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真的有一條禁止破壞中巴友誼的法律嗎?

YTYTYTYTY

我曾經在網上不止一次看到巴基斯坦人們對中國人們非常友好,非常熱情,把中國人們視為好朋友、兄弟。每一個到過巴基斯坦的中國人都受到巴基斯坦人給予的明星一般的待遇,安全人員免費貼身保護,民眾爭先跟你合影留念,購物還可以優惠或者免費。有一些公園不允許外國人進入,但是中國人免費入內。

有一些人說,巴基斯坦憲法有一條禁止破壞中巴友誼的法律。中巴友誼受到法律的保護。

一個曾在巴基斯坦生活了三年的中國人說,具體的不是在刑法裡,而是議會此前通過一個決議,破壞中巴友誼是一種犯罪,實際上規定很籠統,主要是為了表示友好,還沒有聽說有誰犯過這個罪名入獄呢。

另一箇中國人說,認識幾個巴基斯坦的人,但他們都沒說過有這種法律,倒是他們的小學課本里有寫:中國人是他們的好朋友。巴基斯坦的小孩子從小就接受教育,中國人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教育從娃娃抓起。所以巴基斯坦全民都對中國相當友好,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是如此。

什麼是全天候?[all-weather]意思是: 適於各種天氣的;各種天氣條件下都適用、都有效或都可運行的。比如,全天候飛機。

如今,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聯結得更加緊密。

中巴經濟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於2013年5月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的。初衷是加強中巴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國互聯互通,促進兩國共同發展。

該項目於2015年4月20日啟動,巴基斯坦官員預計,經濟走廊將在2015至2030年期間創造230萬個就業崗位,併為該國的年度經濟增長增加2至2.5個百分點。所有擬實施的項目價值將大致相當於自1970年以來所有在巴基斯坦的外國直接投資, 相當於巴基斯坦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7%。

巴基斯坦人說:“中巴友誼比最高的山還高,比最深的海還深,比最甜的蜜還甜,比最硬的鋼還硬。”

中國對巴鐵的理解是4個“好”字:“中巴是好朋友、好鄰居、好夥伴、好兄弟”,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慼與共的患難之交”。


桌椅亭


\n


一、從理論上來說。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佈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範。任何國家制定法律都要遵循一定的立法原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規範性、概括性,普遍性和適用性,把破壞中國跟巴基斯坦兩國關係這麼具體的禁止性條款單獨予以規範這是不可能的。從法律程序來說,單獨把這麼一個具體的兩國關係問題提交議會審議,並上升為國家意志,並設置成為法律條文的那更是聞所未聞。當然,我更沒有查詢到巴基斯坦法律中有這麼一項條款。



二、從現實
來講。巴基斯坦是我們的近鄰,兩國關係幾十年來久經考驗,兩國人民友誼深厚恆遠。無論是共同應對外來侵略的威脅,還是加強經濟貿易往來,無論是國際上的相互支持合作,還是民間的文化等各方面交流,那都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所以,我們國人親切的稱他們“巴鐵”。尤其2015年,我國跟巴基斯坦建立了全天候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巴基斯坦正藉助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走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n


國人如果還不太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當年汶川地震。地震剛發生兩天,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就親自來到中國大使館表示慰問:“中國兄弟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然後,僅四天巴基斯坦約9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就抵達中國。巴基斯坦紅新月會更是捐款5萬美元。巴基斯坦紅新月會的代理主席說:“為了中國兄弟,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有再大困難也要幫!”別小看這區區幾十萬美元,對於巴基斯坦這個窮兄弟來說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尤其在得知中國震後最缺帳篷的時候,巴基斯坦運立即把他們庫存的22260頂戰略儲備帳篷全都送了過來。當中國駐巴使館表示要以採購的方式付錢時,巴方卻說:“不要談錢,這些援助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兄弟以前幫助我們的時候,跟我們要過錢嗎?”

\n

“中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這是巴基斯坦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說,這樣的中巴友誼還需要寫進法律嗎?它早已刻在兩國人民的心上,融進了兩國人民的血脈裡!


無坡居士

首先我國和巴基斯坦近幾十年的關係是非常好的,而兩國在國際事務上也是幾乎統一戰線,同時也互幫互助,所以奠定了兩國友好強有力的基礎,同時因為兩國關係十分緊要,所以我們口中所稱呼的巴鐵就此而來。

那麼巴基斯坦是否有一條禁止破壞中巴友誼罪呢?這個我能肯定的回答你是沒有的,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聞是因為兩國關係非常好的前提下而謠傳的,但實事求是的說一部專門為保護單一外國人而存在的法律在當今世界中好像是並不存在的。但同時不能因為這個而否定了中巴關係的重要性和密切性,事實上我國在巴基斯坦的公民待遇是非常良好的,而且有很深厚的民眾基礎,而對其他國家禁止參觀和遊玩的地方,我國公民也能享受到免費參觀的待遇,同時對我國在巴公民的保護力度也是很大的,因為巴基斯坦國內並不太平所以小旅館是不能接待我國公民的,其主要原因是出於安全考慮,同時警察隨身保護也是真實的,主要是在巴基斯坦恐怖主義氾濫的地區為了最大可能性的保護我國公民的安全。

當然中巴關係之所以好,離不開曾經的互幫互助,同時又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加上我國從來不會自持強大而在合作關係中去幹涉他國內政充分的尊重了他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的話語權,同時也讓巴基斯坦對中國的良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巴基斯坦在某年發行的紀念幣上同時印有中巴兩國國旗也象徵了兩國的關係牢不可破。

記得個人前兩年聽到的一個段子,至於事實根據我們就不去過多的追究了。一群巴基斯坦的暴動分子襲擊了一條滿是外國商鋪的街道,其他國家商人都被洗劫一空,而這群人居然拿著搶來的東西去到中國人開的商鋪中請店主喝酒,而其他被搶的可憐兮兮的店家蒙逼的看著這一切。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巴友誼的深入人心。

其實我國給予巴基斯坦的援助和幫助的確很大,但就憑當年我國一窮二白反而被美國製裁時無人敢為我們說話時巴基斯坦義無反顧的投下反對票而受到美國的制裁經濟倒退數十年,汶川地震時捐出了全國的戰略儲備帳篷,而為了多運點物質而拆除飛機的所有座椅,總統訪問我國都是站著來的,而巴基斯坦的救援隊也是第一個到達。還有很多例子個人就不一一說明了,想要真正瞭解這種友誼就去巴基斯坦走一趟,個人雖然沒去過,但有生之年一定會去一次。

雖然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會因為利益和各種因素導致分道揚鑣,但個人希望中巴友誼能夠長存!

(圖片來源網絡)


若初見R難再見

沒有,沒有,沒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另外附加幾點擴展,第一,不要在討論中國派兵保護巴基斯坦境內的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啦,這是不可能的。巴基斯坦雖然和中國友好,但首先是一個富有自豪感的核武國家,壓根就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駐軍。第二,一帶一路是好,但也得允許其他國家不參加甚至懷有疑慮。我們不是救世主,既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權力,還沒這個義務。巴基斯坦參加是理性的,這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人家不是為了讓中國有面子。印度不參加也很正常,中國可以認為印度的選擇不對,但沒有權力要求印度必須按中國的想法考慮問題。不知道好些人未強先霸的心態是怎麼發育出來的。


葉海林

並木有這麼一條巴基斯坦法律,並木有這麼一條巴基斯坦法律,並木有這麼一條巴基斯坦法律——重要事情說三遍。

國與國之間從來木有永遠的朋友,也木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當年猶太人受納粹迫害時曾得到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可如今的中以關係既不親密,也不惡劣,只能算一般;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鬥爭曾得到我國的無私援助,那時的兩國關係是“同志加兄弟”,可後來呢?抗戰時期美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也提供過幫助,可後來又在朝鮮戰場上和我們兵戎相見……這一切都是國家利益使然。

目前的中巴關係的確是像兄弟一般——無論我方,還是巴方都極其珍視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不過巴基斯坦並不是對中國有什麼特殊的好感,只是希望在和印度的競爭中獲得支持而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巴基斯坦自立國以來一直是印度的死對頭。為了在軍事上對抗印度,同時也為了應對阿富汗戰亂帶來的外溢效應,巴基斯坦需要強有力的戰略盟友支持自己。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曾經選擇美國作盟友對抗蘇聯;911事件後,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積極與美國合作。然而在國際政治中,做美國的朋友永遠比做美國的敵人要難,巴基斯坦吃了不少虧後意識到美國靠不住,於是在原有的中巴友誼基礎上積極加強與中國的交往,尤其是經濟合作和軍事合作。巴基斯坦政治家明白,中國在對外交往中不推行強權外交,是值得信賴的國家。現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戰略給巴基斯坦帶來了不少發展機會,因此巴基斯坦更加願意與中國成為“全天候盟友”了。


對於中國而言,全面深化與巴基斯坦的友好,可以使中國打通西進印度洋的便捷通道。通過在巴基斯坦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許多進出口物質可以通過巴基斯坦本土直抵印度洋進行流轉,減少了對馬六甲海峽航道的依賴,對我們的國家安全非常有利。同時,發展與巴基斯坦的全面友好,也有利於我們有效壓制印度。所以在我們不少國人看來,中巴友誼實在太重要了,以至於不少人想出“破壞中巴友誼罪”這麼一出來。


疾風猛士

最初看到破換巴中友誼罪(世界上唯一一個法律上禁止破壞與中國關係的國家)的說法時候,不以為意,將兩國關係上升到法律高度,任我再有奇思妙想,也覺得太天馬行空。。

然後就上網查了查,“破壞中巴友誼罪”當真存在!!!

在巴國任何都可能被搶,就是不會搶中國人。。

我們知道教科書會對下一代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巴基斯坦甚至將跟中國的友誼寫進了教科書。

 “我父親告訴我,當全世界都遺棄我們的時候,中國人把最好的東西自己不用,送給我們,我們才打敗了侵略者,我願意捐助一切,願意去救人!”得知中國發生地震後,一位巴基斯坦網友寫下了這樣的留言。而類似的表態,這些天在巴基斯坦人中並不鮮見。

國際事務,滄桑鉅變,絕大多數是利益當頭,能有此友誼當屬不易!!!


大波同學SEM

我不知道有沒有~但是有一次我在北京南站附近的一個如家前看到一個外國人,開始我以為是語言不通在那裡遊蕩,我就上前幫助,後來得知他是因為手頭沒有那麼多的錢想找個便宜點的酒店,當我得知他是巴友時,我毫不猶豫的給了他一百元~後來我們成了好朋友,現在他在張家口自己開了一個餐廳,結婚時我還去做了證婚人,我沒有去過巴基斯坦,也沒有機會體會他們對中國人的熱情,作為一箇中國人我能做的就是,咱中國人也不含糊~人家對我們好,我們就要對人家更好~因為中巴友誼長存~~


大不列顛北愛爾蘭聯合



巴基斯坦作為中國的鄰邦國家,無論是從軍事、民生、正智等方面都要仰中國鼻息。



我具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



巴基斯坦是中國武器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印象比較深的一次就是,從中國把坦克運到巴基斯坦以後,整個履帶都脫落了,巴方並沒有強烈反映,最後中國可出於人道主義,又給他換了一輛。



對於這樣的小弟弟,你覺得他有什麼能力和資格做那樣的事?


培你度過每一天

自己用腦子想想也知道沒有啊!這不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在自己的國家法律裡寫關於其他國家的事情!我們承認中巴關係好,我們也希望一直好下去。但是我們也得尊重巴基斯坦!好的前提就是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