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博物館展示大千世界,博物館連接過去未來。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一句“讓國寶活起來”,電視節目“國家寶藏”成為近來影響全國的文化盛事。在節目中,流量明星、實力演員、非遺傳承人、志願講解員、建築大師、法務工作者這些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因來自全國九大博物館的國寶而匯聚一堂,在讚歎古代工匠智慧及其背後故事和情懷中,文物“活”了起來,方法“潮”了起來,觀眾“燃”了起來。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國家寶藏》的熱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而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 新公眾”,更是圍繞對於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主題,打開了全新視角——博物館與現代生活的廣泛連接,新的文物展示方法,以及公眾的深度參與,都讓我們看到了新方法的無限可能和新公眾的熱切回應。

超級連接:公眾與多元文化的紐帶

自國際博物館日設立以來,每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都會在5月18日這一天舉辦慶祝活動。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這一主題的涵義就是讓博物館成為連接公眾與多元文化的紐帶,用創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眾來到博物館,感受博物館的文化氛圍,獲得深刻新鮮的文化體驗,共享豐富的文化成果。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第二屆浙博“觀眾節”系列活動之“藝遊博物館 觀樂大闖關”

“超級連接”在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心中,有兩種層面的解讀:一是技術層面,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全球互聯,包括面對面的交流、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電話、互聯網等當今社會溝通方式,交流渠道日趨複雜、多元和融合,博物館勢必融入這一潮流;另一層面,也是博物館的本質功能,強化與社會的連接,與人的連接。陳浩說,“在時間上,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在空間上,博物館展示的是與本城市、本地區以及區域外相互聯繫的實物;在意識形態上,博物館展現了文化與文明、宗教與信仰、藝術與創意之間的聯繫,都在開啟民智、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總之,博物館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稱之為超級連接毫不為過。”

觀察近些年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可以大致反映出當代的博物館職能與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關聯。例如2001年的“博物館與建設社區”,2002年的“博物館與全球化”,2003年的“博物館與朋友”,2006年的“博物館與青少年”,2009年的“博物館與旅遊”,2011年的“博物館與記憶”,2014年的“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樑”,2015年的“博物館致力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16年的“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等。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分析說,通過歷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可以清晰地看出,今日博物館早已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體系中,無法分離的重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浙博《越地寶藏》特展志願者培訓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越地寶藏》小小守護人選拔賽

近年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全球巡迴,所到之處都引發轟動:100件(套)文物,跨越200萬年人類歷史,連接五大洲不同形態的文明,講述整個世界跨越各大洲、穿越千萬年的精彩故事,生動地再現了人類和世界的發展軌跡。“欣逢其時,今年6月浙博也將推出‘越地寶藏——100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大展,”陳浩說,全省36家文博機構百件(套)珍貴文物包括良渚玉琮王、元趙孟頫《吳興賦》、戰國羽人劃舟紋銅鉞、崧澤文化人首陶瓶等都將一一亮相,每一組(件)文物,都對應著一段精彩的浙江的文化故事,“這也將是一次浙江5000年政治、文化、經濟的超級連接”。

採用新方法:AI(人工智能)漸成潮流

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並開放,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中國也在1905年有了第一家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幾百年來,博物館在不同時段的營運會採取不一樣的方法,以更好地促進文化交流,豐富文化生活。”陳浩說,“比如在2004年,浙江省博物館率先在全國實行免費開放,當年觀眾就有五六倍的增長,這在全國有了示範效應,到了2008年除遺址類、古建類博物館外,全國宣傳、文化、文物部門主管的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而從去年開始,浙博又從年度近三十個展覽中優選兩三個出來,嘗試做公益性‘收費展’。收費之後,觀眾更為珍惜觀展機會,在館內停留時間顯著拉長,票價低至三十元而博物館為此做出的投入和服務遠遠不止這些,因而最終的受益者依然是觀眾。”收費與免費只是一種策略或手段,陳浩強調說,從根本上說,博物館就是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更好地服務公眾,吸引更多的公眾走進博物館,培養公眾的博物館情節,提升公眾對博物館的忠誠度。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第二屆浙博“觀眾節”系列活動之“墨影集珍——探尋《百歲圖》的奧秘”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數字多寶閣

故宮端門數字館自2015年12月22日試運行,那些年代久遠難以展出的文物珍品,通過“數字之門”與公眾見面。不少網友曬出在數字館遊覽的照片,覺得“很有意思,互動項目很好玩”,也有評價其展示了“立體的沒有人的故宮”。數字影像參與展示文物已成潮流。趁著《國家寶藏》的熱播,特展便在第一季收官的當日舉辦,以數字影像的形式展出了九家博物館甄選出的九件鎮館之寶。在多寶九“閣”中各放一個“國寶盒子”,石鼓等文物以數字影像的形式,在高清液晶屏中展示出原始樣貌及細節,新技術的運用讓人耳目一新。就在5月10日上午,中國總理與日本首相在東京“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展”上的“數字多寶閣”前,同在場觀眾一起觸摸屏幕,通過高新技術與文物零距離接觸,感受故宮院藏文物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故宮文創

經過5年的研發,到去年年底,故宮文創產品突破了一萬種,而大前年的銷售額就已超過十億元。院長單霽翔很自豪地說,“故宮商店裡賣的每一件東西都是自己研發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利用,也是一種手段,”陳浩說,“文創商店被美稱為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我們可以看到,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紙膠帶、翠玉白菜傘,到北京故宮的朝珠耳機、雍正皇帝PS版耍寶賣萌,再到VR版的《清宮美人圖》,這些“萌萌噠”的創意設計正在消弭曾經橫亙在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鴻溝。截至目前,北京故宮已研發了上萬種文創產品,每年的銷售額超過十億元。對於博物館來說,這些文創產品被觀眾購買,相當於“把博物館帶回家”,事實上已成為與大眾連接的移動載體。

迎接新公眾:向年輕人打開塵封歷史

目前,全球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參與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在2017年,全球共有157個國家的36000餘座博物館,參與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各種慶祝活動可持續一週,可以算是喜愛博物館的公眾的一場狂歡。

今年博物館日主題中提出的新公眾,在新技術中也有新的定位。單霽翔說,長期以來,我們只把走進博物館的人們視為觀眾,而今天“超級連接的博物館”,通過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可以使更多沒有機會走進博物館的人們,也成為博物館的忠實“新公眾”,享受博物館文化。如此一來,故宮博物院的服務對象將從“千萬觀眾”,擴大為“億萬觀眾”。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故宮APP

單霽翔說,科技對於博物館而言,並不是簡單的“聲光電”的展示手段,一定是“科技+文化”的有機融合。故宮從2014年開始出品系列APP,現在已有9個,而且個個精彩,口碑甚好,“故宮出品、必屬精品”。

“所謂新公眾,在我看來,也有兩種類型。”陳浩說,雖然全國有大小不同類型的五千家博物館,年觀眾達9億人次,但還有許多人從來沒走進過博物館,這些人就是博物館潛在的“新客戶”或“新公眾”;而全國每年有兩萬多場展覽,對於沒看過的人來說,都是全新的,這些人都是“新”的公眾。“一句話,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在某種情況下就是讓沒進來的公眾走進來,來過的公眾繼續走進來,不斷走進來。”

為迎接今年的博物館日,浙博特設的“觀眾節”側重於培養特殊群體“新公眾”,量身定製了參觀和教育體驗。在5月14日晚,數十位視障人士跟隨講解員,在閉館的安靜環境中,通過聽、聞、觸、悟,體驗了文瀾閣的建築空間,琴簫名家也來到現場,在琴簫歌聲中,這批特殊公眾暢享了“文瀾之夜”的精彩演出。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我是你的眼——‘你我同行’博物館體驗”帶視力障礙群體感受文瀾閣建築空間

博物館開啟超級連接模式 這一次,一定要記住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