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投降後,蘇聯用這個辦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本不願回憶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瘋狂的當屬日本人。野心勃勃的日本竟然想憑藉武力征服全世界

在侵華的同時,為了速戰速決,日軍開闢了多個戰場。

隨著戰爭的推進,日軍在中國戰場陷入僵持狀態。

日軍投降後,蘇聯用這個辦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本不願回憶

美軍又在太平洋戰場對日軍窮追猛打。到了二戰中後期,日軍明顯招架不住。各個戰場都是兵力不足,財力不足。

為了快速補充兵力,日本在國內開始降低徵兵要求,不但徵收了很多童子軍,還徵收了很多女兵。

二戰後期,日本關東軍可以看到大量的女兵。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德國投降,西線戰場宣告結束,日軍面領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日軍投降後,蘇聯用這個辦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本不願回憶

但瘋狂的日本人竟然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執念繼續著戰爭。面對日本人的臨死反撲,45年8月6日,美國賞了日本第一顆原子彈。

更讓日本絕望的是,1945年8月9日,蘇聯派出150萬軍隊發起反擊。幾天之內,日軍死亡人數達到8.3萬,俘虜人數更是高達60萬

蘇聯本就在西線戰爭中傷亡慘重,面對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軍人,又豈能善待這些俘虜?

日軍投降後,蘇聯用這個辦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本不願回憶

當時的蘇聯正處於戰後重建,極度缺少勞動力,這60萬俘虜無疑是解了蘇聯的燃眉之急

於是這些日軍俘虜全都被打包送往西伯利亞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日軍在那裡不但得不到基本的飽暖,還被迫在寒風中進行高強度勞動。

僅僅一個冬天,日軍俘虜就死亡5萬人。而那些日本女兵更加慘烈,

白天要幹活,晚上還慘遭蘇聯軍人的蹂躪,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很多日本女兵忍受不了紛紛自殺。

日軍投降後,蘇聯用這個辦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本不願回憶

戰爭結束後,日本與蘇聯進行談判。要求蘇聯將所有戰俘歸還,出人意料的是蘇聯竟然痛快的同意了

可戰俘下船時,日本人就傻眼了,送回來的那裡是戰俘,而是一罐罐的骨灰

蘇聯還對此表示十分的痛惜,沉痛地說:“日軍的體質太差,受不了蘇聯的氣候,我們已經盡力了!”

日本有苦說不出,只好自認倒黴,而蘇聯的這種做法,也讓日本人至今都心有餘悸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記得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