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撐著上課不休息,老師的生命質量在哪裡?

病了撐著上課不休息,老師的生命質量在哪裡?

有網友在問“教師如何提升自已的生命質量?”我想,提此問者也許是教師,也許是準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教師的生命質量,這個問題挖掘起來有些深奧。今天我想就自已的理解與大家聊一聊,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生命質量?

生命質量(quality of life)又稱生存質量、生活質量,其定義多種多樣,較普遍適用的定義是:以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為基礎,人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心理功能、社會能力、以及個人整體情形的一種感覺體驗。

從這兒來看,一個人生命質量高不高,是與自已的收入狀況、文化背景、價值取向、身心狀態等有關,是人的一種感覺體驗,那麼,教師如何提升自已的生命質量呢?我想先從職業認同感、身心健康兩個角度談談:

要有職業認同感

教師作為一門職業,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一名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認同感,生命質量在工作中才能提升。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古代最有名的教師,他帶領弟子遍遊春秋列國,他與弟子的言行、思想記錄下來,整編成儒家經典《論語》。近代的陶行知先生,他投身於教育,真正做到“捧著一顆心,不帶半根草去。”他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根發芽。古往今來,他們作為師者代表,有著強烈的職業認同感,才能做出常人無法做出的事業,讓自已生命生生不息。

在我們的身邊,大部分教師也有著強烈的職業認同感,他們認同教師職業,熱愛學生,兢兢業業,在自已的教師崗位上奉獻了青春與一生,由於無愧於學生的付出,即使是霜滿白頭,也有滿滿的充足感,這樣的教師雖然平凡,但他們的生命質量在工作中昇華與璀璨!但是有少數教師端著教師的飯碗,既不好好幹這份職業,也沒有能力捨棄另謀高就,在工作中怨天尤人,埋怨工資低,乾的事情多,每天是混日子、吐槽子、找袢子,自已不得舒坦,也要身邊的人不好過。象這樣的教師,連職業認同感就沒有,不要談什麼生命質量了。

病了撐著上課不休息,老師的生命質量在哪裡?

身心要保持健康

教師要提高生命質量,注意身心要保持健康!

教師這份職業常常被社會其他行業誤認為是一份輕鬆、悠閒的職業,有人還不理解地說:“你一天兩三課,一年寒暑假,多舒坦啊。”這是對教師職業的不理解,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有著自主意識、自我思想的生命個體,每個獨立的個體各不相同,每天所出現的問題就會不同,對於教師來講,遠不止上兩三節課那麼簡單。在此,我們不談工作時間的長短,換個角度想想,每個家長在家一兩個孩子帶起來就會有疲憊不堪的時候,何況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幾十名孩子,勞動強度可想而知。

工作中,我經常會聽教師這樣說:“我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時不想說話、不想吃飯,只想靜靜坐在椅子上呆會兒,有的時候疲憊不堪讓我對家人失去了耐性,對自已的孩子學習輔導在精力上力不從心。”從教師的言語中,可想而知教師這份職業不是一份輕鬆的職業。

正因教師工作的忙累,有些教師忽略健康,教師在繁忙、瑣碎的工作中經常會有下列現象出現(每個現象後有應對方法):

  • ·病了撐著不休息

  • ·忙起來不吃早餐

中小學生上學早,班主任及教師忙起來不吃早餐的現象非常普遍,經常是早上來不及吃早餐,上完課後就忘記自已是否吃過早餐。

應對方法:對於這個問題,老師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即使再忙,也要吃早餐,不吃早餐對腸胃是有害處的!建議在包裡放點麵包、牛奶等,實在忙就應應急。

  • ·長期伏案不鍛鍊

教師因為工作的需要,每天寫教案、批改作業及試卷等,伏案工作是天天有,據我觀察,有少數教師有鍛鍊的習慣,大部分教師長期伏案不鍛鍊,說到這事,就用工作忙、工作累來推諉。還是那句話,身體是自已的!鍛鍊身體是必需的。

應對方法:這點建議這樣解決,中小學生每天都有20分鐘陽光大課間,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與孩子們一起動起來,跳起來,鍛鍊身體好處,預防頸椎等職業病。

  • ·工作中善於調適自已的情緒

教師在工作中要善於調適自已的情緒,不要有顆玻璃心,每天工作保持心情良好,輕鬆上陣。

應對方法: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教師身心健康不容小視!

病了撐著上課不休息,老師的生命質量在哪裡?

教師要提升生命質量,就要認同自已職業,不與他人攀比,保持身心健康,善於調適自已的情緒,從容應對繁忙、瑣碎工作中一切事情,讓自已教師生涯的每一天平凡而有意義,體現自已的生命價值。

圖片來自網絡

(陽光之下,教育碩士,教育集團HR,二十五年兒童教育經驗,擅長小學數學教學、人力資源管理,喜歡寫點關於教育事兒,所感所思,與您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