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歇茬在即,這些工作不能歇

進入6月份,大棚蔬菜逐漸進入拔園歇茬期。拔園後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準備土壤處理,一般有1-2個月的時間。近期聯社技術人員在為社員測土過程中,部分菜農反映大棚土壤變紅,補充鈣肥不吸收。

菜農之家聯合社專家判斷:土壤可能已出現鹽漬化現象。菜農應根據自己大棚的實際情況,提前計劃好土壤處理的最佳措施,做到胸中有數。

大棚歇茬在即,這些工作不能歇

(一)土壤鹽漬化特徵

當地面出現綠、白、紅三色就說明土壤中礦質元素有大量積累,出現了不同程度鹽漬化。

1.綠色:第一階段出現綠色的苔蘚,在氮肥過剩的情況下,苔蘚會迅速繁殖,常出現在灌溉管道附近。

2.白色:第二階段地表積累一層白霜,俗稱“返白鹼”。由於過量施用化肥,使鈣、鈉、鎂等陽離子在土壤便面大量積聚,與氯離子、硫酸根、碳酸根等發生化合反應形成。

3.紅色:第三階段出現紅色的紫球藻(一種鹽鹼指示植物),它的出現說明土裡的鹽分已經很高了,可能嚴重影響蔬菜生長。

(二)土壤鹽漬化形成原因

1、設施內環境封閉

設施栽培中,無論大棚還是溫室都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棚內溫度和溼度都相對較高,不僅加強土壤礦物質的分解,也增強了蒸騰作用,使土壤下層中的鹽分隨水分上移並積累,引起土壤表層積鹽。此外,密閉的溫室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人工灌溉僅涉及到表耕層,無法使多餘鹽分淋洗掉。因此棚內高溫高溼和無降雨淋洗成為設施土壤鹽漬化的一個重要成因。

2、施肥不合理

設施蔬菜種植中,農戶為獲得高產,盲目施用大量化肥,且一般蔬菜栽培週期短,導致大量化肥沒有被蔬菜吸收而殘留在土壤中,這是導致土壤鹽漬化的直接原因。

3、灌溉不合理

大水漫灌,頻繁灌水,會使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土壤通透性會降低,鹽分不但不能移動到土壤深層反而隨毛細管水上升到土壤表層,加之有些地方井水中鹽分含量偏高,頻繁使用井水灌溉增加了土壤表層鹽分濃度,加劇土壤板結和鹽漬化的形成。

4、耕作方式不合理

設施蔬菜栽培中多采用小型旋耕機耕翻,使耕作層變淺,又形成了較硬的犁底層,水肥容易聚積在耕作層,使土壤表層鹽分逐年增高。

大棚歇茬在即,這些工作不能歇

(三)土壤鹽漬化危害

1、造成蔬菜生理乾旱

土壤中可溶性鹽過多,土壤溶液濃度大,引起植物根細胞吸收土壤水分困難或者是脫水。尤其是在高溫強光照情況下,生理乾旱現象表現得更為嚴重。蔬菜發生生理乾旱後易引起生長髮育不良,植株抗病性下降,病蟲害加重等後果,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2、影響蔬菜對養分的吸收

作物所需的養分一般都是隨水分進入體內,土壤鹽分過多,影響作物對水分吸收,因此也影響作物吸收養分。並且土壤中有硝酸鹽積累時,會引起蔬菜對礦質元素吸收不平衡,硝酸鹽在酸性土中積累可引起Fe、Mn中毒和發生Zn、Cu缺乏症;石灰性土壤則可能引起Fe、Zn和Cu等元素的缺乏。

3、土壤質量下降

土壤中含鹽分過高時,可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影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從而間接影響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比如說,土壤含鹽量的增加,首先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動,降低土壤中硝化細菌、磷細菌和磷酸還原酶的活性,從而使N的氨化和硝化作用受抑制,降低N的有效性。

大棚歇茬在即,這些工作不能歇

(四)鹽漬化防治措施

1.根據土壤特性合理使用有機肥。

像沙質土中宜多施有機肥,逐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每畝可使用農家有機肥15-20方,通過連年使用,可以較快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加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質土在加大有機肥使用量,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的同時,還應注重向土壤中摻入適量的沙子,加強土壤的滲水能力,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因為黏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較強,一旦使用過多的複合肥很容易導致土壤含鹽量過高,因此以使用全溶性的衝施肥為好。

2.在滿足蔬菜生長所需的條件下,減少化肥使用量。

減少化肥使用量可從“源頭”上控制大棚土壤鹽漬化的發生。常年施入土壤中的化學肥料就是“鹽離子”的來源。通過減少化肥使用量,可從根本上解決土壤鹽漬化的問題。建議菜農少用或不用蔬菜利用率低的複合肥料或單一肥料,改為選用全營養、全水溶、全吸收、低殘留的高品質水溶肥或液體肥。不僅施用量少,而且利用率高,是一般普通複合肥的2倍多。

3.每3-5年要深翻一次土壤。

鹽害發生嚴重的土層,多表現為板結、透氣性差等特點,生產中,通過深翻土壤,打破土層結構,將上層全鹽含量較高的表層土壤翻到底層,可降低土壤的鹽漬化程度。另外,

深翻土壤還能打破因常年使用旋耕機而形成的“犁底層”。建議土壤深翻最好結合著旋耕機打地一併進行,或選用專門的大棚土壤深翻機、小型挖掘機等,深翻深度可達40釐米以上。

4.提高棚室各類秸稈的用量。

秸稈其腐解的過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的礦質元素,同時作物還田又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了土壤透氣性,促生了土壤有益微生物,可謂一舉多得。秸稈反應堆使用方法:在作物種植行內,下挖50釐米後,填充玉米秸稈等材料,並噴施快速腐熟劑肥力高等,而後覆土掩埋,並灌一定量水,一週後便可定植蔬菜。

5.要補充足夠的有益菌。

有益菌中不同的菌種具有固氮、解磷、解鉀等功能,將土壤中殘留的無效礦質營養分解為可被直接吸收的速效營養,從而降低土壤的鹽度。如EM豆粕菌液

6.利用鹽隨水走的特點大水壓鹽。

可通過大水漫灌或揭棚自然淋灌的措施,將根系主要分佈土層(0-30釐米)的鹽分淋溶到土壤深層,即把耕作層內的高濃度鹽離子“帶走”。建議該法在蔬菜拔園後進行,或者在夏季與高溫悶棚一併進行,即先打一遍地,而後大灌水,悶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