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佈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佔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1。


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一、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數字技術助推經濟社會轉型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半年增長率為2.7%。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成為促進我國消費升級、經濟社會轉型、構建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推動力。

手機網民佔比達96.3%,移動互聯網主導地位強化

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上半年,各類手機應用的用戶規模不斷上升,場景更加豐富。其中,手機外賣應用增長最為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74億,較2016年底增長41.4%;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線下場景使用特點突出,4.63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二、互聯網時代誕生“互聯網思維”,催生的互聯網企業火速增長遠超傳統企業

“互聯網思維”這一概念大約誕生於2014年前後,一批互聯網企業以顛覆者的形態出現,以獨特的管理方法、商業模式迅速地獲得成長。一時之間,互聯網思維被創業者奉為圭臬,傳統企業也紛紛嘗試擁抱互聯網思維,以應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入侵。

浮躁之下,有聲音說:如果從對社會生產力提升的角度看,蒸汽機的應用、電力的普及,引發了生產力的革命,我們卻沒有聽過“蒸汽機思維”、“電力思維”這樣的概念。因為蒸汽機、電力基本上是以基礎設施的形式進入到各行各業之中,企業的整體效率得到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依然嚴格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

而互聯網尚未完全以基礎設施的形式進入經濟的毛細血管中。目光所見,互聯網催生了一類全新企業,通常是提供純數字化的互聯網服務(軟件、網絡服務、SaaS等),它們以遠遠超過傳統企業的增長速度和規模,成為新的領導者。

三、互聯網企業由“紅利期”走向“瓶頸期”

中國互聯網的創業熱潮出現在2012~2014年期間,而同期的手機普及率情況為:2008年,我國手機普及率只有48.6%,到2014年達到94.03%。這期間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00%,到2016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已接近5億部。

然而,近10年的高速發展使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2016年,我國手機普及率已達到95.6%。2017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4%的下滑。智能手機普及度的飽和,使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步入尾聲。

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雖然互聯網企業在收益上具有網絡效應,邊際成本極低,但別忘了另一個對企業收益有重要影響的指標——企業總成本。以騰訊公司總成本和月活躍用戶數據進行擬合,如圖所示,公司總成本(y)與用戶數量(x)的3.18次方呈正比,用戶數帶來的總成本提升,甚至超過了對公司市值的提升作用。運用同期的數據,進一步分析平均成本與用戶數的關係,計算出月活躍用戶數與平均成本的相關係數為0.98,為顯著正相關關係,說明隨著用戶數量的提升,公司平均成本也在提升,這與邊際成本遞減的理論似乎相矛盾。

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產生這種矛盾的原因是,互聯網企業邊際成本遞減,是建立在非常理想的假設條件下,不考慮因規模增加而帶來的固定投資。現實中,互聯網企業為支撐其提供的網絡服務,需要購置大量的服務器、系統軟件、數據庫等軟硬件設施。當用戶規模擴大時,需要配置的軟硬件設施要同步增加,同時為了保障業務的安全性,還需要購置冗餘的設備,以提供災難恢復等服務。

固定成本投入的大幅增加,超過了企業的收益提升,學者們稱這種現象為“成本的黑洞效應”。很多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早期,主營業務收入有限,依靠風險投資維持經營。成本黑洞效應往往令企業在達到規模經濟之前耗盡資金,遭遇失敗。

四、互聯網思維的侷限性迫使互聯網企業重新佈局,如何破局很重要!

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1、從追求增量到做深存量

隨著用戶和流量紅利的消退,互聯網企業應該從追求增量轉換為挖掘現有用戶價值,提高單個用戶價值的存量思維。增量思維的核心是以獲取客戶為第一目的,追求利潤總額,不計較單個用戶的利潤率。當企業用戶已經接近飽和,就需要提高從單個用戶處獲得的價值。

經濟學中有一個“效用”的概念,即用戶擁有產品/服務後獲得的滿足程度,用戶效用和商品價格的差,稱之為消費者剩餘,只有存在消費者剩餘的情況下,用戶才會產生購買行為。從這個視角看,企業提高單個用戶的價值有兩種基本途徑。

(1)通過精準營銷,提供效用高的產品,讓用戶感覺產品“便宜了”,增加復購率。

(2)運用價格歧視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費者剩餘。對於企業而言,消費者剩餘越少越好,採取價格歧視的辦法,可以針對每一位用戶量身定製價格,在大數據時代,這成為一種可能。

2、範圍經濟主導的多元化

互聯網企業卻有所不同,由於信息技術在軟件代碼、服務器等資源上能夠充分實現複用,從而實現範圍經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亞馬遜和谷歌。

3、利用新技術打通多維場景

當線上、線下的成本趨同,企業需要打通多維的消費場景。線上適合銷售數字產品,如音樂、電影、軟件、遊戲、圖書等,以成本領先戰略為主,以低價贏得價格敏感的用戶。線下則適合銷售品牌感知力強,利潤高的產品,以營造差異化為目標,如服裝、數碼家電、工藝品、輕奢商品、食品、生鮮等。進入線下市場,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開設店面,而是利用新技術,提高店面的運營效率。

4、善用後發優勢

雖然我國互聯網企業在近幾年取得了高速的成長,頗有趕超美國之勢,但不可否認,在核心技術上,我們與美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判斷一個行業的競爭力,觀察這個行業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不失為一個有效的參照視角。

中國網民已達7億互聯網紅利卻走向“瓶頸期”,相關企業如何熬過

我們統計了2018年第1季度,在互聯網相關領域,中美兩國獨角獸企業的分佈情況(圖 5),發現中國獨角獸企業,主要分佈在電子商務、按需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主要服務於消費市場。而美國的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大數據、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軟件與服務等領域,主要服務於生產力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