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紙織畫起源於福建省永春縣,屬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通過在宣紙上繪畫,裁剪,編織,填色裝裱而成,具有朦朧美感的藝術品。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永春古稱桃源,相傳隋唐朝年間,永春桃源兩岸種植了許多桃樹,每逢春花燦爛時,桃花奼紫嫣紅,薄霧輕紗,隱隱籠罩。

如此美景吸引了很多前來踏青賞花之人,霧中觀花,也激發了當時藝人的創作思維和靈感,紙織畫應運而生。。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織畫此為永春特產。其法以佳紙作字或畫,乃剪為長條細縷而以純白之條縷經緯之,然後加以彩色。與古所謂罨畫及香筆記挈畫相類。”——《永春州志》卷十一

永春紙織畫誕生於1400多年前,曾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並稱“中國四大家織”

2011年,永春紙織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紙織畫《春曉圖》)

永春紙織畫的製作技藝十分複雜,需經歷繪畫、裁剪、編織、填色、裝裱等主要步驟。

紙織畫一般採用熟宣作畫,因生宣易吸水,紙條極易拉斷,春日尤甚。古時藝人常避開春日製畫,如今藝人則藉助空調、電吹風降低溼度。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繪畫:紙織畫的繪畫與國畫一般無二,但是為了在編織後仍然保持作品的色澤,顏色通常要比國畫更為濃重。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裁剪:把繪好的圖畫進行分割,需用小刀按一定規格細心地裁成一條纖細的紙條,其寬不到二毫米,頭尾不斷,保持一致,此作經線,另再取潔白的宣紙切成大小和經線一樣的紙條作為緯線。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編織:織機與織布機無大異,依畫作大小,選不同織機。將事先裁好的白色紙條有規則地穿插在裁好的畫中。一步是紙織畫能夠產生朦朧效果的關鍵所在。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填色:這步不是必須的,人物和鳥獸圖才需要。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裝裱:俗話說“三分書畫七分表,人靠衣裳圖靠框”,像其他書畫藝術品一樣裝裱起來,讓紙織畫便於保存,看上去也更加精美。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近看紙痕交織,經緯分明;遠觀如同覆蓋了一層薄紗,如同仙境,若隱若現。這是永春紙織畫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

清代泉州翰林陳肇仁在《紙織白鶴幛詩》中讚道:“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我聞桃源場中客,妙技別出關徐荊;併力勞作萬萬縷,縷以素紙痕分明;煙雲斯須出素手,筆墨化盡恆畦盯。”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紙織畫作為一種獨特工藝品早已流芳百世,聞名海內外。

在古代,它是宮廷進貢的禮品和達官顯貴收藏的珍品。據史料記載,康熙、乾隆皇帝十分喜愛紙織畫,宮廷裡時有掛屏。

現如今,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首腦和100多個博物館、大學等均有收藏永春紙織畫,它不僅是一種工藝品,也是國與國之間的“友誼使者”。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余光中觀賞紙織畫作)

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2011年回永春尋根,也曾觀看紙織畫作品展覽,並對永春保存與傳承紙織畫的現狀作出了高度評價。

由於製作艱難,且古習“父子相傳、傳媳不傳女”,而幾度興衰,瀕臨失傳。1949年以後,永春當地老藝人黃永源公開收徒授藝,永春紙織畫才得以傳承至今。

用紙也能織出一幅畫?——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穿越千年歷史長河,依然令所見之人嘆其美麗與神奇。如此富含古人智慧與匠心的傳統技藝,如何得以傳承發展,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

無論你是喜歡收藏的還是喜歡工匠作品的,都推薦你添加:非遺世家,我們每天都會不停的輸出對匠粉們的精神食糧,如果文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給我們評論提出,匠粉期待你寶貴的意見!

為了讓身邊更多人瞭解非遺,歡迎轉發匠粉此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