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前幾天在刷頭條的時候,看見一篇關於CBA八一男籃下賽季更名的文章,閱讀後看文章評論,其中不乏對軍隊文體人員應該裁撤、解散的言論,比如,“解散文工團”,“解散軍隊體工隊”等等。更有甚者提到了“小品將軍”“唱歌將軍”“籃球師長”等詞彙,還有的說“文工團必須取消,浪費軍費”,“一群戲子能提高戰鬥力?”云云,髒話更是隨口而出。以前我在部隊的時候有紀律,不敢在網上妄加評論,也沒有機會和時間去瀏覽一些網上的言論,但現在從部隊走出來,懷著對軍隊的熱愛以及自己在野戰部隊基層一線的經歷,就想說幾句,所以評論了一條。我的評論原話是這麼說的,“部隊應該保留文工團,畢竟在外訓得幾月能看上一次演出,真是莫大的放鬆,要是真打起仗來,除了部隊文工團,有哪些地方與歌手能來到陣地上給子弟兵表演呢?”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這麼評論,不是空口說的,而是源於我個人在部隊的經歷。我第一次參加外訓是我任職培訓那年。在沿海某基地,我們每天的訓練異常辛苦。搭帳篷、挖掩體、構工事、練協同,就是為了實彈射擊時可以彈彈開花。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隊放了三發,發發命中目標。其他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不同裝備完成了實彈射擊檢驗。之後學校請來文工團到的駐訓地進行文藝演出,那時候直接就是一個野戰大棚車開進來,車一停直接展開成了一個大舞臺。我們看了文工團女兵打的鼓,男歌手的歌,有專業的主持人,有專業的小品,即使吹著冰涼的海風也不能冷卻我們的熱情。我沒有看見廣大網友所說的“小品將軍”、“唱歌將軍”,軍銜最高不的是一名帶隊的中校。就是這次表演給我們每天訓練、睡覺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帶來一抹亮色,更是讓我們一群年輕小夥有了談資。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還有一次是在祖國的西北戈壁灘上,演習時間一再延長,氣候惡劣,任務繁重,一個科目接一個科目,一個任務完成後有新的任務。眼見官兵有些疲乏,單位領導適時的組織了一個聯歡晚會,並且請了文工團,但同時也下了任務,每個營也得出節目,這對於基層來說就有些棘手了。一群大老爺們兒,有才藝的真的不多,而且條件惡劣,除了作戰裝備,也沒有帶那些文體器材,真是把人能煩死。但是任務還得高標準完成,軍人哪有不服從命令的道理?最後營裡決定派一個幹部去就近的城市,找個專業人士給指導一下。我們從靶場到最近城市,光路途時間只有三個小時。到了地方後,人家開的價格也很高,有的一聽地方就願意來,給多少錢都不行,真的能把人急死。最後營裡只能派一個經常唱歌的老士官上去唱了一首歌。勞時費神不說,效果還一般,所以我覺得有文工團的確實能更有效的鼓舞士氣。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有的人只看見他們眼裡“將軍”,只看見浪費軍費,只知道開口閉口“戰鬥力”,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們連兵都沒當過。他們不曾看見將軍也為基層官兵服務。我印象很深的一次,魏積安老師來我們單位演出話劇,演出後戰友們和他爭相合影,為什麼?因為身為軍人的他更懂軍人,他們的演出也更能引起官兵的共鳴。基層部隊的生活本來趣味就不多,能看上一場將軍的演出,真的是振奮人心啊。可能近幾年來,部隊文體戰線的個別同志引起了網友的不滿,但他們並不是全部。員工管理大多數還是普通的戰士,並不全是將軍,他們一年裡也要各處慰問,並不見得就有多輕鬆。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還有個人問美軍有沒有文工團?關於這點我也想起這些人瞭解了再評論,不要想當然。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對於那些天天喊著軍人優先,一會兒又說要解散文工團的朋友們,我也想問你一句,你們到底是擁軍還是不擁軍?為何今天說著軍人優先,明天又要奪去他們享受文化娛樂的權利呢?你們是真的愛戴軍人呢,還是隻是喜歡軍人帶來的安全感?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還有一群動不動就美軍,動不動就“戰鬥力”的人,你們真是狗。真的把軍人當成自己家的刀了?軍人也是人,槍還要上油呢,何況人就不能放鬆一下?天天吵著要對飈美軍,麻煩自己先打個頭陣看看,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文工團如今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曾經在部隊,我不敢說這些,也沒空說這些,因為大部分時間手機都摸不到,發手機了也是趕緊給家裡打電話。現在離開了部隊,看見有人要砍那些還在服役兄弟的福利了,我要發聲:文工團應不應該存在,是不是該解散?不是鍵盤那邊的你說了算,當然也不是我一個離開部隊的老兵說了算,我想最有決定權的,還應該是那些在基層一線的指戰員們,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