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 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半導體、IC、電子行業動態,原廠動態、市場行情、行業機會、政策方向等資訊不容錯過。 ”

芯聞速讀

1.中國“最強芯”出招!寒武紀發佈新一代雲端AI芯片

2.阿里全資收購先聲互聯,或將佈局語音專用芯片

3.紫光將轉型為集成電路投資平臺,刁石京全面接手芯片業務

4.今天宣佈IPO的小米,互聯網營收佔比不到一成

5.三星MPW服務正式啟動,期待藉此穩定市場以追趕臺積電

6.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7.希捷發佈Q3財報:HDD出貨容量平均2.4TB,淨利潤翻倍

9.工信部:一季度我國生產集成電路399.9億塊,同比增長15.2%

原廠動態

1.中國“最強芯”出招!寒武紀發佈新一代雲端AI芯片

今天下午,寒武紀在上海舉辦 2018 產品發佈會,創始人陳天石重磅發佈了新一代雲端 AI 芯片 ——Cambricon MLU100 雲端智能芯片和板卡產品、寒武紀 1M 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最新兩款產品的發佈,也意味著寒武紀成為中國首家同時擁有終端和雲端智能處理器產品的公司。

最新發布的寒武紀1M是公司的第三代IP產品,是業界第一款支持本地終端處理的IP產品。在TSMC 7nm工藝下8位運算的效能比達5Tops/watt (每瓦5萬億次運算),提供三種規模的處理器核(2Tops/4Tops/8Tops)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不同量級的智能處理需求,並可通過多核互聯進一步提高性能。其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而且不以性能功耗比的犧牲為代價。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2.阿里全資收購先聲互聯,或將佈局語音專用芯片

與此同時,先聲互聯創始人、中科院聲學所前研究員付強博士,近日入職阿里達摩院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負責語音交互前端處理技術和方案的研發。同時入職的還有先聲互聯創始團隊的多名資深專家,他們多為付強在中科院的原班人馬,有一位來自著名的杜比實驗室。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3.紫光將轉型為集成電路投資平臺,刁石京全面接手芯片業務

身為中國三大存儲陣營之一,同時也是唯一自主 3D NAND 研發的紫光集團,在進入 5 月的第二天,一場低調但左右紫光前途的高層人事異動案,正式迎面而來。2 日,前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正式入職紫光,擔任聯席總裁一職,更傳出刁石京將會陸續出任長江存儲、紫光國芯、紫光展銳董事長或聯席董事長職務,全面接手芯片業務,成為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最佳左右手,協助打造“中國芯”。

2 日的人事異動案背後更隱含一項重要意義,未來的紫光集團也將跟著轉型,將逐漸成為國家專注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平臺,從 3D NAND 存儲器、移動通訊芯片、自有品牌的存儲產品,以及雲服務領域。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4.今天宣佈IPO的小米,互聯網營收佔比不到一成

今日早間消息,小米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雷軍也在上午發佈公開信,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並表示小米的商業模式經歷了考驗,得到了充分驗證。

去年底,市場就傳出小米即將在香港申請 IPO ,由於小米創辦人雷軍曾多次暗示:“小米在2025年前不會上市”,因此消息一出,除了立刻震撼市場及業界之外,上市估值和融資規模更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業內預估的估值從合理的 500 億美元,到高嚇死人的 2000 億美元不等,同時,小米 IPO 很可能是自 2014 年阿里巴巴於紐約 IPO,籌集 250 億美元以來最大的 IPO 案。《彭博社》更指出,小米即將在香港進行IPO,籌募金額至少 100 億美元,由於當紅的科技股往往會造成超額認購,連帶影響資金流動,將一口氣凍結香港股市資金 100 億美元。

不過,根據香港媒體最新消息指出,上星期完成上市前最後一次股權交易,但最新估值已由當年的1,000 億美元目標縮水至 650 億至 700 億美元,估值大砍三成以上。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市場風雲

5.三星MPW服務正式啟動,期待藉此穩定市場以追趕臺積電

三星電子的晶圓代工部門在日前宣佈投入的 「多項目晶圓服務 (Multi-Project Wafer;MPW) 」 項目,近期正式宣佈啟動。三星未來將以目前成熟的 8 寸晶圓代工技術為主,提供中小企業客製化的晶圓代工服務。

根據韓國媒體 《etnews》 的報導,「多項目晶圓服務 (Multi-Project Wafer;MPW) 」項目是一種單晶圓上提供多款客製化晶圓代工服務的技術,可提供中小型業者小量的客製化芯片生產,以節省成本。過去,三星因為都是針對蘋果或高通大型客戶的大規模訂單來進行晶圓代工生產服務,從來沒有把業務延伸到這樣的領域中。不過,在目前無晶圓廠 (Fabless) 的IC設計公司越來越成為主流,而且透過 MPW 服務也能與 IC 設計公司建立穩定協同合作關係的情況下,使得三星決定投入這一市場。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6.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2017年,雖然DRAM需求居高不下,使價格高漲,讓所有DRAM廠商賺的盆滿缽滿,但全球DRAM三大廠商的競爭仍有高低之分。三星以在DRAM高達70%的營業利益率排名龍頭,居次的是營業利益率達50%的SK海力士,排名第三的美光正急起直追,2017年營業利益達49.3%,幾乎與SK海力士相差無幾。預估在美光持續努力下,2018年底前,美光有機會趕上SK海力士,成為全球第2大存儲器廠。

根據韓國媒體《etnews》報導,以日前各家DRAM企業剛公佈的上季財報顯示,美光科技營收達73.51億美元,營業利益為33.6億美元,淨利為34.95億美元,營業利潤率達49.3%,接近50%。SK海力士方面,上一季營收為8,1979億韓元,營業利益43,673億韓元,淨利為3,121.3億韓元,營業利益率為50%。雖然兩家公司的財報會計時間不同,但營業利益率並無顯著差異。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7.希捷發佈Q3財報:HDD出貨容量平均2.4TB,淨利潤翻倍

希捷公司5與2日發佈了截至3月30日的2018財年Q3季度財報,當季營收28.03億美元,同比增長5%,環比下降4%,表現比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27.3億美元營收略好,而淨利潤達到了3.8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4億美元幾近翻倍,不過希捷淨利大漲並非業績大幅好轉,而是去年裁員有鉅額重組費用,希捷當季出貨硬盤平均容量2.4TB,增長了10%,但銷量卻不斷下滑。

與老對手WD西數收購閃迪擁抱閃存業務不同,希捷主業依然是HDD硬盤,當季營收28.0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考慮到大環境影響已然不容易了,毛利率30.2%,同比下滑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1個百分點。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行業分析

隨著人工智能在我國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發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持續高速成長,其應用也呈現全方位、多領域方向佈局態勢。2018年,3E北京國際人工智能及芯片大會先聲奪人,強勢引領AI產業發展潮流。

DRAM產能與效能提升,美光可望取代SK海力士成第二大存儲器廠

9.工信部:一季度我國生產集成電路399.9億塊,同比增長15.2%

工信部5月2日發佈2018年1-3月電子信息製造業運行情況。一季度,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電子信息製造業加快結構調整,推動轉型升級,產業景氣度繼續提振,生產和投資增速在工業各行業中保持領先水平,產業總體保持穩健增長,為全年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主要產品看,一季度,基礎和新興領域產品生產增速較快,其中生產集成電路399.9億塊,同比增長15.2%;電子元件11276.3億隻,同比增長22.7%;鋰離子電池25.4億隻,同比增長16.0%。傳統產品生產放緩,其中生產手機4.2億臺,同比增長0.5%;微型計算機6627.1萬臺,增長1.3%。

內容整理於:中國證券網、驅動之家、鳳凰網科技、Technews科技新報、華爾街日報、新浪財經、科技新報、超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