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幹部的一天

在永靖縣楊塔鄉勝利村,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群人:他們或在田間地頭,或走村入戶,與老百姓拉家常、談發展,講政策、問訴求,出點子、定措施,他們就是脫貧攻堅戰場上與貧困群眾並肩作戰的精準脫貧幫扶工作隊,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要求,開展結對幫扶,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幹部為民服務的宗旨,兌現扶貧幹部的承諾。

貧困戶潘雖成一見幫扶幹部馮峰智走進他家,連忙放下手中的活,熱情招呼。馮峰智詳細詢問了他家的生活狀況及增收產業發展情況。“這幾年,在黨和政府及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今後想再栽些花椒樹苗,通過花椒種植增加收入外,利用農閒時間捕些魚,預計收入能達到6000元。兒子潘偉雲在外打工,收入也在2萬元左右,現在又喜得孫子,感覺生活的勁頭更足了!”潘雖成樂開了花。

聽了潘雖成的打算後,馮峰智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經過協商後,又一次核定了潘雖成家2018年的幫扶措施:協調鄉政府幫助引進300株花椒幼苗,擴大花椒種植面積;聯繫縣內企業,鼓勵潘偉雲繼續務工;協調解決完成危舊牆體改造;向兒媳婦多明紅講解新生兒護理知識及母嬰健康知識,協調鄉衛生院對其家庭成員進行“一人一策”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不知不覺中,忙碌的入戶工作結束了。所有入戶的幹部就這樣東家出西家進,一一入戶調查核實,與幫扶對象戶商定核實幫扶措施和對策。傍晚,大夥兒回到單位還要理順各自當天入戶的情況,填寫工作日誌。這是幫扶幹部每天工作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