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寫這篇東西,我是猶豫的,總覺得很沉重,每每打開文檔就逃避般的打開美劇。我想,除了大號批駁的許多現象,在觀影的人裡頭也許也有一小部分是和我一樣的——不是不想談戀愛也不是沒有可發展的對象,可是心裡住著一個人,他不肯走。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我想和你們聊一聊,也許我們該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部電影。

一部電影,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的解讀。

有的人說它只是劉若英在賣情懷,賣老歌,賣北漂。

有的人說它三觀不正,綠了現任。

有的人感動得稀里嘩啦,覺得自己就是影中人。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我的感受是什麼?

觀影之前,我抱著很大的期待,不敢畫眼線,還帶著一包紙巾,就因為覺得自己會看著看著哭到不能自己。坦白講,我現在的狀態是沒有現任,而心裡還裝著前任,因此我以為會有很多的感同身受,也許我看完就會忍不住哭著聯繫前任了。

然而,我並沒有哭,紙巾都白帶了。

在全民朋友圈刷《後來的我們》的時候,我也發了一條相關的朋友圈,配圖上只有一句話:“咱們都好好的”,這句話是前任在分開的時候和我說的,現在想起來都頗為扎心。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因此可證,一部電影最大的感動應當是來自觀者的感同身受。

我朋友圈的配圖文案是林爸信裡的某一句話,這句話適用範圍非常的廣,鐳射了我票圈的很多文青們:“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整場電影就只有看到和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在通感作用下我的鼻子一瞬間酸得一塌糊塗,田壯壯那時候的男低音又真的很迷,瞬間秒殺劇裡其他所有的臺詞所謂的金句,以及劇情。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劇情的開頭是二人在火車上的相遇,濛濛圈圈的陽光灑滿車廂,怎麼看都是帶著浪漫色彩的。但這樣一個浪漫主義的故事開頭,更適合當一部瑪麗蘇小說的相遇,將它改變成一個劇本還搬上了大熒幕,很難在一眾觀眾裡找到大部分的共鳴者。

特別是男主和女主的人設上,也很難在當代年輕人身上找到契合的地方,現在的人動不動就以“三觀不合”、“聊不來”、“講不到一塊兒”作為分手理由,而導演和編劇就生生的將兩個聊不來一塊兒的人湊在了一起。

所有觀眾都替女主角方小曉記住了那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情話,而這麼一句很文化人的語言,大概也就是方小曉這一生唯一能記得住的“文化人情話”而已。

我覺得正是這兩個點的設定,雖然浪漫夠了,但卻因此沒有讓觀眾找到足夠的共鳴。對於往後兩人的相處、戀愛模式、分手原因都沒有這兩處刻畫得完整和浪漫,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卻也因此成了整部電影的敗筆所在。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可是,我看過劉若英講了這麼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說這部電影想要讓觀眾感受到愛情的到來是毫無徵兆的,可能在某個瞬間你就覺得自己墜入愛河了,而分手其實也是這樣。

這句話很對,分手可能是來自長期的擠壓,很多時候你都會想要告別對方,徹底分手,但真正的分手可能是在某個你覺得再也支撐不下去的瞬間。就像方小曉和林見清的分手,一個還在忘我的打遊戲,另一個將一鍋麵吃了一半留了一半,揹著個包像往常一樣出門,而這卻就是再也回不到過去的分手。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我跟前任的戀情其實很短,只在一起了四個月,覺得彼此喜歡就閃電的在一起了,可是磨合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再加上異地戀的因素,導致我們在一起不久就頻繁的產生不快,雖然彼此都在努力的改變以及適應,但卻無濟於事。

在生活的重壓下,要改變生活本身還要改變對象本質,不夠愛愛得不夠深都不是關鍵,關鍵只是太累了。每次我都暗暗下了決心想要分手,每每將話打在對話框,又找了數萬萬個理由叫自己放棄。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而最後的分手,卻來得毫無徵兆。

就因為一個下雨的週末,一個想千里迢迢趕去約會,而另一個人不想,於是最後就演變成了分手。

每一段感情的分開都有自己的理由,愛情來得毫無徵兆,分手也是。

和小姐妹聚會的時候,總會打趣對方為什麼學生時代不好好談戀愛,一場純純的像雪花一樣純潔的愛情,沒有現實的殘酷也沒有房貸、車貸、結婚、孩子、父母…

其實,沒用的。

愛情是不必對比時代,也無需對比環境的,人心本就是如此,愛與不愛,分開與否,都是兩個人自己在決定的。

看完《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我沒有聯繫前任

看完電影,我一邊是嘆息電影本身不如我原先期待的那麼高(豆瓣我給了三星),另一邊我吃著飯跟朋友聊著天還理性的給自己在腦海中剖析了我跟前任分手的因果。

現在,看完電影過去了快一週了,我都沒有聯繫他,不是放不下面子也不是沒有了感情。只是很理性的告訴自己,不適合的人,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愛得再深,也沒有用。

最重要的現在,是好好愛自己。

該拼搏的,就努力趕事業。

有戀人的,就好好珍惜。

不要沉湎過去,不要溺在回憶。

不要沒了,初衷。

不要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