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何必呢?!這一次,蔡省長讓整個臺灣吞下了個“奇恥大辱”

一個月內連被兩國“拋棄”後,蔡英文,終於咬牙下了一個大“賭注”。

據臺媒報道,5月29日,蔡英文與到訪的海地總統莫伊茲簽署“聯合公報”,雙方達成10點“共識”,其中包括臺當局在60天內製定一份針對海地的經濟援助計劃。

“海地對臺灣說,給我們援助,要麼就斷交。”

5月31日的英國《泰晤士報》這樣解釋這份“聯合公報”的含義。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截圖

而就當臺媒和島民都在為60天“期限”大呼“屈辱”時,海地媒體則爆出一個細節——

臺當局承諾提供1.5億美元(約合45億元新臺幣,9.6億元人民幣)低息貸款,協助海地進行電力建設。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輿論強烈反彈。要知道,承諾幫助“友邦”發電的臺灣,本身也正處於缺電的困境之中。

不僅如此,臺媒還稱,海地提出高達5000萬美元的鋪路工程需求。

而這次,就連幾天前還激動地高呼海地總統來“送暖”的資深綠媒“三立新聞”也終於看不下去,在臉書上不無失落地問道:現在是金錢外交的時代嗎?

“三立新聞”臉書截圖

當詐騙集團碰到勒索集團,“不敢說個不字”

5月29日上午,頂著34度高溫主持歡迎儀式的蔡英文表情嚴肅,慢吞吞地念著講稿,心情似乎不太好。

——臺灣TVBS在報道莫伊茲訪臺的新聞時這樣說。

的確,幾天前才放言“不會再忍讓”的蔡英文,面對被認為是來“談條件”的“友邦”海地,也只能忍。

相對於蔡英文的“隱忍”,臺媒筆下的莫伊茲則是個“爽快人”。

臺灣《中國時報》用“直白”來形容莫伊茲,稱他一上來就要求經濟援助。

《中國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稱,莫伊茲在致辭中說,海地外長上次來臺後,向他轉達臺灣願意協助海地發展,因此“這一次是來討論未來雙方發展合作的具體計劃”。

莫伊茲提出海地未來建設中需要臺灣“協助”的七大施政主軸,包括農業現代化、促進基礎設施建設、鋪設道路、能源發展等,幾乎囊括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建設領域。

臺灣“中時電子報”稱,面對莫伊茲提出的要求,蔡英文“面色沉重”,“卻也不敢說個不字”。

锐参考|何必呢?!这一次,蔡省长让整个台湾吞下了个“奇耻大辱”

蔡英文和海地總統莫伊茲(圖片源自臺媒)

諷刺的是,在莫伊茲來訪前,島內綠媒還一度興奮不已,稱海地、危地馬拉和斯威士蘭等“友邦”領導人將接連訪臺,為困境中的臺灣“送溫暖”。

“凱子外交再起。”“中時電子報”5月31日發表評論如是說。

文章稱,蔡英文當局選擇當“凱子”,寧贈“友邦”,也不願與大陸為善,其實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兩岸政策的失敗,更不願意承認自己在面對大陸時已然毫無尊嚴可言。

文章最後說,為了挽回這個所謂的尊嚴,寧可在“友邦”面前尊嚴盡失,“這是多麼詭譎的悖論”。

“中時電子報”報道截圖

而臺灣網友的譏諷更是不留情面。

“聯合新聞網”也不忘在臉書上揶揄一下。

“聯合新聞網”臉書截圖

援助“友邦”電力建設被諷“用愛發電”

而在此次蔡英文應允的援助中,最刺痛島內民眾神經的,莫過於針對海地電力建設的45億新臺幣“金援”。

“臺灣都要沒電了,還一直撒錢!”有臺灣網友譏諷說。

就在海地總統訪臺期間,苗栗還發生一起涉及7萬戶的大停電。

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30日報道稱,苗栗通宵電廠當天因大型輸電線路設備故障,導致7萬戶停電一個半小時。

報道稱,臺當局此前剛剛說,評估不會有缺電可能。不少臺灣民眾質疑:才5月就跳電,到了7、8月還得了?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截圖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臺當局竟然要對海地投入45億,助其電力建設,這在島內各界看來異常“諷刺”。

有臺灣網友在社交媒體疾呼“把錢用於臺灣”,引發熱議,評論跟帖上千條。更有網友嘲諷說,臺灣當局此舉是“自己的屁股都沒擦乾淨就想幫別人做飯”。

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那樣,蔡當局不積極解決島內缺電問題,卻忙著“金援”海地蓋電廠,自然引起民意反彈。

“中時電子報”6月1日報道稱,根據最新民調顯示,高達7成民眾擔心缺電,近6成對當局能源政策不滿。

有業者表示,儘管當局一再堅持不會缺電,但是民眾顯然不願意接受這種粉飾太平的說法。

另據聯合新聞網1日報道,臺灣今年跳電、斷電事件頻發,從3月至今,經媒體報道的大規模無預警跳、斷電事件就有8起。

锐参考|何必呢?!这一次,蔡省长让整个台湾吞下了个“奇耻大辱”

2018年3月以來臺灣無預警跳電、斷電、停電一覽表(圖片源自“聯合新聞網”)

報道更援引國民黨發言人的“爆料”稱,雖然臺當局保證今年不缺電,但當局領導人官邸卻在5月3日悄悄公告招標,採購“不斷電”系統機組等設備,以保證停電時也能供電,顯然是自己都對經濟主管部門的保證沒有信心。

“金元外交”是自找難堪,分手結局已成必然

就在蔡英文不顧各方質疑和嘲諷、依然大把“撒錢”試圖挽留“友邦”之時,換來的卻是更多“友邦”準備離去的消息。

在臺媒的猜測中,斯威士蘭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棄臺”的國家。

《旺報》報道截圖

狂“撒錢”還換不來“友邦”的陪伴,在臺灣《旺報》看來,這是因為“友邦”倒向大陸是看中大陸與非洲和拉美各國共同發展的合作模式。

文章稱,蔡當局所想象的或者刻意塑造的大陸“用砸錢去利誘”的思維,既是對相關國家的極大不尊重,也是對當前大陸海外戰略佈局的完全失察。

《旺報》報道截圖

鍾厚濤說,對海地來說,這其實是“食髓知味”,因為蔡英文當局去年就曾給過海地6000萬美元的“援助”。

“中時電子報”指出,後續還有其他“邦交國”也會看到這一“商機”,並將紛紛前往臺灣賺上一筆再說。至於後續效果如何,看看之前幾個“斷交”的國家就知道。

在鍾厚濤看來,這是蔡英文當局在自食惡果,“如果臺當局不去啟用‘金元外交’,其他國家也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對其進行‘敲詐’”。

鍾厚濤強調,臺當局的“金元外交”是難以為繼的,對於這些所謂“邦交國”的經濟援助“完全是一個無底洞”,目前臺灣經濟發展並未完全復甦、成長低迷,沒有足夠多的財政用在這些方面。

“蔡英文無論花多大的力氣去向‘邦交國’撒錢,將來都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自找難堪。”鍾厚濤說,“金元外交”也是“斷交”的前奏,分手結局已成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