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在抗日時期是什麼處境?

等風來9966

公元685年九月十八日,中日外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出現了,武則天送給日本的兩隻活體大熊貓從長安上路,揭開了中日兩國外交的新篇章。

公元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日本少壯派軍人的挑釁下,中日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一頁,對於中國來說,也是苦難的一頁,長達14年的對日抗戰由此開始。

熊貓在民國這14年期間的地位,也有了顯著的變化,從籍籍無名,發展成了中外親善大使。

1869年,一位法國神父意外“發現”了這種不一樣的熊,把這個消息帶回了歐美,引發小規模的小眾關注。

1929年,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兩個兒子組成的探險隊,前來四川一帶射殺大熊貓,他們成功獵殺了一隻雄性大熊貓,他們把這隻標本帶回美國,併成功的引來了更多國際捕手前來探險。他們持之不懈的從中國運走十幾個活體熊貓,當有一隻叫蘇琳的熊貓在美國的動物園公開展出時,小羅斯福再度與這種動物相逢,他流下了痛悔的淚水:

“假如現在讓我把這個可愛的小傢伙當成我槍下的紀念品,我寧願用我的兒子小小羅斯福來代替!”

連當年的劊子手小羅斯福也被熊貓滾滾融化,可以想見當時滾滾們在西方的受歡迎程度,也正是因為西方人持續的造勢,也使得民國政府深刻理解到了熊貓的珍貴性和重要性,三十年代後期,政府開始對野生大熊貓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捕禁獵、禁止運送出國境,外國人再也不能跑到中國獵殺熊貓了。

原本帶到國外的活體熊貓數量太少,又極其分散,形不成繁衍生育的起步標準,而民間熊貓熱又持續升溫,呼喚更多的熊貓走到他們的視野中,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民國政府也開始利用這種可愛的動物打起了熊貓外交牌,並獲得了成功。

日本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國民政府一直寄希望於美國人的調停,由於宋美齡的留美背景,這副重任就交給了她。她敏銳的注意到了美國民間的熊貓熱,於1941年11月代表國民政府宣佈贈送兩隻熊貓,引發了美國人民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支持,一個月後,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與中國徹底站在了同一處戰壕。

宋美齡與熊貓同框

宋美齡與熊貓玩偶

與中美兩國熱烈的熊貓外交奠定的盟友友誼相比,敵方日本國內的報紙當時對熊貓也有報道,但日本人始終沒有打到熊貓的地盤,無緣親近芳蹤,也就沒有在國內掀起熊貓熱潮,直到戰後的六十年代末,他們才如夢方醒,並終於在1972年獲贈大熊貓“康康”和“蘭蘭”。


歷來現實

你估計是想問當時熊貓棲息地當時怎麼樣了?

說起熊貓,大家想起的就是圓滾滾的身體,大大的黑眼圈,說實話,熊貓這個物種在中國的歷史裡面可以說記載的時候是很早的,比如說上古時代,黃帝和蚩尤兩個部族進行作戰的時候,蚩尤當時的坐騎就是一隻大熊貓。

所以當時很多人就分析說蚩尤為什麼作戰會失敗,每次打仗的時候都有一個賣萌的傢伙抱著你大腿不肯撒手,你不想作戰失敗,也難呢。

當然,只不過說一件事情讓大家樂呵樂呵。

熊貓主要的棲息地,大部分是在四川,有人就說了當時熊貓棲息地是否受到日本人的威脅呢?

說一句老生常談的問題!無川不成兵,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每五個抗日的士兵,其中就有一個四川人,這是當時四川整體比較和平的環境所造成的,如果說四川這個地方整天遭受日本人的侵略,或者說被日本人給佔領住了,是不可能提供這麼多優質的兵員的。

事實上,在四川的西邊是青島高原,日本人爬不上去,在東邊是重慶,重慶市當時蔣介石的陪都。而且再往東邊是當時薛嶽鎮守的湖南省一直將日本人擋在這裡,再往北邊是潼關,潼關一直在衛立煌和胡宗南為首的中央軍的鎮守之下,可以說萬無一失,再向南邊就是雲南,野人山就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將整個雲南跟緬甸給分割開來,日本人進不來,或者說沒力氣進來。

所以說,當時的四川省就好像一個鐵桶一樣。被圍在中間萬無一失,作為主要的熊貓棲息地四川省當時是比較安定的,所以說,熊貓在這裡生活是比較舒服的。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熊貓卻意外地登上了政治舞臺。

原因是為了突出中國與美國之間友好的關係。蔣介石想送美國政府一個禮物,但是無奈,這個時候中國的大後方實在是窮的揭不開鍋了,想不出什麼好一點東西能夠送的出手。

這個時候,宋美齡想到了一樣東西,這就是熊貓。

因為在這之前,若干只熊貓就以走私的形式送到了美國。並且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熊貓圓滾滾的身材,萌的表情讓美國人都感到十分瘋狂,因此整個四川省快馬加鞭立刻找到了一公一母兩隻熊貓。

宋美玲送這兩隻熊貓到了美國,原因就是第一熊貓是中國獨特有的東西,其他國家沒有,第二熊貓這個東西特別稀有,第三,熊貓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懶散的傢伙,它看起來比較愉悅,代表當時中國人雖然在艱苦抗戰,仍然還是保持著樂觀的精神,第四個說起來就比較心酸了當時中國政府已經西遷到了重慶,也告訴美國政府退無可退。

總的來說,熊貓作為整個華夏大地上面特有的精靈,能夠保留下來,國家的榮幸,民族的榮幸,世界的榮幸,保護熊貓,義不容辭。


漩渦鳴人yy

這裡有一個故事,被稱作“熊貓外交”。



1938年某一天,這天很特別,倫敦迎來了幾位東方的客人。這是倒賣的結果!這次本來有十餘位,不幸中途夭折近半,幾經波折輾轉到香港,五隻熊貓被送往了西方。

沒多久,一個叫奶奶的傢伙患病去世,一個叫樂樂的傢伙被販賣到德國,最後到美。剩餘三個則是被賣到倫敦動物園。分別取名為“唐、宋、明”。不到兩年,園內剩下孤零零的“明”。

當時二戰爆發,人們並沒沮喪,彷彿明為他們帶來了歡快,許多藝術家接連趕到動物園,那裡的市民也排著長長的隊伍,目的是想親眼目睹一下這位神秘的傢伙。



在倫敦被轟炸時,他被轉移到安全地方,也時常回到倫敦,“會會朋友”。

可惜,1944年剛過完聖誕節,“明”逝世了,全國哀悼,《泰晤士報》還發出訃告。

36年到45年,西方國家一共收到14只由國民政府贈送的熊貓,1941年,宋氏姐妹向美聯合救濟中國難民協會捐贈兩隻熊貓,特感謝協會在抗戰中給予的援助。而在36到41年間,美人用不同手段帶走了九隻!



由於篇幅限制,對“熊貓外交”感興趣的朋友去瞅瞅,會有意想不到的惱火,還有難過。


文/非常茴香豆


非常茴香豆

抗日戰爭時期熊貓登上政治舞臺

熊貓在國內外幾乎是無人不愛,關於熊貓的話題也很多,悟空問答上一搜也能找到一大堆,熱度挺高的。我寫了一篇關於近代熊貓的文章,有好幾萬字,有機會再一一分享出來。曾經回答過一道關於熊貓為什麼成為國寶的問題,限於篇幅,那個回答只是勾勒出了概況,今天來談談抗日戰爭時期熊貓的處境,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抗日戰爭時期,熊貓登上了政治舞臺,這個與熊貓外交有關。

“潘多拉”在美國過著愜意的生活,出自:《科學畫報》1939年第6卷第1期,第4頁。

不出乎意外,這兩隻贈送的熊貓在美國非常受歡迎,也引起了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1942年1月5日(珍珠港事件已經爆發),美國《時代》雜誌在該期“自然科學”欄目對來自中國的熊貓作了專門介紹,12日,《生活》雜誌也刊登了熊貓的消息並附上了照片。待熊貓一週歲之際,美國聯合救濟中國難民協會舉行了慶祝活動,不久,該委員會和紐約生物學會一起發動了為兩隻熊貓取名的活動,最終將雄性熊貓定名為“班棣”,雄性為“班達”。在國內,熊貓贈美一事讓熊貓的知名度迅速提升,熊貓之名還出現在了軍事領域,比如美國人陳納德將軍組建的飛虎隊,其第二中隊便以“熊貓隊”為外號。

飛虎隊熊貓中隊衣服上的熊貓標記


史苑書生

1869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第一次向西方世界介紹了這個只存在於中國的神奇動物——大熊貓。大熊貓獨特的外形引起了西方的普遍興趣,很多西方探險家、動物學家來到中國狩獵大熊貓,這其中就包括羅斯福的兩個兒子:小西奧多·羅斯福和克米多·羅斯福。




1928年,羅斯福的兩個兒子途經緬甸來到中國,在當地獵人的帶領下,他們帶領探險隊在中國開始了獵殺大熊貓之旅。最終,兩位羅斯福的探險隊獵殺到了一隻雄性大熊貓,並將它們作為標本帶到了美國。當時羅斯福兩個兒子獵殺大熊貓的行為是合法的,受到了國民政府的允許,並持有國民政府頒佈的護照。


回到美國後的兩個人寫了一本名叫《追蹤大熊貓》的書,在西方引起很大轟動。隨即,大量西方探險家來到中國,瘋狂獵殺大熊貓。1936年至1946年期間,主要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活捉運往國外的大熊貓超過16只,而被製作成標本,存在於西方博物館的大熊貓更是高達80多隻。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國民政府既無精力,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去保護大熊貓。而面對西方探險家的獵殺,限於時代的侷限性,再加上有求於歐美政府和國民政府一貫對列強的軟骨病,國民政府放任了西方探險家對大熊貓的瘋狂獵殺。



鳶飛九天2018

謝謝作者出題。

熊貓大家都知道,生活著天府之國四川。四川是個盆地,四周都是山,中間是平原易守難攻的地方。


很多朝代都是打仗打不贏就跑四川,因為易於防守,蔣介石也跑到重慶了。因為當時日本人沒打到重慶,所以熊貓沒事,關鍵是,日本鬼子,當時只想掠奪我國資源,它們要熊貓沒啥用。

不過宋美齡當時為了讓美國援助中國,送給美國過,兩隻熊貓,


一代天驕51202938454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難平。四川獨特的地理位置,讓歷朝歷代都難以搞定。抗日時期,日寇始終未能攻進四川,四川作為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所以熊貓未受到戰亂大太的影響。但是在抗戰期間,宋美齡、宋靄齡宣佈贈送美國一對熊貓,演繹了一場熊貓外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