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2.0時代想要致富?先搞明白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挖礦吧!

一、區塊鏈為何這麼熱

這段時間對於區塊鏈的熱議,其實主要是比特幣的案例引起的。實際上應該這樣看待比特幣和區塊鏈之間的關係:區塊鏈它是底層技術,是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技術上的突破。而比特幣可以認為是,區塊鏈在現實世界裡面的社會實驗。比特幣的興起是2009年,到現在應該快十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它(比特幣)證實了它(區塊鏈)的安全性、可靠性,而且由於現在幣值的炒作,使很多人認識到比特幣,也認識到它底層的區塊鏈。所以是比特幣本身的泡沫,讓大家認識了區塊鏈。也是在這個時點上,造成了很多對於區塊鏈的熱議。

互聯網2.0時代想要致富?先搞明白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挖礦吧!

區塊鏈技術,實際上簡單的理解就是一種協議,互聯網上的協議。類比於過去互聯網中的TCP/IP協議,TCP/IP是以IP地址為基點的,而在區塊鏈裡面,是以賬戶為基點的。在結構上來說,互聯網是中心對個體;在網絡結構上,區塊鏈是個體對個體,也就是每個個體(對於)它沒有特殊性。它是用什麼樣的技術來實現的?這就是大家熱議的所謂分佈式賬簿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區塊,是在一段時間裡,所有在鏈上交易的集合。它把這個區塊打包、封裝,然後用時間戳戳好,再放在鏈上。這個鏈就保證了所有的區塊是連在一起的。

如果要攻擊,要改變某一個區塊,則需要改變區塊上所有的記錄,而這在統計上或者概率上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區塊鏈技術,它在安全性上是如何保證的。基於這引申出來很多的商業應用,比如說智能合約的應用,實際上這是未來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也是很多目前商業應用的方向。

二、區塊鏈原理機制——共識機制

互聯網2.0時代想要致富?先搞明白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挖礦吧!

在區塊鏈系統當中,沒有一個像銀行一樣的中心化記賬機構。保證每一筆交易在所有記賬節點上的一致性。讓全網達成共識至關重要,共識機制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目前主要的共識機制有,工作量證明機制POW權益證明機制POS,POW通過評估你的工作量來決定你獲得記賬權的幾率,工作量越大就越有可能獲得記賬機會。

POS通過評估你持有代幣的數量和時長,來決定你獲得記賬權的幾率。這就類似於股票的分紅制度,持有股權相對多的人能夠獲得更多分紅。DPOS與POS 只是選了一些 “人大代表”,與pos 的主要區別在於節點選舉若干代理人,由代理人驗證和記賬,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可能還會誕生更先進的共識機制。

三、區塊鏈為何備受金融領域青睞?

首先區塊鏈本身就是基於交易而設計的,甚至區塊鏈的技術術語,都是以交易、賬戶、錢包這樣一些在金融場景應用下的概念,去形成的、去表述的,所以它天然的就是一種交易機制。

而交易在金融領域是流動性最強,最活躍的,而且交易是金融的命脈,這就是為什麼它(區塊鏈)會在這個領域首先興起。

它也是交易機制的革命,如何保證在區塊鏈上的每個人、每一個賬戶、每一個區塊鏈上的節點,(去)相信另外一個區塊鏈上節點的信用,它解決了這麼一個問題。也就是過去一定需要有中介(才能實現)的一些交易,現在可以成為點對點之間的交易。

這和前一段時間比較熱的P2P貸款不大一樣。雖然它叫P2P貸款,但實際上還是有一個平臺,很多的風險來自於這個平臺,平臺的跑路、平臺槓桿的增加,這些都會對實體經濟產生擾動。但是如果去掉這個平臺,真正實現個人對個人的交易的話,它(會)是真正的分散。假設沒有操縱,都是個人對個人的,那麼在這樣一個分散化的交易機制下,要產生系統性風險是比較困難的。

區塊鏈的特別之處,應該說它的革命性比互聯網的革命性還要深刻。可以和它相比的,在金融方面的突破,比如說第一個銀行的誕生,第一家股份公司的制度的形成,複式記賬制度的形成,才可以和它相比。

為什麼這麼說?它第一次使得個人的財產、個人的價值可以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交易,立刻實現價值的轉換。比如說一個人未來有某種技能,他有某項服務可以提供。在過去,他首先需要去尋找中介,但是現在他可以進入到鏈條當中,可以點對點,對鏈上所有的其他人提供服務。而這種是安全的、可靠的,而且很有效,交易成本也非常低。

四、區塊鏈開啟金融業的新時代

互聯網2.0時代想要致富?先搞明白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挖礦吧!

比特幣的興起,區塊鏈的興起,尤其是在金融裡面的應用,起始於次貸危機之後。當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合約叫做“信用違約掉期”。它實際上能夠使每一個銀行或者機構的信用得到保證,對經濟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使這種信用違約掉期的衍生品曝光,(美國政府)認為它是造成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

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對銀行業實行了非常強的監管,很多的金融創新,很多的產品,都要求進行很強的監管。而且由於監管清算的過程非常中心化,他們(監管要求所有金融產品的交易)成立中心的清算機構,所有的產品本來是櫃檯交易的,但後來都需要通過非常複雜的過程來做清算,使得交易的成本大幅提高,很多市場也因此而消失,或者是流動性大大地打折扣。

由於這種監管的形成,很多的金融機構、金融的從業人員以前的職位也就完全消失了。現在(危機後)在美國一些風險投資,會投資於區塊鏈的應用,使過去不能交易或者交易成本相當高的一些品種,包括貸款、掉期,或者其他一些商品,現在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

實際上之所以說它是一個革命性的、顛覆性的技術,不光是指它帶來的這種點對點的交易,更多的是由於這種可能性,使得很多應用場景的創新有爆發式的增長。

五、比特幣上漲的原因:競爭記賬

競爭記賬是比特幣系統的記賬方式,他解決了如何在去中心化記賬系統中保證比特幣賬本一致性問題。比特幣系統中沒有中心化的記賬機構,每一個節點都有記賬權。

如何保證賬本一致性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比特幣網絡中,全網礦工共同參與算力競爭,算力高的礦工計算能力更強,更容易獲得記賬權,成功搶到記賬權的礦工負責記賬,並將賬本信息同步給整個網絡,作為回報,礦工將獲得系統新生成的比特幣獎勵。

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為了獲得比特幣,越來越多人參與競爭比特幣記賬權,全網算力難度呈指數級上升。

六、礦場究竟是什麼?

礦場是集中管理礦機的場所,一般選址在電費相對便宜並且比較穩定的地方。早期的礦場運營比較粗放,就是搭一個架子,然後把礦機架上去就可以開始運營了,後來發現這種運行方式,礦機損壞率高,維修成本太高了,後來開始有了通風,還有隔塵等方案。

再往後發展,就有了室內溫度和溼度的嚴格控制,現在整個礦場的運營方案,還在不斷升級和進化,因為礦機運行起來噪音比較大,一臺礦機運轉時,在一米處測試噪音達到73dr(a)左右,幾千臺礦機運轉起來對周圍的影響可想而知。所以有些地方經過設計和裝修改造,出現了靜音礦場。

五、隔離見證是什麼?

隔離見證是區塊鏈擴容的一種方法,已經在萊特幣和比特幣上成功實施。目前區塊鏈上每個區塊內不僅記錄了每筆轉賬交易的具體信息。即在哪個時間點賬戶收到或轉出多少比特幣,還包含了每筆交易的數字簽名用來驗證該交易的合法性。

礦工在打包區塊的時候需要用數字簽名一一驗證每筆交易,確認沒有問題之後才會將該筆交易記錄在區塊裡。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他們只關心每個賬戶有多少資產,並不需要驗證每筆交易。隔離見證就是把區塊內的數字簽名信息拿出去,讓每個區塊可以承載更多筆交易,從而達到擴容的目的。

七、礦池怎麼挖礦

隨著參與挖礦的人數越來越多,比特幣全網的算力不斷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算力都很難在挖到比特幣。這時候,礦池誕生了,礦池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將分散在全球的礦工及礦場的算力進行聯結一起挖礦,礦池負責信息打包。接入進來的礦場算力負責競爭記賬權,由於集合了很多礦工的算力,所以礦池的算力佔比大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高。

礦池挖礦所產生的比特幣獎勵會按照每個礦工貢獻算力的佔比進行分配,相較單獨挖礦加入礦池可以獲得更加穩定的收益。目前全球算力較大的礦池有:魚池、蟻池、幣網、國池、bitfury,除了BITFURY其餘都來自中國。

任何一個革命性的技術要發展的話,必然需要有泡沫。泡沫有它的兩面性,它如果破滅,對很多的家庭、個人、投資人造成影響,繼而對整個經濟造成一定的擾動,這是要避免的。

但是實際上所有的技術革命,一定要通過泡沫的形式,才能實現飛躍式發展。因為所有的技術,新的技術,在初期都是很小的,不為人知的。

通過泡沫的過程,可以使它迅速擴大,讓很多人對它進行關注,而且有很多的資本、資金投入到這項技術裡面。雖然它風險很大,但如果沒有泡沫,這些資本和投資可能都不會關注這件事情,也就沒有辦法實現它應該有的價值。

比如說互聯網,互聯網實際上興起於90年代,然後通過慢慢的發酵,到2000年有90%的網絡公司倒閉了。現在留存下來的,都是在這些倒閉公司的(經驗)基礎之上慢慢發展起來。互聯網是經歷了泡沫以後,在第二輪才真正與商業很好地結合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