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艱難,真的是想哭不能哭!

成年人的艱難,真的是想哭不能哭!

成年人的艱難,真的是想哭不能哭!

除了孩子出生時的哭,以及喜極而泣的哭,人們幾乎不喜歡任何其他形式的哭。無論是有聲無聲的哭,還是有淚無淚的哭,甚至別人只是剛剛醞釀出哭的表情,都讓人覺得厭煩!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因為哭代表悲傷,我們就覺得它不好嗎?今天,讓芝麻君和你一起探討其中的原因。

1.哭代表悲傷

我們知道,七情六慾是人之常情,喜怒哀樂都是正常的感情宣洩。但我們常說“笑比哭好”,何也?因為笑常常和喜事聯繫在一起,而哭則相反,常和喪事聯繫在一起。比如長輩、親人去世,一定要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此時孝順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痛哭流涕。所以,哭常常讓人想到死亡。

2.哭代表求助

受本能腦驅動,3歲之前的孩子,哭大多代表求助,比如渴了餓了等等。但在家長的意識中,只要孩子哭,就代表麻煩來了,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去關注他。我們怕麻煩,所以我們怕孩子哭。為什麼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想要制止他?因為只有讓孩子不哭,我們才沒有麻煩。但制止了哭,卻沒有解決導致哭的誘因事件,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

3.哭代表無能

“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流血不流淚”“頭可斷,血可流,眼淚不能輕易流”……這些話我們都耳熟能詳,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男人不能輕易哭?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意識中,除了悲傷和求助外,哭還常常表示無能,懦弱,沒本事。

大家有沒有發現,第一和第三,對成年人來說,都像緊箍咒,時時提醒家長:不能哭!但是,這樣的壓制真的好嗎?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一箇中年男人在雨中燒烤攤,放聲痛哭。這樣的場景,一下子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中年男人,看著這張照片,偷偷哭泣過!

成年人的艱難,真的是想哭不能哭!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所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成年人的生活中,沒有容易二字。很多時候,成年其實更想哭,男人更想哭。

但我們前面也說過,成年人迫於一些原因,很多時候都會剋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會用完全相反的方式來表達,以便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那麼問題來了,你在拼命壓抑自己的悲傷,看到別人卻能任性發洩,你會高興嗎?肯定是無名火起。

所以,有時候孩子哭時,有些家長會很憤怒,大吼:“哭什麼哭,就你委屈?我還委屈呢,我跟誰哭去?”原因就在這裡。

成年人的艱難,真的是想哭不能哭!

說了半天,一直在說成年人為什麼不能哭。實際上,問題恰恰在於此。因為家長經常有哭的衝動,但又必須強行剋制。所以當他看到孩子哭的時候,就會容易憤怒。因為當家長不接受自己哭的時候,就不會接受孩子哭。

結論:我們不喜歡孩子哭,是因為我們想哭而不能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