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鰓黴!這種病小草魚越用藥死得越多

文 | 圖 洞庭海大 呂家銘

一、致病原因分析

1、目前很多養戶疏於水質管理,池塘水色大多渾濁,水質惡化、不穩定,有機質過多;水質偏酸性容易滋生病原菌,鰓黴菌侵入鰓部引起鰓黴。

警惕鰓黴!這種病小草魚越用藥死得越多

2、魚池淤泥過多,注排水困難。

3、不恰當用藥導致魚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此病。

二、何為黴菌性爛鰓?

警惕鰓黴!這種病小草魚越用藥死得越多

1、病原體:是由鰓黴菌侵入腮部而引起的,它是一種真菌,從菌絲的形態表現出兩種不同類型:

一種為鰓黴的菌絲較粗直而少彎曲,分枝很少,通常是單枝延長生長,不進入血管和軟骨,僅在鰓小片的組織內生長。

另外一種為鰓黴的菌絲較細,壁厚,常彎曲成網狀,分枝特別多,分枝沿鰓絲血管或穿入軟骨生長,縱橫交錯,充滿鰓絲和鰓小片。

警惕鰓黴!這種病小草魚越用藥死得越多

2、鰓黴症狀:

初期:表現為魚上食臺不肯吃料,吃料時會自發的突然炸群散開,然後成群結隊的在食臺周圍打轉,形式就象由車輪蟲症狀似的。中期:發病魚就表現為離群獨遊,大白天也長時間浮在水面上不下去,形式就像缺氧症狀似的。此時病魚眼球外凸,形似金魚眼,魚體發黑,由於病魚免疫力降低,有的鰭條發白,同時許多病魚伴隨著肝膽和腸炎等併發症出現,腹腔內有許多的腹水,腸道內出血並伴有黃色液體出現。最後:病魚不進食,呼吸嚴重困難,最終因呼吸受阻開始死亡,另外,此病和天氣的變化還有密切關係,應激反應會相當大,只要遇到雷陣雨等惡劣的氣候,都會使發病魚加劇死亡。

3、鏡檢:發病魚鰓絲上寄生蟲少,甚至沒有,鰓出血,鰓瓣有點狀出血,呈現花鰓,表現為梳狀和梅花形的放射狀兩種形態。

警惕鰓黴!這種病小草魚越用藥死得越多

三、防治方法

鰓黴一旦發生,容易引起發病魚大量急劇死亡,因此鰓黴病應重視預防。

A 預防工作:

1、放苗前做好魚塘的清塘工作,徹底消除池底病菌。

2、加強水質管理,定期肥水補菌,調節水質,及時分解水體有機質。10天使用3101+藻源素+磷速補肥水。

3、10-15天使用一次改底、解毒、抗應激的調水產品。推薦使用海聯科底倍康、3201、應激靈等產品。

許多養殖戶發病後,束手無策,病急亂投醫,適得其反,往往加重病情的 發展,反而會加劇魚的死亡。發病時記住千萬不能用刺激性強烈的消毒劑,只能選用溫和性刺激小的消毒劑,根據池塘病因,對症用藥,且池塘在水質良好、鰓上無寄生蟲危害的情況下。

第一天外用海聯科聚維酮碘+ 硫醚沙星全池潑灑;第二天上述方案再全池潑灑一次;第三天、外用3201、應激靈調水;外用的同時再內服,以中藥為主,少用抗生素,連服五天,每天投餵一次藥餌,飼料減量,用藥量按魚體重量計算。推內服薦方案為:魚健樂+肝腸利健。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