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小戶型給人感覺擁擠和凌亂,永遠有放不完的東西。其實小戶型只要解決好收納,就會非常的溫馨和舒適,解決小戶型空間的收納需要巧妙的設計和裝修。這裡有一個 35 平米的小戶型公寓,超強的收納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不放過每一個可利用的空間,在狹小的入戶空間我們給業主帶來了:換鞋凳、鞋帽櫃、置物擱架等,讓他們的鞋帽、小雜物都有一個家。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沙發背景也不閒著,置物隔板滿足小物件的擺放需求,邊上的衣櫃滿足日常的儲物需求。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由於戶型面積限制很多傢俱例如整體櫥櫃、衣櫃、吊床等部分均為現場製作。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客廳背景牆以黑板牆為主要元素,考慮到房主是從事廣告創意行業。大面積的黑板牆是留他們自己塗鴉、記事、創作的小天地。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雖做飯不多,但女主人喜歡自制美味的小甜品,所以想要開闊明亮的廚房,並且具備充足的檯面和烤箱設備,那麼就把廚房做成開方式,並讓光線儘可能進來。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廚房的空間就像一個木製的 BOX,光線充分,夠大。餐廳區域的小卡座可以儲物也是吃飯、辦公、上網的好場所。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坐在餐廳的卡座區域可以吃著早餐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可在晚間上網休閒享受南京繁華區域的霓虹。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將開門方式改為穀倉門,木質移門和整體空間用料統一,有效節約了傳統門打開後對衛生間區域的浪費。明黃色門套,鐵藝軌道增加了生活趣味性。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很難想象這麼小的空間還可以擁有一個標準尺寸淋浴房吧!邊上明黃色的儲物櫃也是一個正反櫃,留給入戶換鞋和衛生間的換洗衣物。

智能空調風隨人動,智能冰箱自動反饋食材存儲情況,智能洗衣機自動投放洗滌劑,智能抽油煙機既能顯示菜譜還能播放影音……今天,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拉開帷幕,家電智能化毫無疑問仍將是最熱門的話題。

一邊是展會上搶眼球,一邊卻是賣場裡受冷落。智能家電的概念熱炒多年,但目前絕大多數產品仍停留在連上WiFi,手機APP遠程操控的“低智商”層次。一些智能產品看似炫酷,卻因操作繁瑣、實用性差頻遭用戶吐槽。

35㎡小戶型交換空間設計 4萬打造蝸居超強收納空間

 別人家電視總是不會開

“還不如原來的傻瓜電視呢,用起來真費勁。”前段時間,梁女士淘汰掉家裡的老電視,換成一款互聯網電視。幾天的新鮮勁兒一過,她開始犯愁:智能電視的操作也太繁瑣了。家中老人鬧不清操作系統和花裡胡哨的界面。隔三差五的,梁女士就得重新教老人一遍,怎樣開機,怎樣尋找有免費電視劇的軟件,想看直播頻道又該如何切換……

為什麼彩電升級一定要犧牲操作便利性?很多消費者對此難以理解。

而隨著家電升級換代,一些看似炫酷的功能,實則形同雞肋。比如,智能冰箱嵌入一個20多寸的大屏幕,用戶做飯時,還能追追劇、瀏覽照片、下單購物等。但這樣的設計未免華而不實,畢竟炒菜的時候多半忙不過來,哪有工夫追劇?另外,洗衣機玩遠程操控,空調能感應記錄用戶睡眠曲線,抽油煙機播放影音之類的功能,在消費者看來都與核心功能無關,徒然增加家電成本和操作複雜性。

 能連WiFi就是智能?

在西紅門附近的家電賣場,空調導購員向小劉熱情介紹智能空調的賣點。

無論櫃機還是掛機,幾乎每臺空調上都貼著WiFi信號標誌。作為一名須臾不能離開網絡的上班族,看到家電“上網”的功能,他頗為動心。“大熱天的時候,下班前就把家裡空調打開,讓室溫降下來,多方便啊。”

不過,目前智能家電通常都要靠手機APP來操控,而各家APP很少兼容。“空調、淨化器、熱水器……每款家電都得下載一個APP,手機內存都不夠用。”充分體驗過智能家電的肖琴抱怨,自己買家電時多掏了不少錢,但買回來很快就因為嫌麻煩將智能功能棄之不用。最讓她哭笑不得的是,自己購買的一款智能熱水器,連上手機APP後,在辦公室是能遙控了,但在家裡想直接按鍵啟動,居然完全沒反應,只能打開手機來操作。

“很多智能家電,充其量只能算是低級智能,甚至是偽智能。”家電產業研究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指出,智能家電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中人機交互的程度,也無法增強核心使用功能。

家電廠商為何對智能家電趨之若鶩?奧秘就在價格上。標榜“智能”的家電產品,身價總是比一般產品高出不少。比如,一款2匹掛機空調,智能產品價格在4000元出頭,而不能聯網的老款,要便宜1000元。一款智能電飯煲,價格在1600多元,比功能相似、無法上網的同品牌產品高出三四百元。這樣的溢價效應,對多年來苦於利潤微薄的家電製造商而言,無疑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智能家居何時從“雲端”落地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臻成熟,能把每件家電產品都相互串聯起來的智能家居系統,將是“錢”景廣闊的龐大產業。

根據奧維諮詢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的整體產值將突破萬億元。除一些傳統家電廠商、零售商外,華為、小米、京東等科技公司,也在紛紛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但受困於各個獨立的家電品牌無法互聯互通,智能家居產業的推進這些年還“飄在雲端”,難以實際落地。對此,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今年兩會上呼籲,應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促進互聯網跨界融合,帶動我國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大國”轉變。

就在昨天,較早開始在物聯網領域佈局的海爾,發佈了首套全互聯互通智慧家電。據瞭解,在客廳、廚房、浴室、臥室等不同的物理空間內,搭載了海爾操作系統的智慧家庭,可通過手機、冰箱、電視等多個入口,實現人、機、物的實時互聯,讓家電根據個性化需求主動提供服務。

不過,智能家居如何避免將簡單的家居生活複雜化,仍將是消費者最關注的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