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廚電這門生意如何做精?有人用3C標準做電飯煲

“30個月,3萬次實驗,研發一款智能電飯煲——這是純米科技的執念,也是楊華的執念。

一年,從1毫米到0.1毫米,他緊盯供應鏈,以3C標準打造電飯煲——這是純米的態度,也是楊華的態度。

如今,除去米家壓力IH電飯煲、米家IH電飯煲、米家電磁爐,純米也推出了知吾煮湯鍋、知吾煮不鏽鋼湯鍋等產品,“這個月總體銷量應該過百萬臺”。無論怎麼變,楊華的腳步一直沒離開智能小廚電,這是他2012年就確定的事業……

被小米相中

算起來是四年前的事兒了。

楊華帶領團隊眾籌了一款菜煲,1000臺很快售罄。試水菜煲,引來劉德(小米供應鏈負責人)的關注。“是否願意放棄‘菜煲’這樣的小眾產品,聚焦80%用戶的80%需求,做一款煮飯功能非常好的電飯煲”?劉德發出邀約。

彼時,大部分中國人想購買微壓力電飯煲一般都是從海外採購,“如果水貨的話基本上兩千塊錢以上,行貨八千塊錢以上。”雷軍和劉德也是見到員工從日本帶電飯煲的經歷後,萌生了做一款電飯煲的想法。

理工科出身的楊華果斷卻不魯莽,他沒有立刻做出選擇。彼時,純米是一家百人以內的研發型公司,談及原因,楊華表示公司位置是主要因素。“我們在上海,不在北京,本身是一個應用技術為導向的公司,做過350種智能家居,做底層協議只是我們整個做產品的一部分。”

於研 一款智能 電飯煲 楊華頗 趣。 早在2012年,楊華就決定切入互聯網智能家電。他曾和蘋果外設VP達成共識:隨著技術發展普及,模塊成本會降低,智能家電的市場會遠遠大於傳統家電。

而在此之前,純米曾被蘋果公司選中為其開發MFi,由此可以通過手機分不同場景全方位控制家裡所有的燈光、電器、背景音樂以及安防等設備。

做一款智能 電飯煲

於善於挑 楊華 是一定要攻克的 域。 “電飯煲屬於智能小家電的皇冠,做了電飯煲基本上別的都很簡單了。”在他看來做電飯煲不容易固化品牌,“九陽先做豆漿機,雖然也有電飯煲,但是品牌形象一直沒轉過來”。

幫手助陣

理工男的對話簡單直接,“我告訴他我們要做這樣的一個產品,能依靠溫度曲線,用互聯網的方法煮大米”。

讓楊華一心想要請來的人名叫內藤毅。前三洋、松下電飯煲開發部部長,壓力IH電飯煲發明人,舞動煮壓力IH電飯煲發明人。

一條精準的溫度曲 意味著 電飯煲 需要和互 網掛 比如用戶購買了某品牌大米,只需要拿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對應的大米溫度曲線就會反饋到電飯煲上。“這肯定比之前那種電飯煲要更精準,因為傳統電飯煲出來的是一個通用適配的程序。”

楊華的話簡單卻直戳對方內心。在日本,做互聯網+電飯煲的企業幾乎為零。“如果他去說服某個企業或者原來所在企業去做互聯網的電飯煲,日本人現在是還沒有這個,因為互聯網很不發達。”而要精準控制每一款大米的溫度曲線,只有互聯網的產品才可以做到。

大師級選手總想不斷挑戰,新事物對他們來講更具吸引力。因此楊華如願,內藤毅加入純米。

他的到來 團隊 是福音。 深諳產品特性,讓內藤毅的指導也頗有意義。“他會給個方向,如果方向錯了,整個產品模具架構一開始就錯了,那就是災難性事故。”

大方向把關,細微處著手。具體到內膽厚度,厚度及溫層之間的關係,結構角度,“他都會非常詳細地告訴我們,因為(角度)差0.5°可能產品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在楊華眼中,匠人精神在內藤毅身上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這加速了電飯煲的整個研發速度。在楊華眼中,倘若沒有內藤毅,產品便不會在2年半內做出來,“我們肯定可以做出來,或許要5年吧”。

以3C標準做電飯煲

想要做一款智能電飯煲,關鍵是溫度曲線協議。

溫度曲線協議好比一個底層標準。如果類比手機,它相當於2G時代確立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必須兼容3G、4G、5G手機,如果定不好,那後續系統更換成本會極高。

一個溫度曲 線協議 並不是 單純 的家 能做的,也並非 單純 的互 網企 可以做的, 這是通訊行業才可以做的事情

楊華語 定。

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智能小家電市場中脫穎而出,楊華需要專注,他也足夠苛刻。

一般電飯煲的製造精度約一毫米,因此大多數電飯煲顏色鮮明。“兩種不同結構的接縫必須得大於一毫米,而且他故意讓顏色變得花花綠綠,這樣你明顯感覺這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材料放在一起的。”

楊華 卻想把精度控制在 0.1 毫米 —— 這是手機制造行業的標準。 他的電飯煲通體白色,“0.1毫米會讓產品感覺非常舒服,能看到接縫,但是摸起來過渡是平滑的”。

這樣的標準看起來有些過於挑剔,且國內的供應鏈水平卻有些不給力。楊華幾乎走訪了廣東所有的供應商,他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標準和打分機制,符合自己標準的,定期跟蹤。

此外,電飯煲採用微壓力結構。以灰鑄鐵作為內膽基材,要考慮其和整體塗層的結合力。“我們花了18個月,3萬多次試驗,煮了20噸大米才搞定。”

2016年3月29日,耗時2年半,米家IH壓力電飯煲終於迎來市場檢驗。彼時,產品僅在線上渠道(小米網、京東、淘寶)售賣,“賣得兩三個月都是斷貨”。

斷貨考驗產能。“大家當時都在產線上盯著,快樂地成長吧。”2016年,純米科技出貨量17萬臺,營收1億元,並實現盈利。

但智能電飯煲只是純米科技的第一個產品。

銷量即將破百萬臺

做遍智能小廚電,是楊華早就確定好的商業模式。

依靠互聯網,從消費者購買產品的第一天,純米便和消費者取得了聯繫。而傳統小家電,基本上產品賣給客戶,聯繫也就就此中斷。

因此,電飯煲上線同時由純米科技開發的APP“知吾煮”上線。APP內含3000+煮米方案,煎煮烹炸各種烹飪模式。在楊華的規劃中,智能小廚電背後是食材和美食內容,“未來就可以賣食材”。

這讓純米的商業模式有了更多的現象空間。用戶為核心,廚電產品為入口,通過烹飪大數據引擎驅動廚房生態鏈,未來可以賣食材,發展美食社交。

除去 電飯煲 米也在向廚房全品 小家 電擴 展。 如今,除去米家壓力IH電飯煲、米家IH電飯煲、米家電磁爐,純米也推出了知吾煮湯鍋、知吾煮不鏽鋼湯鍋等產品。

他們備受資本青睞。2015年1月,純米獲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數千萬美金A輪投資;2016年8月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GGV紀源資本和尚勢資本;2018年5月完成C輪融資,眾盈資本與starVC共同領投。

投資方光控眾盈表示,今年純米科技現在第一季度的營收就已經達到去年一年的水平,且下半年要用光控眾盈的資源在渠道和營銷上發力,今年預計要做到去年的5倍。

楊華表示,預計5月,整體銷量會過百萬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