到了軍中,便進帳向項羽告罪。張良說:“沛公不勝酒力,酒醉不能支持,所以不能進帳向大王告辭。謹使張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給大王;玉斗一雙,再拜獻給大將軍。”張良說罷,奉上白璧和玉斗。項羽問:“沛公現在哪裡?”張良說:“沛公聽說大王有督責其過之意,甚為恐懼,故而自己先走了,此時想必已回到軍中了。”

項王便接受了白璧,放在座上,范增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劍將其擊得粉碎。范增又恨又怒地嘆息說:“唉!這些年紀輕的無見識之輩,不足以同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必定是劉邦了!我們這些人就要做劉邦的俘虜了!”

兵敗垓下

項王的軍隊建營壘於垓下,兵少而糧食又將吃完。漢軍和諸侯之兵把項王的軍隊包圍了好幾層,項王無法突圍。夜間忽然聽到四面漢營之中,唱的都是楚地的歌,項王大驚,說:“難道漢兵已經取得了楚地嗎?為什麼漢營中有這樣多的楚人呢?”項王甚為憂慮,夜間起來在帳中飲酒。

項王有一美人,名叫虞,經常隨從項王。項王有一匹經常乘騎的駿馬,名叫騅。項王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情況之下,面對美人虞姬和駿馬騅,不禁百感交集,慷慨悲歌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唱了幾遍,美人以歌應和。項王眼淚撲簌簌掉下,身旁的侍衛也都泣不成聲。於是項王跨上馬背,部下壯士800多人騎著馬隨從,當夜朝南面衝破包圍而出,縱馬奔馳。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方才覺察,忙命令騎將灌嬰率領5000騎兵追趕。西楚霸王項羽是怎樣一個歷史人物項王渡過淮河,隨騎能跟上的只有100多人了。項王走到陰陵,迷了路,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往左!”項王往左走,陷入了泥沼,被漢軍追上。項王只得再引兵東行,到了東城,只剩下28個隨騎了。追趕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王估量不能脫險,對部下說:“我自起兵到現在已經8年了,身經七十餘戰,攻無不破,戰無不勝,故而稱霸天下。然而今天終於受困在這個地方,這是天要亡我啊!我今天必要與漢軍決一死戰,願為諸君痛痛快快打一仗,一定要打勝3次,為各位突破包圍、斬殺將領、砍倒軍旗,叫諸君知道這是天亡我,不是我打仗失誤啊!”

這時,漢軍已將項王及其部下層層包圍。項王對他的騎兵說:“我為你們斬他一將。”隨後,項王部署騎兵分為四隊,命令他們分向四面突圍,約定在山的東面分3處集合。於是項王大聲呼喝向下直衝,漢軍人馬潰散,果然斬殺漢軍一將。這時赤泉侯楊喜任騎將,追趕項王,項王瞪著眼睛對他大喝一聲,赤泉侯連人帶馬驚慌失措,連連倒退幾里。項王同他的騎兵在3處會合。漢軍弄不清項王在哪一處,便把軍隊一分為三,重又包圍起來。項王往來馳突,又斬殺了漢軍一個都尉,殺死百十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隊伍,只不過損失2個騎兵罷了。項王問他的隨騎道:“怎麼樣,我沒說錯吧?”隨騎無不佩服。

於是,項王又帶了26位隨騎,退到烏江西岸,準備渡江東歸。烏江的亭長把船靠好,等待項王上船。烏江亭長對項王說:“大王,江東地方雖小也有千里,民眾數十萬也足以稱一方之王,請大王快些上船渡江。現在這裡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也無法渡江。”項王笑著說:“天要亡我,我渡江過去有什麼用?何況我項籍原來帶了江東子弟8000人渡江西進,如今江東子弟沒有一人能回去,只剩我一人渡江東歸,即使江東父老兄弟愛我憐我,仍舊擁我為王,我又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我項籍豈能於心無愧?”於是項王向亭長說:“我知道你是一位有德行的長者,我騎這匹馬5年了,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殺它,就把它賜給你吧!”於是命令隨騎全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漢軍交戰。項王一個人獨自殺死漢軍士卒幾百人,自己身上也多處受傷。他回頭看見漢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故人嗎?”呂馬童審視他,指著他對王翳說:“他就是項王。”項王道:“我聽說漢王為購求我的人頭而出資千金,懸賞封萬戶侯,我把這個好處留給你吧。”說罷,項羽自刎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