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歡迎大家關注我:依珂時間(ID:yikeshijian)

一年或全部可見的朋友圈幾乎沒有,除非是原本就不愛髮圈的人。

我也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為半年,完全是因為髮圈比較頻繁,擔心新的朋友與自己三觀不符, 以前表達的東西可能會有損我的形象,反正也就隨手一設置,也沒過多去探究其中緣由。

直到不久前,週末想看一部電影,隱約記得有位大學室友小A在朋友圈推薦過電影列表,我點進她的朋友圈想記下具體電影名稱,結果空空如也,只剩一條線,上面有幾個大字:朋友僅展示近三天朋友圈。

當時心裡一陣失落,那條白線,彷彿劃清了大學幾年的好閨蜜情感!

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1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屏蔽朋友圈

互聯網時代,我們越來越依賴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猜測一個人的喜好,查看一個人的近態,揣摩一個人的品味....... 朋友圈已然成為了我們主要社交的陣地。

當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閉朋友圈,朋友圈三天可見,朋友圈分組可見,我不禁在想一個問題:我們還有朋友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詢問了幾位開啟朋友圈三天可見的朋友,他們的理由如下:

@匿名:過去的自己永遠是傻逼,三天前的自己,連我都不想認識。

@夜夜er:不想被觀察、被評價,不想自己的心事被他人偷窺查看。

@一十九:我只是懶得刪,又不想關閉朋友圈。

@張先生:因為立了太多flag,怕被打臉。

@流佈留:只是怕以前的內容刷屏,所以就關了。

加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卻沒有幾個,所以很多人發朋友圈的頻率卻越來越少。每條朋友圈你都要想很久,能不能發,適不適合,慢慢的都不太想發了。如果屏蔽又會讓對方很難堪,所以三天可見,半年可見就成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雖然每個人屏蔽朋友圈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是這種只能看三天、半年的感覺也許會讓人產生距離感。

朋友圈三天可見就好像你同意我去你家做客,但正當我興高采烈地進門時,你卻站在門口冷冰冰地囑咐我“除了客廳別的地方都不能進”,你明白這種忽然被推開的距離感嗎?

假設一下,如果人人點開頭像都是一片“朋友圈不可見”“僅展示三天朋友圈”你已經壓根找不到他了,到了那時候,你會真心感慨,真的好懷念朋友圈那些放飛自我的時代。

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2

不刪朋友圈的人才過得更踏實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扎心的話:

“以前以為朋友圈很乾淨或者喜歡都刪掉的人很酷,後來才想通,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沒用的鏈接、過時的段子、新歡、舊愛。他們根本不在乎過去發生了什麼,活在現實,看向未來。真正的放下不是絕口不提,而是在回憶湧上心頭的某一天,自己笑著跟朋友講講。”

深以為然。尤其在成年後經歷過更多人事後更能懂這種感慨。

我們為什麼要刪朋友圈?

可能是因為這一秒清醒的自己,討厭上一秒矯情的自己。

可能是因為原本特地發給某人看,後來發現是多此一舉。

可能是因為過了那一刻就覺得這種表達特別多餘。

說白了,都是源於在意。你太在乎別人的言論,在乎自己在別人心裡的樣子,在乎過去的人和事兒,在乎過往那個不夠好的自己。

有的人把朋友圈刪的乾乾淨淨,隱藏自己所有的不完美,留給外界一個美好的形象。而有的人朋友圈堆積成山,絲毫不介意把過去不夠成熟的自己展示給大眾,然後努力面向未來。

相比之下,難道不是那個活在當下的後者更踏實一點麼?

有時候,我會給他們補上幾個贊,表示我在關心,表示雖然忙,但是心裡惦記著呢,沒忘了你。

你不屏蔽,我偶爾來,這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真正的朋友,並不在常常見面,而是很久不見,一見面還是很熟悉。

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3

別用“朋友圈三天可見”傷害在乎你的人

當你發現,你已經不想讓人看你的“朋友圈”,或者你覺得“朋友圈”裡的生活,讓你厭惡。你要明白,不是“朋友圈”出現了問題,而是你出現了問題。你要做的不是設置朋友圈僅三天可見,而是,狠狠心,將那些你並不歡迎的人,從你的朋友圈清除。

不要用“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冷掉朋友的心,也不要使用分組可見的功能,區別對待朋友。

改變令你困頓的社交,網絡上的也好,真實中的也罷,最好的方式從來不是逃避,而是從認識的那一天起就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兩個人,唯有彼此可以打開心扉,才算得上真正的朋友,也才應該存在於“你的朋友圈”。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是一種無用逃避,避開的不是陌生人,而是那些對你用了心的人。可是太多人永遠只選擇那一條最表象的路。

你設置僅三天可見了嗎?

設置的理由是什麼?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依珂時間(ID:yikeshiji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