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9%,那些1%成功的人都具備這些特質你有嗎

判斷一個創業者能否成大事,也就是說,看創業者是否成功。那就要看這個人是不是具備成功創業者的特質。如果我們能夠分析現在那些獨角獸企業大佬的特質,這一點是可以分析出來的。

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9%,那些1%成功的人都具備這些特質你有嗎

一 成功創業者需要必備的主觀特質:

我們分析這些成功創業者,老一輩的李嘉誠柳傳志張瑞敏也好,中生代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還是年輕一代的滴滴打車的老闆程維等也好,分析來看,一般來說他們主要有這樣一些特質:

1,有非常強的進取心與野心。

我們經常看到阿里巴巴早期創業的資料,馬雲給十八羅漢講未來的願景的時候,從一個大家吃盒飯的小公寓裡就開始講全球化的願景。外人看來可能是做傳銷的,很少有人相信。這說明他們創業之初就是高定位的,很有野心的。最近噹噹網出售給了海航,噹噹網基礎當初是最好的,但是並沒有做到甚至還做小了,在發展過程中其中有一個機會就是與騰訊合作,據媒體報道,據騰訊和李國慶夫婦談判的過程來看,騰訊的人回來向馬化騰彙報說李國慶夫婦沒有雄心壯志,我想這就是噹噹和阿里巴巴的差距,也造成了後來他們發展的差距。

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9%,那些1%成功的人都具備這些特質你有嗎

2,有很大的氣量。

做大事的人一定不能數小錢,對手下的人,對周邊的人一定要寬宏大量。我們看到,柳傳志當年對孫宏斌就是寬宏大量,雖然有矛盾有鬥爭,但孫宏斌出來之後,還資助他創業。馬雲自己在阿里巴巴所佔的股份其實並不多,但是很多公司打拼的高管,尤其是初創者都有股份,這與一般的土老闆動輒自己佔100%的股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要有敏銳的市場感覺。

創業一條充滿荊棘之路,首先活下來,是要靠市場活下來。他的創業者首先是對市場很有感覺的人才行,我們看這些成功的創業者,不管技術出身管理出身,其實就看以看出市場出身。比如,史玉柱能夠創業成功,大程度上對中國的廣大農村市場具有特殊的瞭解。我們現在講解決痛點,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解決市場的痛點。

4.要有先天下憂而憂的胸懷。

但凡能夠把企業做大的企業家,一定是心懷天下,才能夠把公司發展視野放到全國、全行業去思考問題,擁有這樣的企圖心的企業家,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

5.要有善於整合資源的能力。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創業者要想成功靠的不是自己,而是洞察趨勢,發現商業機會,整合優秀人才得能力。阿里有十八羅漢,騰訊有五虎,新東方有三駕馬車,但凡優秀的創業者有具備整合資源,描繪願景的能力。

6.要有踏實可靠的幹勁。

創業不是說吹牛,不是說的好聽就會成功。一般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少說話多做事的類型,認真做項目,做產品,才容易成功。像雷軍,從最初的米聊到如今的小米6,我認為雷軍能成功,就是因為他認真做產品,而不是到處演講吹年。

二 成功創業者必須要具備的客觀因素

1.選擇對的創業地點很重要

選址對於企業來說一直很重要。在正確的位置開店是關鍵,同時要把成本、潛在客戶的地理位置以及整個行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關於創業選址,最為人津津樂道稱頌的是星巴克和肯德基。

首先,星巴克極大地運用了數學的功力:通過建模,把涉及市場的多項參數設計進一套決策模型,市調人員將相關數據輸入,產生一系列較為明確的決策建議。然後根據建議進行實地調查預測評估,盡最大努力獲取各種各樣的數據,充分了解車流量、消費群體分佈、安全信息、商業構成以及其它相關信息。依據目的地地區實際流動人群,甚至從他們的穿著、年齡、男女比例來確定潛在的客戶數量。

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9%,那些1%成功的人都具備這些特質你有嗎

2 企業及產品定位很重要

作為一個公司老闆或者產品經理,你首先要明白,產品以後你是要賣給誰,誰來消費,消費什麼東西?

對於沒有產品的公司,找到了產品,再去找客戶,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晚了。大家一定要記住,先去找人找客戶,再找產品,這就是一種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的一個核心就是,先有用戶,後有產品,只要有足夠的用戶基數,產品賣啥,並不是問題,只要找到這個用戶群,賣他們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了。

對於大多數人,根本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對於一個根本不知道自己賣什麼的人來說,先去選擇產品是錯的!永遠只會看到別人什麼賣的好,就去賣什麼,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也是沒有先機的。至少這個思維模式會害慘你。對於已經有了產品的公司,可以根據他的客戶群體對產品的需求去做微調就可以了。但是,第一條也是最核心的。你的產品賣給誰,誰來消費,他們消費什麼。

3 要學會管理,正確處理資金。

很多創業新手其中一個最大的錯誤是花費太多,當企業的創始人變得過於著急並且僱用大量的員工時,往往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你得把錢留出一部分,考慮這些問題:如果企業突然不得不承擔昂貴的變更費用,並且資金不足,問題被擱置起來時該怎麼辦?

如果必須做備份計劃時,原始計劃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投資者退出或者客戶不付款該怎麼辦?如果突然發現企業的關鍵環節成本太高又該怎麼辦?你有沒有錢來處理這種情況?沒有對資金的適當管理和使用,新的企業就可能永遠不會揚帆啟航。

創業沒有那麼容易,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據調查,每100家國內創業企業中,只有20~30家可以熬過1年,而能熬過3年的只佔這其中的30%;至於如今流行的大學生創業,其失敗率更是高達99%。但每年仍然有數以萬計的人走在創業的道路上,資金、經驗、人脈、平臺等成為每個創業者夢寐以求的元素。而投資者坐擁多方資源,千淘萬漉,只為吹盡黃沙始到金。

創業是什麼?憧憬、願景、目標,同時堅持、解決困難、找到出路。創業的開始意味著一生,而不是一陣子,除非你運氣特別好。創業就是一種狀態、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你為之奮鬥的代價,而不是一種風景、一種所謂的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