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備上級檢查的現象?

抄教案備查是一種無意義的行為。

從「抄」可以看出,根本不走心,類似於複印。只有機械行為,並無思考的參與。唯一結果是製造出一本更換了日期的教案,但這個結果毫無意義,說實話,跟廢紙無異。因為老師們誰也不會照著這種教案來講。

怎麼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備上級檢查的現象?

從「備查」可以看出,這件事的形式主義實質。形式主義只講究做過,根本不在乎有沒有必要做,為什麼要做,做得怎麼樣,有沒有積極成果?只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不關注合不合理、需不需要、有沒有用。

形式主義的背後往往藏著官僚主義。不調查研究,憑主觀判斷、個人好惡,默守成規、不去與時俱進,但又要擺架子、甩威風、體現長官意志,下面的人只好想出些走形式、搞過場的東西來應付檢查,對付過去、糊弄了事。

而有些事上級下級都知道有問題,偏偏誰也不肯做第一個向陳規陋習說不的人,於是,大家合夥演一場戲,你好我好。可是,同樣的一件事重複十年不覺得索然寡味麼?

教學理應常教常新,教師理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案,但不是每年都爬起來再手抄一遍。電子備課不好嗎?隨時增添新的理解、刪除過氣的內容、記錄課堂的反饋,持續跟進、迭代升級,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備課。

十年如一日抄教案,只為備查,累的是教師,傷的是教育。這種檢查,還是掃進垃圾堆吧!

當然,有極少不自覺的教師,不備課、不寫教案,糊弄學生,就要好好管上一管了!

怎麼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備上級檢查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