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系列--吉卜力王國的起點,風之谷

宮崎駿系列--吉卜力王國的起點,風之谷

宮崎駿全家福

“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宮崎駿

隨著老爺子第七次宣佈復出,來聊聊這位在我心中佔著重要地位的動畫大師,至今都還保留著他的全家福作為電腦桌面。

宮崎駿系列--吉卜力王國的起點,風之谷

1983年,宮崎駿將從創作《太陽王子》就一起合作的高畑勳、鈴木敏夫等人集合起來,開始首次執導電影動畫《風之谷》。1984年電影與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同年上映,這一年被坊間稱作“日本動畫大師元年”。

1985年為了使工作起來更方便更有效率,在高畑勳的提議下,三人為班底成立了工作室,取名吉卜力,源自二戰時候意大利的一款偵察機,寓意為吹過撒哈拉的熱風。

至此,動畫史上的一個神話誕生了,以強勢的主流商業文化和產業成熟、技術先進的動畫生產製作發行產業鏈為代表的美國動畫巨頭在日本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對手。兼具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吉卜力硬生生和世界上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美國動畫產業巨頭迪士尼夢工廠皮克斯在日本乃至日後世界動畫電影舞臺上的交手中打的平分秋色,無論是在作品本身的質量上還是票房號召力上完全不落下風。

故事所設定的時代背景是工業文明消失於七日之火後的第1000年。在腐海和王蟲的不斷蔓延下,人類苟延殘喘,等待著預言中的藍衣救世主的出現。

娜烏西卡是秘境-風之谷的公主。這位能御風,能與動物甚至王蟲交流的精靈般的少女,同時也肩負著守護谷中居住的族人們的責任。當娜烏西卡發現了腐海和王蟲其實是在淨化被人類汙染的自然的真相,喜極而泣時;她所屬的族群-人類,卻依然固守著即使是七日之火也未能燒燬的征服自然的“常識”。

宮崎駿系列--吉卜力王國的起點,風之谷

如果說三十年前星戰電影用現代特效撐起了科幻片的脊樑,那麼宮崎駿用二次元的畫筆為人類描繪美好的明天。

宮崎駿在少年時代曾被《麥克白》中一句臺詞“森林在移動”,引發了極為深遠的想象,並誕生了“操控植物”的想法,後來就演變成為《風之谷》中的“腐海”。故事的開篇就提出了自然與科技對立的構想,而後半部分轉變為世界淨化,這種轉變來自於南斯拉夫內戰對宮崎駿的影響:“所謂戰爭,看似是正義的行為,可一旦開始了,無論怎樣的戰爭都會變得糜爛”。這也是在《風之谷》故事結尾所反映的內容。

從這部片子開始,宮崎駿日後的片子基本都圍繞以女性視角展開,少女的成長,對環保的反思,對戰爭的反思,對仇恨和命運的思考,對自由的渴望等為主題。

《風之谷》也促成了宮崎駿與久石讓的初遇。久石讓在德間集團旗下的唱片公司的推薦下,為影片製作了一張印象專輯。而《風之谷》的電影原聲已經預定由細野晴臣負責,細野晴臣已經寫好了主題曲,由安田成美演唱。但宮崎駿與高畑勳都非常喜歡久石讓的印象專輯,並直接運用至電影正片中,只保留了細野晴臣的主題曲。片中《遙遠的日子》出現的女聲,來自久石讓的女兒麻衣(當時只有四歲)。久石讓也因《風之谷》的成功而一夜成名,之後也一直負責宮崎駿所有作品的配樂。

作為一切的起點,《風之谷》之後,這個日後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的動畫巨頭,吉卜力王國,正式建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