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一份“副業”,能讓你擺脫“死工資”?

馬雲抽空去拍了個電影,過了一把功夫片男主角的癮;丁磊不好好經營網站,偏要去養豬;王興始終不甘寂寞,進軍出行領域,誓要“滅餓除滴”。

大佬們放著主要營生不細細經管,非要搞“副業”,這是不是一種“不務正業”呢?

其實,企業經營到了一定階段,擴張也好,轉型也罷,總要有所創新和突破,才有望“更上一層樓”。

因此,搞好副業對主業而言,同樣是一種助力。

職場上也是如此,單憑“死工資”,不搞點小副業,生計窘迫的問題,就會時不時“叨擾”你。

怎樣的一份“副業”,能讓你擺脫“死工資”?

最好的副業就是“風水寶地”

什麼是副業?“副業”就是指第二職業,在做一份全職工作的同時賺取額外收入。比如,在朋友圈裡,我們常常看到各種微商“興風作浪”,這其中就有很多人一邊幹著一份全職工作,一邊在熟人圈裡做銷售。

比如,有的IT男,在工作之餘,也會做些小設計,賺點兒外快。

再比如,做策劃的人,平時,也會兼職寫些文案,同樣有一定收入。

我的母親曾給過我忠告:“在任何時候,你都應該知道如何養活自己。”因此,我常常會思考諸如以下幾個問題:

*我的錢都去了哪裡?

*如何做才會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如何明智地投資?

*對於任何變故,都有plan B麼?

由於較早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於是,我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實現收入的穩定了。

而且,我還成功啟動了“副業”。

不管是在大學做課堂筆記,看孩子,在電話上給小公司老闆做網頁開發指導,還是做輔導或寫我的第一本書,在我開創自己事業的前10年裡,我總有自己的主要薪水和“兼職”薪水。

我認為的自由就是能夠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我從來不想困在一份工作或人際關係中,不想僅僅因為我缺少存款或賺錢的能力而不敢辭去工作,因為這兩個方面都是我可以直接掌控的。

副業代表可接受的風險:你心甘情願地將你的一些業餘時間(也許還有錢)投資到一個你為之激動的項目,並希望有朝一日它能給你帶來更多收入,或讓它成為你的下一份全職工作。

要想把副業變為全職,你應該找出其中的過渡性收入——最能穩定地維持你的生活的緊俏技能、產品或服務。

我的一個朋友基特喜愛釣魚。當他在湖中發現一個好位置時,他會稱它為“風水寶地”。風水寶地是他可以大有收穫的秘密位置。

最好的副業相當於你的風水寶地:你享受它們,你去那裡時會很興奮,你在那裡發現了你獨有的東西,並且它們會讓你得到回報。

怎樣的一份“副業”,能讓你擺脫“死工資”?

判斷“好副業”的4個標準

找到一份穩固的副業需要符合4個標準:

1. 能變現

如果現在或將來都不能創造收入,那麼你心愛的副業只是一個業餘愛好。

最好的副業將會使你的投資有金錢上的回報,即使不是現在,也會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實現。

你願意等多長時間?我建議你去嘗試能比較快地看出能否創收的副業。

剛開始,你從副業獲得的收入很可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你投入了時間和汗水,卻只獲得微薄的收入。

著名演說家、作家塞思•戈丁在他的“初創學校”系列播客中稱之為“先難後易”。他說:“最好先做最艱難的工作,然後再收穫成果,而不是越往後風險越大。”

2. 有潛力

你的副業應當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如果你喜歡教水下籃子編織,但沒有人想學習它,那麼你會很快發現這是個無利可圖的愛好。

追求的副業要有可觀的市場,如果不是特別廣闊或沒有差別,你就很難讓理想的客戶產生共鳴。

3. 有價值

即使副業是單調而乏味的工作,只要它能維持生計或為你計劃的下一次旅行攢錢,它就是有價值的。

但如果副業能夠突顯你的強項,並能令你感到興奮,那麼,不管你一天花15分鐘還是5個小時,它都有著更大的價值。

4. 能助力

在理想情況下,你的副業還會幫助你學習或提高技能,這可能是未來幾年你的工作領域所需要的。

如果你想要在現在的業餘項目中培養一些技能,想一下,如果你要將這些事情當作全職工作,哪些技能可以幫助你?

有些是通用的,可以在幾乎任何職位或業務上給你帶來好處,例如,銷售、營銷、文案、技術編碼或故障排除,以及設計。

“死工資”令人消沉,啟動副業才是開創一番新天地的“良藥”,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是否願意在流汗或流淚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