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大規格苗木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隨著國家生態建設的持續推進,大中規格的苗木市場行情逐漸回暖,尤其全冠、樹形好的大苗,從來不缺乏市場。

生產大規格苗木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那麼,在生產過程中,應當如何科學地培育出優質的大苗?

1. 移植的次數和密度

培育大苗的移植次數會根據樹種生長快慢以及圃地、肥水等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來說,生長快的苗木每隔2年移植一次,經過1-2次移植即可出圃;而生長緩慢和根系不太發達的樹種,需要移植2-3次以上,每次移植培育2-5年,當年齡達6-10年出圃。

2. 苗木的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培育大苗的必要措施。通過整形修剪可培養出通直而高大的主幹和理想的冠形,從何獲得勻稱、美觀的樹形。同時還能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生長,以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對於綠化造林大苗的整形修剪,其基本原則是:在控制好幹形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強枝生長,促進弱枝生長,從而保證冠形的正常生長。此外,整形修枝要根據樹種的不同而區別對待,如闊葉林苗木以修枝為主,整形為輔;而針葉林苗木則與之相反。

生產大規格苗木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1)幹形改善

對於一些苗木不直或苗幹生長不良的樹種,可以通過截幹來獲得筆直的幹形,如刺槐、泡桐、懸鈴、橡樹以及部分萌櫱性較強的楊樹等。對於對苗齡較大的苗木,若發現苗幹上部出現彎曲而且不能直立向上生長的情況時,可剪掉彎曲部分,促使剪口芽萌發來代替主幹。但是隨著苗木高度的增加,要逐步修剪下部著生的枝條來提高苗木的枝下高。

2)冠形改善

對於大規格苗木的冠形,主要是使其生長均勻,不出現偏冠和畸形等。主要方式有抑強促弱、疏枝修剪、改變分枝角度以及抹芽和摘心。

3)修剪時間

苗木修剪主要可以分為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

休眠期修剪,顧名思義就是在苗木的休眠期內進行,如落葉松樹種從苗木落葉開始到第二年春季苗木萌發前止,故又稱冬季修剪。具體時間因樹種和氣候條件而異。一般抑強促弱和疏枝修剪等都是在休眠期進行。

生長期修剪則是在苗木萌芽以後到生長停止之前進行的,故又稱夏季修剪,如抹芽和摘心等都屬於生長期修剪。

生產大規格苗木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苗木經過修剪可以促進局部生長,但也容易影響整體生長平衡,例如過分修剪樹冠會使樹木生長量下降、造成樹體矮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