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吟楓
當時天下剛三分天下,天下局勢是曹魏強,所以蜀漢的策略是聯合東吳抗曹,而蜀國當時的大臣多數覺得,以公事而論,蜀國的敵人是曹操,而東吳孫權是盟友,不應該攻打東吳。
當然諸葛亮也是不贊成攻打東吳的,後來劉備帶兵前去,東吳用陸遜為都督,劉備自認為一生戎馬,輕敵於陸遜,最後被陸遜打敗,並且直接導致劉備沒多久就是駕崩了。
若是換作諸葛亮去攻東吳,劉備在蜀中,會怎樣呢?
那雖然不會慘敗,但也不會大勝。
第一,諸葛亮是從心裡不贊成打東吳,他知道敵人是曹操,所以就算去攻打東吳,他也擔心曹操會從另外一方打來,那樣的話就是兩面受敵。
諸葛亮用兵,一生謹慎,他們想到這一點,就會留有後路,不會和東吳徹底決裂的,在對戰的死後,也還是會想到聯合東吳孫權抗曹操,這樣的諸葛亮就不會冒進,雖然不會打敗也不會大勝。
第二,就子蜀漢和東吳的實力而言,在那個時間裡,蜀漢和東吳是不可能滅掉對方的,蜀漢即使能開始打勝,但一旦威力江東本來,就會激起江東英雄的奮力反抗,最終還是會以失敗而告終。
第三,劉備是主戰的,而諸葛亮則不主戰,若諸葛前去帶兵攻打東吳,劉備會催他用兵但諸葛亮則有心裡不贊同,在這種情況下,東吳會抓住蜀漢求戰心切的心理,拖住蜀漢兵馬,最後可能還是無功而返!
所以,若換諸葛亮去帶兵攻打東吳,雖不會慘敗,但也不一定會大勝而歸!
中孚鑑
當曹操劉備孫權都活著的時候,三國戰爭有個怪圈,那就是誰實力佔優主動進攻誰失敗:官渡之戰,袁紹兵多將廣,結果曹操以弱勝強;赤壁之戰,曹操兵多將廣,孫劉聯軍勢單力孤,曹操變成了燒豬;合肥之戰,孫權盛氣而來,被張遼打得小兒不敢夜啼。而夷陵之戰,自以為哀兵必勝並且幾乎傾巢而出的蜀漢軍隊被黃口孺子陸遜火燒連營,還是沒有逃出失敗的宿命——客場作戰被拉長了補給線再加上地形不熟水土不服,這樣的戰爭誰主動誰失敗。
有人說這是因為劉備沒有聽諸葛亮的話,不但一意孤行大舉伐吳,而且在山林裡紮營,這才給了陸遜乘風縱火的機會。但實際上即使是諸葛亮親自指揮,那場戰爭也還是要失敗,因為首先諸葛亮並沒有百戰百勝的神奇能力,他首次出師北伐也是被張郃一個人打了回來。
其次劉備失敗也不是因為把營寨紮在樹林裡——夷陵慘敗發生在七八月份,江南地區正值梅雨季節,就是現在的人上山放火,用多少汽油都不一定點得著——陸遜燒的是軍營而不是樹林,劉備是兵敗如山倒自行潰散——火燒連營七百里今天也做不到,因為那個季節放火燒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誰來指揮都避免不了夷陵之戰的慘敗——劉備是實際跟曹操一樣是敗給了客場作戰和水土不服。諸葛亮即使會呼風喚雨,但畢竟不是華佗那樣的神醫,而劉備帶領的川軍雖然不像曹軍那樣都是北方人,但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很多人都因為中暑而失去了戰鬥力,所以夷陵之戰成了赤壁之戰的翻版…………
半壺老酒半支菸
僅按演義視角論:
軍事鬥爭是解決政治矛盾的最高手段。軍事行動的可行需要政治名義的可行,所謂“師出有名”。軍事統帥的人選無不存在對政治後果的考量因素。
曹操因“雞肋”而棄漢中,劉備因“騎虎”而攻吳地,均乃不得不為之。此孔明安有不知?況玄德乎!誠如華容放曹之關羽,徵吳,玄德乃唯一正確的統帥人選!如其他人選,則尚未出師即已敗。
為何?
答:劉備起家的政治基礎是“人和”,小義之人和是指感情於兄弟,大義之人和是指仁義於百姓,這是他必須永遠“高舉的偉大旗幟”。否則的結果只有一個:此時不敗,彼時也必敗。旗幟不對必敗,管、樂之才也左右不了最終的結果,類袁術之流是也;旗幟對了,即便出師時機、能力尚欠缺,但仍尚有一線勝機可以博弈。故統帥為誰,軍事能力高低與否,在旗幟面前尚屬次要。
而只有劉備才是這面“人和”旗幟的唯一旗手!理由:
1.如孔明作統帥,則就小義的“人和旗幟”來說,劉備就享受不到“為結義兄弟報仇”的口號福利,更無法實現成他心中真正的“大義”,即用什麼名義出師呢?如果不出師,或者不以這個“感情於兄弟”的小義旗幟為名出師,那麼對集團中始終在看著這面旗幟的人(即便大部分人們也知道這面旗幟是用來當皇帝的新裝看)又如何交待呢?
2.劉備騎虎難下,只能幹了,而且只能由他這個旗手親自幹才能維持好不容易得來的一角江山。
幹了,如運氣好,成功了,則旗幟和實利(奪回荊州甚至東吳等)雙贏;幹了,如運氣不好敗了,則雖然實利輸掉了(奪不回失地,也許再要加上點新的成本投資),但最起碼,出於兄弟感情的“小義旗幟”他就還可以再一次向世人證明自己沒有“食言”(同年同月同日死之語)。只有這樣,他心中的“大義旗幟”(匡扶漢室)將來才能繼續有機會重新撐起的,世人才會相信,即《隆中對》裡所說的百姓擁護。
如果不幹,則首先“旗幟”就倒了,何來能一統天下?
所以我黨只要堅持“為世界人民謀幸福”的宗旨和旗幟永遠不變不倒,則我國必將一統天下,現在的種種困難是暫時的。
suncg123
諸葛亮替代劉備伐吳,勝的概率很高,即便不能消滅孫權,奪回荊州還是有可能的。
伐吳與北伐魏國是兩場截然不同的戰爭。北伐最大的問題是後勤保障,另外一個就是地勢,諸葛亮北伐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糧食後勤跟不上而被迫撤軍。伐東吳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有水陸運送糧食,即可以保障供應,更加可以節省一大部分人力開支。並且居高臨下,蜀漢水軍可以乘勢突襲荊州,夏口。
劉備軍團是當時三國最厲害的精銳軍團,剛剛以奪益州,戰漢中的勝利者氣勢,少壯派勢力強盛,比如黃權,吳班,馮習,張南,傅彤,宗預,廖化等。
當時荊州與東吳有世仇,東吳佔領荊州後,當地士族豪強與東吳血戰,陸遜殺掉近三萬人,以及劉備新敗才穩定局勢,少數民族如薩摩可等起兵配合蜀漢軍隊。
當時有人勸劉備派上將討伐,不必親征。孫權也想重新劃界和好,但是劉備是殺紅眼了,這個跟蜀漢以關羽被殺為藉口滅孫權的戰略有關。所以,劉備留下荊州老本諸葛亮,趙雲,魏延等看家,親自出徵。
力源新科技黃教主
要是諸葛亮去打東吳,可能更多的是循序漸進,談判多於戰爭。
關羽死後不久曹操就死了,曹丕按捺不住,也就稱帝,假如曹操不死,曹丕不篡位,劉備還真未必出征東吳,也算是“天下有變”。(其實倘若關羽不死,曹操死後就是最好的北伐時機)劉備於公元221年出征東吳,之前忙著稱帝的事,也算是趕在了北方局勢未完全穩定的大條件下。很多詬病劉備出征合理性的人似乎忽略了這一點。
劉備始終貫徹著“隆中對策”,荊州沒了,怎麼辦,只能奪回來。
諸葛亮比劉備還要保守謹慎,他是不贊成伐吳的,和劉備意見相左。劉備214年奪取益州,時局未穩,必須留得力干將坐鎮益州,諸葛亮是不二人選,劉備為什麼不讓諸葛亮去呢?可能是因為諸葛亮不同意這場戰爭。
諸葛亮還說,要是法正不死,劉備未必打這場仗,骨子裡就不同意。
要是真的換做諸葛亮去打仗,劉備坐鎮益州,那諸葛亮的外交政策一定會用的淋漓盡致,打仗不是他的目的,何談才是,但是何談又要軍事資本。諸葛亮肯定會步步為營,未必打了了劉備那樣的勝仗,也不會打出劉備的大敗仗。
從諸葛亮出祁山就能看出來他的謹慎程度,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他不同意,更是說明如此。
大眼大世界
如果諸葛亮去攻打東吳,劉備留守蜀中,蜀國當然不會慘敗。但晨雨認為如果這種假設存在,歷史將會改寫。曹丕有統一的可能。
我們先來說說諸葛亮為什麼不會慘敗。
心態決定一切,劉備此次帶兵攻吳,是為了替兄弟關羽報仇,復仇之心讓他急於和對手決戰,這種心態,讓陸遜所利用,在開始階段堅守不戰,讓蜀軍銳氣盡失,然後火燒連營,大敗蜀軍。
而諸葛亮如果帶兵攻吳,首先他生性謹慎,其次他和關羽並無兄弟之情,再者他明白和東吳相鬥的害處,所以他不會急於冒進攻擊,對手也就很難擊敗他。
因此說諸葛亮帶兵攻吳,不會象劉備那樣遭到慘敗,但勝負很難預料。
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說如果這種假設存在,曹丕會統一全國。
大家都知道,三國鼎立時期,曹魏最強,而蜀漢、東吳較弱,兩弱聯手,雖曹魏勢強也不能取之。魏國曹丕最希望什麼?就是蜀吳相爭,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如果此次是諸葛亮帶兵攻吳,雖不會慘敗,但取勝也難,只要劉備復仇之心不改,蜀吳兩國肯定會在此役中相持許久。而曹丕會在兩國相爭之際,穩定朝政,平定青州、徐州的臧霸、孫觀的勢力,養精蓄銳,等蜀吳兩國兩敗俱傷之時,一舉消滅吳蜀,統一全國。
雖然這是推測,但如果這種局面出現,曹丕有機會改變歷史,統一全國。
晨雨若宴
這個問題事實己經發生了。只是一種假如,首先,龐統死於落鳳坡,關羽大意失荊州,身死麥城;劉備討伐東吳報殺弟奪荊州之仇,諸葛亮不贊同劉備兵伐東吳,進諫國家大奸首惡是曹操,不是孫權。劉備不高興了,自已帶兵去討伐東吳,留下諸葛亮看家,不帶他上前線了。結果劉備伐吳失敗,病逝白帝城,都是由於不聽他的勸告,這顯示出他的遠見卓識。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力挽狂瀾,安居平五路,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南征北戰,無往而不勝。在與司馬懿對陣時,諸葛亮的智謀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司馬懿見多識廣,老奸巨猾,但與諸葛亮較量,總遜一籌。空城計、八陣圖、木牛流馬,諸葛亮總是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奇謀巧思,招招佔先;而司馬懿則總棋差一招,回回誤算,屢屢中計,不得不讚嘆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諸葛亮不支持劉備討伐東吳,更不會自己主張帶兵去討伐孫權。所以假設不成立。以上只是根據演義小說中故事情節發表的個人觀點,難免有疏漏不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珍愛惜緣16
這個問題是假設性問題,其實歷史是無法重來和假設的。娛樂大眾的推演一下,還望各位看官嘴下留情。
當時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佔領。荊州作為蜀國北伐中原的一個戰略據點,忽視了“荊州在揚州上游,關係吳國的安顧,孫權對荊州是勢所必爭的,否則便不能有吳國”。劉備、諸葛亮在夷陵之戰以前,對此始終無深刻認識,從而反覆同吳國爭奪荊州,把蜀軍主力10餘萬消耗在荊州戰場,劉備、關羽也為此喪命。故蜀國龐統、法正、趙雲,皆主張放棄荊州,集中主力北上爭奪雍、涼和關中,並有吳國為援,如此蜀國形勢當會改觀。既然劉備、諸葛亮未覺察其戰略計劃的錯誤,所以對吳國必全力爭奪荊州,毫無思想準備。他們把蜀漢兩大戰略據點之一的荊州重任,只交給關羽一人擔當,以一人之智力,如何能對付魏、吳兩大敵對強國。而且,在關羽北伐緊要關頭,又不給予一兵一卒支援。這是前文介紹,如果是諸葛亮去攻打東吳,不見得比劉備有更好的結果,其因有以下幾點:
關羽荊州軍團被東吳殲滅,作為三國中人口最少的蜀國,可謂已經傷筋動骨了。這個時候應該是主動放棄荊州才是上策,與東吳修好一同抗曹魏,或者再不濟主動收縮,修養生息。再圖發展。
如果劉備留在蜀中,諸葛亮去進攻東吳。在軍事行動上。諸葛亮要比劉備冷靜的多。不會衝動行事,不會像劉備那樣一開始勢如破竹,一定是穩紮穩打。步步蠶食。而且諸葛亮的戰略就是三分天下以圖發展。東吳在戰略上屬於可以聯合的盟友。不會攻滅東吳。而且以蜀國當時的實力也不可能做到。
跑調歌王309
如果諸葛亮去攻打東吳,劉備留在蜀中,蜀國不會慘敗!不過這個假設不成立,因為諸葛亮的“隆中對”主要策略就是“聯吳抗曹”,這個也是劉備為何攻打東吳不帶諸葛亮的原因之一。
劉備堅決自己帥軍攻打東吳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1、為二弟關羽報仇。關羽被東吳呂蒙的潘璋所殺,出兵東吳為關羽報仇師出有名。
2、奪回荊州;荊州的重要性對於蜀國來說太重要了,其實三國時代的荊州是現在的湖南湖北的總和,魏蜀吳都是佔據了荊州的一部分,蜀國佔據的是荊州的中西部,荊州屬於長江的中游地區,劉備的軍隊可以直出峽口進攻東吳,但是東吳方面奪去了荊州的中西部,守住了出川的峽口,將劉備的軍隊徹底鎖死在了蜀中。以後劉備的軍隊如果想出川進攻東吳變得十分困難。
2、劉備在漢中親率大軍擊敗曹操,自信心得到膨脹,感覺東吳並沒有那麼難。赤壁之戰梟雄曹操打東吳20萬軍隊被燒的片甲不留,如果劉備能打下東吳,一方面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可以說比曹操都厲害了,畢竟曹操和他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說過這天下英雄曹操一個,他劉備一個。而且從整個三國時期,感覺東吳似乎沒有太出彩的將軍,一直都是被攻擊的對象,只是自保有餘。
3、“聯吳抗曹”的主張是諸葛亮提議並且促成的,再讓諸葛亮去攻打東吳,總感覺不是那個味,而且蜀國需要諸葛亮去安撫後方,籌備糧草,其他人沒有合適的。此時龐統、法正都已經死了,大後方並不安穩。
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從劉備開始一直到劉禪亡國,蜀國缺人才的軟肋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有人才的時候往往又留不長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武將方面,五虎將哪個都是單挑一方的猛人,文臣方面龐統、法正也都是牛逼哄哄的,貌似都不長久,很快不是戰場被殺就是有病死了,感覺跟著劉備的命不硬容易被剋死。
你懂得zyt9573
不會,而且還會大獲全勝。 1.首先歷史沒有如果,這隻能作為學術性問題探究。《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描寫,諸葛亮是繼續希望聯吳抗曹的,而且經赤壁之戰後,他的才華已被劉備、關羽、張飛讚賞,但是也使劉備猜疑,諸葛亮也清楚,因而伐吳之事諸葛亮不參與,留守成都,從而使劉備戰敗。 2.倘若諸葛亮作主帥徵吳,劉備留守成都。按照諸葛亮的智謀與謹慎,東吳的陸遜自然難敵,之前陸遜大敗劉備,是利用劉備輕敵及時機把握浪費等原因把劉備擊敗,而對於諸葛亮,這些失誤將不復存在。 3.按諸葛亮指揮藝術,陸遜自然吃虧。從劉備敗退後,諸葛亮施放的迷魂石陣,可知,陸遜的藝術,比諸葛亮差了個檔次。兩軍對陣,諸葛亮指揮的軍隊,完全可以大敗陸遜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