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工作,老闆會感動嗎?

知乎上一個應屆生的提問,引發了激烈討論:

我剛畢業進入一家公司。可能是大學帶來的習慣吧,我做事一直很努力,經常為了工作忙到凌晨,老闆也挺器重我,給我加更多的擔子。

但我想知道老闆的真實想法。他是真覺得我很努力,是個可栽培的年輕人,還是隻是覺得我是一個能幹活的機器?一個老闆會因為員工的努力感動麼?

1

我先說第一個結論:老闆一定會感動。

我曾與朋友爭論過這個問題,他給我講了同事劉語的故事。

劉語因拼命工作,倍受老闆賞識。

2016年初,我朋友加入一家媒體公司。第一次公司開會時,他發現劉語被老闆點名表揚了 2次,這讓朋友對劉語多了些注意。

後來朋友發現,自己每次加班,劉語必在。細聊知道,劉語負責公司每年出 4個行業榜單,對媒體公司來說,榜單非常重要,老闆也非常重視。

榜單製作工作量非常大,劉語只有一名實習生輔助,所以他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 9點以後,有時週末也要來公司,非常拼命。

朋友說,後來每次開會,老闆都會表揚劉語。老闆加班時,還會順帶給劉語訂飯。還有一次,客戶送老闆的禮物,老闆直接送給劉語了。

這讓朋友很是羨慕劉語。

朋友說,老闆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看到自己的員工這麼拼命幹活兒,肯定是會感動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我連忙點頭說是是是!

朋友緊接話茬說:你別急,我還沒講完呢。

他講完劉語後面的遭遇,我深信那才是職場的真相。

2

劉語在今年 5月份離職了,帶著怨氣走的。

朋友說,近幾年新媒體公司的爆發對他們公司的業務衝擊很大。劉語的業務就是典型,榜單越做越漂亮,但收入規模卻很難擴大。劉語是從傳統媒體做過來的,面對新媒體的衝擊,變通不夠、創新不足。拼命努力的背後,是成績並不如意。

這個崗位並不好招人,劉語的位置不容易被替代,同時又是 3年以上的老員工。去年多次被表揚後,劉語就藉機跟老闆提加薪,但提了兩次都被拒絕了。

後來老闆還是每次開會都表揚他。轉折發生在去年底。

老闆又招到了一個年輕的研究員,和劉語平級,一起做榜單。劉語很開心,多個人分擔工作,不用那麼累了。今年初,他們聯手做的第一個榜單很成功,是一年多來第一次在收入上有大規模的增長。

結果是,劉語還沒來得及再去提升職加薪,那個年輕的研究員被老闆破格提拔了。

後來老闆找劉語談話,說那個年輕的研究員來公司後,在榜單業務上做了很多創新,給公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說公司現在非常困難,為了激發他做出更大成績,就破格提拔了他,希望劉語能理解。

這事把劉語擊垮了,後來他工作就不太積極了,再也不加班了,甚至有時故意不配合這個年輕的新領導。老闆找他談過幾次話,也沒什麼用。

今年 5月,劉語遞交了辭職信,老闆只是象徵性的挽留了一下。

所以,第二個結論:老闆會感動,但最後還是要看業績。

你拼命工作,老闆會感動嗎?

3

感動的回報,只分兩種。

第一種回報,你要多少都行。

第二種回報,老闆永遠不會給你。

第二種回報:加薪,升職,交給你最重要的業務。

第一種回報是虛的。老闆感動一下,表揚幾句,你幹活更猛了,同時也激發了別的同事更努力,何樂而不為呢?你想多要,沒問題啊。

第二種回報是實的。老闆如果單純因為你拼命、努力就給你,那他不配做老闆。老闆關心的是一個公司的生死,要加薪、要升值,得先評估你的價值,過去貢獻了多少,將來是否能貢獻更多。

你的老闆背後是資本,資本是什麼?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因此,當你想要第二種回報時,老闆會從感動中抽身出來,變成一個理性的人。

簡單說,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講利益的地方,不要講感情。做生意,不是做慈善。從感性上,我同情劉語那樣的人,但從理性上,我雙手贊成老闆的做法,如果你將來做了老闆,也要像劉語的老闆一樣才對。

你拼命工作,老闆會感動嗎?

4

有人用真實的努力感動老闆,有人用假裝的努力感動老闆。

近日,《任正非:還過個屁年!》刷屏。

這其實是去年年底的事。華為有個傳統,春節前要搞一次座談會。結果任正非發飆了。為什麼發飆?

本來是讓大家聊聊今年工作的感悟得失,以便更好的開展明年的業務。結果這個會變成了《演員的誕生》,一個個都變成了「戲精」,指望表演完了,老闆一感動,給你百萬年終獎。

任正非是傻子麼,他能不發飆麼。

文章提到一個詞:精緻的業績泡沫。

很多員工的朋友圈都是這樣的:

早上在路上拍一路朝霞,中午在飯店拍一桌酒菜,下午在會議室拍一張 PPT和滿桌子的材料,晚上沒條件就拍一個路燈背影,有條件就在機場拍一排飛機,彷佛每天都忙碌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搭配的文字通常是積極陽光的,比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無論跑多遠都要為客戶服務」「今夜的星光讓我迷醉」之類,看著讓人讚歎。

職場如戲,全靠演技。這種營造出來的「精緻的業績泡沫」,一種是為了感動自己,一種是為了感動老闆。不管那種,都害人不淺。

不管是劉語那種真實努力,還是為了「精緻的業績泡沫」假裝的努力,換來的感動都沒有意義。

記住,老闆不是傻子。且說如果他是傻子,那你是跟他幹還是不跟他幹呢?

如果在你們公司,單純的拼命、加班得不到老闆過譽的賞識。那我恭喜你,你有一個牛逼的老闆,你該高興。

最怕的就是,老闆犯渾,形成了那種噁心的文化:真正做出成績的員工不受重用,天天加班但不出成績的人倍受歡迎。

5

既然感動沒用,我還要為公司拼命麼?我還要為老闆努力加班麼?

不要!一天都都不要!

不是不要努力,是不要這麼想。

否則一開始你就錯了,從出發點上就錯了。

你拼命工作,老闆會感動嗎?

我們要拼命,要努力,要加班,但目的從來都不應該是讓老闆感動。努力是為了自己,為了長本事,為了做出業績,為了創造價值。

如果你覺得努力換不來老闆的感動,就不努力了,那其實在坑自己。

很多牛人之所以牛,是因為,他們努力、拼命、搶著幹活,並不是想感動老闆多賺幾百塊錢,他們就是想做事情,想給自己多長本事。

他們更多的不是追求薪水,但最後他們的薪水往往都比較高。因為他們在那個過程中,學到了更多知識、賺到了更多經驗、提升了自己的能力,進而提高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為了價值加班和為了讓老闆感動加班,性質是不一樣的。

你拼命工作,老闆會感動嗎?

6

關於努力工作

一流人才必須要有 4個心態

1、公司沒了你,太陽也照常升起。

不要老覺得「我怎樣怎樣」,老覺得自己重要到老闆離不開你,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幻覺。

如果你也這樣,抽自己一把清醒一下。不信你明天離職,看看公司會怎樣?說不定發展更好了。

BAT的高管每年換多少,那些人個個都是人精,但少了誰太陽也照常升起。好的心態是,一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也要明白沒有絕對的不可替代。

2、你不往前走,就有人來替代你。

接著第一條說,公司發展永遠都是向前看,老闆提拔一個人永遠都是往前用,不要老談過去的努力,不要老守著過去的業績。

還記得今年 2月的一個視頻麼,劉強東和京東副總裁杜爽的一段酒桌對話:

杜:我不會耽誤工作的,老闆(備註:杜懷孕了)

劉:你這體質,我倒希望你去多請下假,沒關係

劉:說實在的,你們休假也給兄弟們一點機會

杜:啊,是是是是

我們對這段話不做價值觀上評判。但從側面上反映出,老闆都是理性的,你佔的坑越重要就得越努力:

一方面位置越重要,老闆越不敢含糊;另一方面位置越重要,惦記的人越多。你做不好、不努力,沒關係,馬上就有人來代替你。

3、一切以業績說話的員工最體面。

你仔細回想兩個問題:你認識的哪些人經常把努力掛在嘴上?你知道哪些人明明很努力但從來不提這事?

不管有沒有天賦,做出業績的人沒有一個是不努力的。但業績越好的人越不容易被自己的努力感動,業績越差的人就越愛談論自己的努力。努力非常有意義,但體面的做法是多談業績,多聊目標達成。

4、努力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職場中有一種人絕對不會取得很大的成績,他們堅信「你給我 10塊錢,我絕不會給你幹 11塊錢的活兒」。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聰明人,但正是這種聰明害了他,工作中算計太多,稍微多幹點兒就覺得老闆佔了自己大便宜。

其實,努力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多幹活多出業績絕對不會讓自己虧。一個人的收入和價值是成正比的,不用老是自己給自己定價,讓市場給你定價,市場定價會有偏差,但偏差都是臨時的。放心,你的老闆不瞎。要是真瞎也沒關係,別的老闆不瞎。

以上 4點,共勉。

從今天開始,繼續努力,繼續拼命。同時,別再想感動老闆,別再拿辛苦說事,多拿業績說話。

如果你做出成績了,老闆只誇你不給你獎金,這是老闆耍流氓。

如果你沒業績,想通過努力感動老闆、升職加薪,那是你耍流氓。

努力多學習,多扛事,多攢經驗,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用讓老闆感動你,要讓老闆需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