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週年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大 偉 薦 書

《將心注入 》

[美] 霍華德·舒爾茨

多莉·瓊斯·揚 著

文敏 譯

推薦理由

昨天,在2018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發表了“新金融帶來三大機遇”的主旨演講。其中一個機遇提到“科技”:以創新、以科技驅動的新經濟,將會給我們提供未來高質量的增長,金融可以在其中起到根本性的幫助作用,而科技在其中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科技,也是宜信將要在5月28日慶祝十二週年生日的關鍵詞和主題。對於科技的理解,我們並不認為掌握多少技術,獲取多牛的技術才能夠稱得上具有很強的科技能力。而是,是否能夠真正基於對客戶需求的洞察,找到相應的技術前沿,並且有能力將其用好,產生真正的價值。這樣的發現、運用和整合能力特別需要企業的管理者、企業的員工具備一個重要的工作精神——將心注入。

唯有用心才能真正投入,唯有用心才能真實體會,唯有用心才能善於改變,唯有用心才能趨向成功。將心注入,也是我們這期推薦書目的名字。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的個人傳記,也是他關於星巴克的企業管理分享心得。

回顧書內的時間發展脈絡及當時企業的策略方法,從現在這個時點看,星巴克的創辦、發展至今的整個歷程,大多時候是創新的、超時代的,這或許是星巴克及霍華德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而將心注入,必定也是所有成功而又偉大的企業的共性之一。

書目一瞥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封面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星巴克公司的董事會主席、總裁和首席執行官。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自1987年開始擔任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現居美國西雅圖市。著有《一路向前》一書。

內容簡介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有什麼可以讓你放棄優越的生活從零開始、幾乎不計報酬乞求著加入幾乎是一個作坊?當217個人都對你說不可能成功的時候,有什麼可以支撐你仍然滿懷信心?星巴克何以成為星巴克?這個咖啡館如何在舒爾茨的帶領下將心注入?

《將心注入》是一部霍華德·舒爾茨與星巴克的真實奮鬥史。舒爾茨和一群熱愛咖啡的人從西雅圖開始,從此與咖啡簽下生死契約,堅守激情、信念與尊嚴,將鮮明的價值觀融入星巴克。幾十年來,他們共同判斷是非、克服困難,並在企業發展的重要時刻完成自我顛覆和自我更新。

舒爾茨在《將心注入》中首次完整披露個人成長經歷的細節,星巴克在初始和成長期的各種措施和運營方式如何成形,對待股東、僱員時如何平衡利潤、福利和公司核心價值之間的關係。本書不僅是一個人的自傳或是一個企業的成長史,而且對那些正在創辦企業和追求生活夢想的人也頗有啟發意義。舒爾茨將告訴讀者在經營企業與在生活中面臨問題時該如何應對,怎樣才能對未來始終抱有信心。

部分書摘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直到今天,星巴克都是父母結合生下的孩子。所謂的父親,是指最初成立於1971年的星巴克公司,這家公司以飽滿的熱情烹製世界級水平的咖啡,而且培育了自己的顧客群,使他們得以一杯一杯地逐步瞭解到什麼是好咖啡。

所謂的母親,是指我注入公司的價值觀和見識:它結合了競爭的驅動力和確保公司內每一個夥伴都能贏的深層意願。我想要在咖啡中調入浪漫,敢於在其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上付出努力,以創新的觀念挑戰失敗的可能性,並以優雅的方式來做這些事情。

事實上,星巴克是在父母雙方的影響下才成長為今天這個樣子的。

在我發現星巴克的價值之前,它已經興盛了10年了。我從它的創辦者身上了解到它的早期歷史,這段故事我會在第2章說明。在本書中,我將從自己的早年生活經歷開始講述星巴克的歷史,因為公司的許多價值觀都可追溯到紐約布魯克林那幢擁擠的公寓房子。

精彩書評

将心注入,在520祝福528宜信的12周年

一個企業創始人圍繞企業成長而著就的故事,當讀完全文,萌生出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念頭,我就知道了這本書的魅力無法忽視。它讓你拋卻偏見,認識到一個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的故事也可以充滿閱讀性。不同於商戰性的小說,沒有跌宕起伏的曲折,卻充滿了誠懇真誠的敘述。它讓你得以一窺一個成功而龐大的企業框架下那些點滴匯聚的佈局,細節實操中面對困境所做出的改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最初的天天咖啡到如今的星巴克,至始貫徹著某種價值理念:對人的尊重。正如霍華德所言咖啡師傅是最直接面對顧客的人,對他們的尊重和激勵有助於提升服務質量,而這正是提升品牌在顧客心中地位的重要一環。這個說來簡單的道理,在本土實踐中所為人周知的大概就屬海底撈了,一個以超出顧客期望值的服務水準而聞名的企業,這背後正是張勇對待僱員那種家式關懷的鋪墊。兩者都很好的實踐了這一理念,並用各自的方式去激勵員工在企業的發展中共享成功的果實。

對於本書,我傾向於把它分成兩部分來看:只賣咖啡豆的星巴克和賣咖啡的星巴克。前者是作者早期對星巴克參股,雄心勃勃的想幹一番事業的萌芽期,是應許之地的發現。而後者是獨立創辦天天咖啡,發展壯大羽翼漸豐的成長期,是現代企業擴張的商業版圖。兩者之間,關鍵點是對賣咖啡豆的星巴克的收購。時至今日,透過作者的筆觸還能感受到對當時收購大戰中大股東干涉帶來的心有餘悸。但在這裡我更關注的是,星巴克早期的創始人,對於賣咖啡這一偏離原先理念的策略略帶牴觸,在順應市場發展和堅持自身理念中並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給了霍華德機會去實現他想要的星巴克的樣子,而這個樣子恰恰如此深得民意。

將心注入帶來的不僅僅是美味的咖啡,還有喚起夢想家頭腦裡對世界的好奇。那些街面上的店鋪,不再僅是物理屬性上的存在和購買,還有與我們如此貼近的生活同樣在發生。這不僅僅是星巴克的故事,也是每個普通生活里正在發生的那些故事。

——摘自 薄荷醬

作者 | 劉大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